台湾的产业是以代工起家,但是产业的运作有其惯性与惰性。在面临严苛的竞争下,如果能在研发创新或营销上努力,还可走出一条路。但是,一旦有了中国廉价劳工当简便的替代品,不需积极于升级,安于现状便可生存下来,试问:还有多少企业家有开创新境的决心与魄力?
为什么没有西进大陆?
老K牌弹簧床董事长郑丽华深谙这个产业的运作轨迹,知道若是没有产业升级的话,终将被廉价成本所打败。因此,不断地研发创新拿专利,一直是郑丽华的坚持。郑丽华对于弹簧床垫质量的保证,让早期的Dupont杜邦的纤丝棉垫在台湾只供给老K牌一家。虽然价钱是一般棉垫的三倍,但郑丽华说:「质量是品牌的核心价值,看不见的地方要比看得见的更用心,现在我们要给客户最好的质量。」
面对企业的西进,郑丽华也曾经心动过。在还没开放前,大陆方面就一直有接触。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过后10天,就有北京方面的人邀约他们在河南见面,还订了总统套房。当时只有庄石汴、郑丽华夫妻两个人去,大陆方面却来了3桌人,排场很大。
不过,像庄石汴这样冷静不受诱惑的,实在不多。有位大陆书记说:「老庄,你来,看你要几万坪土地,便宜卖你,顺便割块温泉地送给你。」庄石汴回忆说:「书记跟我们喝咖啡时,脚放在椅子上,看得我们两个是坐立难安,还说可以签意向书,不是契约喔,意思是说,若是没有意向的话这张意向书就作废了。」
现在想想,庄石汴还是很心动。可是过去考察好几次,「乍看工厂我们在管理,外销我们在做,可是,财务他们在管。若是工人表现不好我要扣钱,对方说:『这不行,你不能管。』表现良好,要给奖励,对方说:『你自己加给他。』这样的合作方式,未免太霸道了。」
最重要的是,大陆很多的政策都是朝令夕改,还得靠关系打通管道,最后还是脱离不了要花钱摆平。算一算,其实没有真正节省多少成本,还不如留在台湾认认真真的打拚。如今很多同业都失败回来,庄石汴直言,当初没去是对的。而在大陆失败的台商,因为面子问题,回来后一般不会再从事床业了。庄石汴认为,这样可以渐渐淘汰劣质企业,剩下的还是体质好的,台湾的前途还是很有可为的。
其实,西进大陆的台商很多并不如预期的投资顺利,有些甚至铩羽而归,其中不乏回台湾再筹措资金挹注、苦撑。而留在台湾的中小企业,则因传统产业西进大陆,损失了50%以上的订单,荣景不再。庄石汴认为,为了生存,若是中小企业能够改变过去的思维模式,重新调整经营策略,虽然过程艰辛,必可再创造新的契机。
如何面对新时代的挑战?
过去一直以外销为主的老K牌弹簧床,曾经缔造年销上百个货柜的出货佳绩。近年来面对廉价劣质商品的竞争以及原物料上涨的压力,老K宁愿损失客户也不愿降低质量,渐渐将外销转为内销市场,三年前更开始推动「观光工厂」以及积极建立「直营经销」据点。因应电子商务时代,老K也希望未来在B2B(即Business-to-Business,企业对企业透过电子商务的方式进行交易)以及B2C(即Business to Consumer,企业透过网络对消费者提供各种交易与服务)基础上,能够创造利润更高的品牌效应。
郑丽华一直希望能让客户了解睡眠的理念。当初经济部推出观光工厂时,还是她主动出击争取老K牌成为观光工厂。经济部工业局觉得很纳闷,制床如何与观光业结合?做事从来不懂放弃的郑丽华,将她的健康睡眠的概念慢慢与之沟通,而观光工厂的辅导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也让从来不对政府的帮助抱任何期待的郑丽华大大地赞赏,直说:「他们真的很认真,用少少的钱得到的效果真的很亮眼。」
透过开放工厂成为观光景点,消费者可以在第一线目睹弹簧床制作过程。实地深入工厂,一根根坚韧的钢线,在自动化机器下开启了弹簧床的生命;一串串排列整齐的弹簧紧密链接经由标准化规格制作,每个弹簧的弹力都保持在最佳状态;上百个弹簧连成一气共同组成的支撑骨架,一排接着一排渐渐有了床的雏型。
而工厂走向现代化,传统人力却也不能废置。老K牌的老师傅以30多年岁月陪伴工厂成长,他们一丝不苟的专注眼神、纯熟的动作,一天下来制作的弹簧数量,虽然比机器制作要少了五倍,却可以依照不同的需求,做出机器制式化无法生产的特殊造型床垫。不管什么形状,老师傅的一双巧手,可以亲手设计,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偏好。
虽然说创业过程很辛苦,坚持更难,但是「用心」就会有口耳相传的口碑和声誉,更是塑造品牌的重要元素。
凭着「对客户的用心」,老K弹簧床开创出属于自己柳暗花明的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