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Fotolia
第188期
戴士杰
太早创业的六年级生,曾任报章杂志专栏作家,着有《向司机学管理》。曾经忙到有点宅,想离宅出走却苦无头绪。不当老板之后开始探索人生,觉得周三不该加班,周末就该到处看看。如果你也是这么想,一起来探索下班后的花样世界吧。

「周三不加班」专栏写了这么多集,都是在推坑各位抽空培养一个兴趣。这次不一样,这次我要写点东西把大家救出火坑(笑),如果看完你依然觉得奋不顾身想要一试,可别怪我没事先提醒。


这次要谈的主题是「养鱼」。对一个80后出生的孩子来说,你的成长过程,家中有个鱼缸似乎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80、90年代台湾经济好,几乎每个小区都可以看到水族馆,鱼缸更是让客厅气派的关键装潢。再加上华人普遍有水可以聚财;养鱼可以改善风水、避煞的观念,家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缸鱼。


家境差点的,养养金鱼、热带鱼,有钱的弄缸海水鱼,或养些珍奇鱼种,像是热带进口龙鱼等。再更夸张一点,就在院子弄个鱼池假山,养养锦鲤。以上这些我都亲身经历过,从家中鱼缸的规模,就可以猜测经济状况是越来越好,还是家道中落。如果客厅只剩一个久没清理的肮脏空缸,那大概是快破产了。


之前一位新加入公司的同事说想养鱼,因为自己工时长,想找个「好照顾又疗愈的宠物」。不过在我解释完接下来要写的内容之后,她就暂时打消这个念头了。毕竟,动物离开自己最适合的生态圈,无论怎样照料,对彼此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养鱼和之前我推荐的所有兴趣都不同,因为关乎一条或数条生命,如果你是因为寂寞,去跳探戈还比较容易得到温暖;如果你有养鱼、或是打定主意要养,我想,至少有一些正确的观念,比较不会伤害无辜的生命。先声明,我非鱼类专家,就是分享一些入门经验而已。


1. 认识硝化系统:

如果你有养鱼却没听过这个词,真替你的鱼捏把冷汗。简单地说,鱼缸里面有所谓的硝化细菌,会分解鱼类的排泄物,尤其是处理排泄物中不利鱼体健康的有毒物质。


我们过去常听说「喂鱼把鱼撑死了」,其实多半是鱼被自己的排泄物毒死了。为甚么会毒死呢?就是因为你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硝化系统,可能把鱼拿回来就急着大量喂食,没有足够的时间培养细菌的生态系统。


2. 缸与鱼的数量:

请发挥你的同理心,鱼是吃喝拉撒都在一个地方的生物,养在小缸的鱼真的很可怜,如果你用动画里那种圆形小缸养鱼,在意大利直接是违法行为。就像你如果可以住百坪豪宅,是不是很爽?鱼也是这样,而且空间大、鱼口即使稍微多一点,也不至于产生太大的生态震荡。如果发生霸凌现象,也有躲避的空间。买鱼时切记不要一次买到位,先买一条撑一个月,证明系统稳定之后再添加新鱼比较合适。


3. 好的过滤与打气系统:

好的过滤系统可以培养细菌、让水质保持稳定(水质太营养或太干净都会有问题),氧气充足也可以让鱼类的抵抗力较强,是不该省的两笔钱。


至于要不要铺底砂还是裸缸饲养则见人见智,裸缸看起来空荡荡但是好清理;铺底砂可以种植水草(美观,鱼类饿了也可当备用粮食)、生态系统也更加稳定,但由于没有地方可以长硝化菌,只能靠过滤器培养,打扫起来麻烦,要用洗砂器吸走沉积于底部的残饵或粪便,偷懒的话水质会不知不觉恶化,打扫得要更勤快。另外,添购少量的螺类,牠们可以在水质太营养的时候把藻类吃得一乾二净,长相也十分可爱疗愈。


现在经济差,许多水族馆都纷纷倒闭。我居住的地方在民权东路底,算是台北硕果仅存的水族街。如果你还是想挑战,不妨去那里逛逛,并且找一些可信任的店家传授你饲养的正确知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維護腸道健康 向5種食物說NO
「飲食」是人類的大事,吃進甚麼就吸收甚麼。想要維持良好吸收,必須每天將腸道清理乾淨,並避開破壞腸道健康的食物,才能「腸」保安康。為此,…
「慣老闆」一定要知道的事
近年來很流行「慣老闆」這個詞,如果要替這個詞下一個定義,應該是指那些對員工要求多又不願意提高薪水的老闆。除此之外,…
滑一下,火車已經到站
當車門輕輕闔上,雜沓的人聲被拋在了車外,火車緩緩開動時,月台上懸掛的站牌一寸一寸地變小了。 這是從中部都會南下的普通列車,…
台灣酵素之父黃伯誠 跨越三十年破解健康密碼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酵素」,但往往對其一知半解。美國酵素權威專家亨伯特‧聖提諾(Humbart Santillo)博士如此比喻:「…
辨識準確率高達99.7% Authme解決數位身分認證問題
人工智慧(AI)改變人類生活的樣貌,尤其是「生成式AI」(Generative AI)的出現,讓一般人都可透過AI創造新內容,包括:圖像、…
沉迷電子閱讀 嚴重損害人類思考
近幾年電子產品日新月異,不少兒童沉迷其中。長期使用電子產品很容易引發疾病,例如:肥胖、視力問題等。…
形影記
我在月光裡體驗著身為人的孤寂 每個生命都如此全然獨立 自成一方羈旅   我在台北的繁華鬧區倍感淒清…
「光纖之父」高錕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6日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華裔科學家高錕(Charles Kuen Kao)以及美國科學家威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