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光纖之父」之稱的高錕,以「涉及光纖傳輸的突破性成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獎金,即500萬瑞典克朗(約合71.8萬美元)。美國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以「發明成像半導體電路--電荷耦合器件(CCD)圖像傳感器」分享諾貝爾物理學獎另外一半獎金。根據香港中文大學10月6日晚發布消息稱,高錕對於獲獎深感榮幸和驚喜。高錕表示:「諾貝爾獎鮮有表彰應用科學的成就,故我從來沒有想過會獲獎,感到非常驚喜。」
名副其實的光纖之父
高錕教授曾先後獲頒L.M.埃里克森國際獎(L. M. Ericsson International Prize)、馬可尼國際研究員基金(Marconi International Fellowship)以及皇家工程學院菲利普王子獎章(Prince Philip Medal of 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等榮譽。高錕於1999年榮獲美國工程學界傑出成就的最高榮譽──美國國家工程院「查理-斯塔克-德雷珀獎」(Charles Stark Draper Prize),該獎獎勵那些在工程技術領域取得卓越研發成就、並造福人類的個人。可以說,沒有當年高錕發明光纖,就沒有今天網際網路的高速傳輸,也就沒有全世界有上億的人在使用的電子郵件。可以說沒有光纖,就沒有網際網路時代。
愛好科學的一生
1933年,高錕出生於上海一個富裕的律師家庭,他們一家住在法租界一棟三層高的房子。童年的高錕對化學十分感興趣,房子的三樓就成了高錕童年的實驗室。他曾經自製氯氣,製造滅火筒、焰火、煙花和晒相紙;後來他又迷上了無線電,很小便成功地裝了一部有五、六個真空管的收音機。1948年高錕全家遷往香港,中學就讀於香港聖若瑟書院,後來就讀當時位於倫敦東部的伍利奇理工學院(現為格林威治大學),於1957年取得英國倫敦大學電子工程理學學士學位,及後1965年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獲得英國倫敦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1957年,高錕進入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在旗下一英國子公司標準電話與電纜公司任工程師。1960年,他進入ITT設於英國的歐洲中央研究機構--標準通訊實驗室,在那裡服務了10年,其職位從研究科學家升至研究經理。
一篇論文定乾坤
1966年,高錕在以實驗為基礎的一篇論文《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Dielectric-fibre Surface Waveguides for Optical Frequencies.)中提出:用石英基玻璃纖維進行長距離資訊傳遞,將帶來一場通訊事業的革命,並提出當玻璃纖維損耗率下降到20分貝/公里時,光纖通訊即可成功。高錕於198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第三任校長,直至1996年正式退休。1992年,當選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對於高錕獲獎,行政院國科會主委李羅權指出,高錕是光纖的創始人,「拿諾貝爾獎實至名歸」。最近,他花近10年時間完成的自傳翻譯成中文版本《潮平岸闊--高錕自述》出版。
前行者的孤獨
高錕曾回憶當時情形:「那時沒有人相信我的理論,包括專家們,他們都認為是絕不可行的。」當年高錕曾向不同的材料專家請教,但專家們都說,就當時的科學科技而言,這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從理論的層面來看,他們是對的;但我就是要做點實驗,看看這些專家是對還是不對。」高錕亦曾向當時美國通訊界的權威貝爾實驗室推銷自己的想法。「我感到這個任務非常嚴峻,要成功,必定要動用龐大的人力和物力。」但即使高錕願意把專利權出售,貝爾實驗室也不看好。直至4年後,他的理論才得到通訊界以外的玻璃生產商康寧公司賞識,成功製造出第一條光纖。但是真正的光纖傳訊系統,直到1981年才正式面世。
對獲獎無所謂
高錕曾說:「我覺得一個人有這樣子的好運,能夠做一件前所沒有的事情,而且做出來的影響是非常非常大的,我感覺很滿足。我有這個機會,來創一個新的領域,而且這光纖的生成,使得世界又有很大的變化,好像那個時候印刷機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不瞭解將來的影響是甚麼樣,而你知道印刷機出來之後,所有老百姓都可以跟讀書人一樣,可以拿到印刷出來的書,那麼他們可以增加知識,這麼便把我們的知識時代,能夠進一步地被瞭解跟應用,所以我覺得光纖的開始,至少把我們所有的訊息,所有要傳送的資料,都可以很快地送給人家。所以我很滿足,我拿到獎、沒有拿到獎,完全對我是沒有甚麼意思。」
不做婚姻實驗
高錕與夫人黃美芸相識在倫敦,當時他剛從香港赴英國讀書,夫人是當地華裔。高錕和黃美芸結婚之前,黃美芸提出要做一個試驗,說大家分開半年,這個半年不見面,看是不是彼此還掛念對方,如果要是掛念的話,說明是相愛的。但是,實驗高手高錕很快就說不行,高錕認為:「實驗室應該做實驗的,但是這個感情實驗不能夠做,我不需要做。」兩人於1959年結婚,育有長子明漳、次女明淇,現時皆在美國矽谷生活和工作。高錕夫婦每年也會抽空到美國探望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