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蜕变案例2──淬炼: 金良兴「窑」身一变, 从红砖厂到砖瓦文物馆

蜕变案例2──淬炼: 金良兴「窑」身一变, 从红砖厂到砖瓦文物馆
金良兴工厂地标「红砖风车」,给人印象深刻。
岳翔云
第70期
岳翔云

遥想当年,易荣昌临危受命接下金良兴的经营。这时他才发现公司已经负债两千多万,还天真地以为这就是最坏的了。一位门外汉面对如此困境,除了拚命赚钱外,如何让摇摇欲坠的金良兴起死回生?

台湾苗栗苑里地区因为土质良好、做出来的红砖坚实方正,从日据时代开始就是台湾红砖的主要产区之一,在台湾红砖界可谓「红极一时、独霸一方」。然而好景不常,红砖产业在台湾已逐渐没落,难以经营。 金良兴窑业成立于1973年,以生产红砖为主,当时红砖市场需求量很大,甚至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可是,由于金良兴窑炉设计不当,做了全省最高的窑,在当时还没有自动化设备的情况之下,要迭一层然后再把砖搬上去是非常辛苦耗时的,产量难以冲高。加上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性质粗重,员工流动率很高。导致金良兴光有订单却无产量,1987年时已是负债累累、几近歇业状态。 返家接管「两千多万」负债 当时在外打拚的易荣昌,因为心疼年岁已大的父母亲还要辛苦借贷经营,虽然「千不愿、万不愿」,还是接受家人的说服回乡承担家业。临危受命的易荣昌这时才知道,公司负债竟然高达两千多万。 原本可以尽兴「年少轻狂」的岁月,却被征召回乡「披上战袍」,易荣昌表示他是抱着一个天真又不服输的想法:「人家国小毕业就能做这么好,堂堂大学生难不成输给他们?」易荣昌直觉:「这不可能!」再来就是,那时候已经是最坏的状况了,他认为:「应该不会再坏了吧!」 像是初生之犊般不知恐惧与害怕,事实上,这个想法很危险。易荣昌面对负债及老旧的设备,除了拚命地工作与学习外,还得挨家挨户把旧员工找回来。「如果缺人就是干部下去顶,在最没有人的情况下,自己随时就是要抱着上战场的心理准备,那时候根本不能做太多的思考,只知道说想办法活下去就对了。活过一天算一天。」回想起来,易荣昌表示,那真是一段没有明天的日子。 虽然刚接手的易荣昌无法大幅度将设备汰旧换新,但是透过从生产流程的改善与加强业务,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将负债金额减少为六百多万。

改建新厂后「贺礼沉重」 吃苦当作吃补,努力就有收获,金良兴的改革终于发挥效应。经过努力还债的惨淡岁月后,逐渐建立信心的易荣昌决定再放手一搏,大刀阔斧改变不合时宜且浪费资源的工厂设计。只是「久病初愈」,在财务不稳、体质不健全的情况下,任何的改革都可能引发抗拒,也隐藏着另一个「不成功便成仁」的风险。 易荣昌透过不断地沟通与坚持,还好,前一年的还款成绩不错,最后得以说服股东同意新的营运计划。不过,由于之前「欠钱欠到惊到」,要投资可以,股东不肯再大量出资,必须向银行贷款。易荣昌回忆起这段抉择颇觉惊心动魄:「真正是『憨胆』(台语,意指又傻又大胆),负债好不容易降到六百多万,又要变成八千多万,真的不是普通的傻。」 对于窑业新兵来讲,易荣昌表示:「这个大幅度的改造,对我而言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也有很大风险的。」不过易荣昌还是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在边做边学的摸索中,以将近十个月的时间拆掉旧厂并建立自动化新厂。 原本以为新厂落成后,从此一帆风顺,哪知道,接下来的挑战更严酷。建厂期间因为停产造成客户流失,同业又降价40%,简直就是要置金良兴于死地。虽然产能提高、质量提升,金良兴的「新厂落成贺礼」,竟然是找不到订单,还要处理大量存货。 「南砖北运」将危机化为转机 「有步想到无步」,易荣昌最后决定把没有销出去的砖,用栈板储存起来,等北部回头车下来再把砖载到台北、宜兰等地出售,避开台湾中部这个超级战区。「在那几年,就逐渐把八千多万投资还清。」易荣昌语带庆幸地谈起当时在内外夹击的细缝中,以「南砖北运」找到生命的出口,将危机化为转机的过程。坚持不进行恶性竞争的易荣昌,反而藉此打开新市场,也让负债累累的金良兴逐渐稳定下来。 为了强化质量、建立品牌意象及永续经营,金良兴在生产的红砖上打上「JLS」的商标,虽然多一点成本,却赢得更多信任。 易荣昌怀着感恩的心表示,今天的金良兴是所有员工共同打拚的结果:「我们的员工在很辛苦、很痛苦、很脏乱的状况下,甚至半夜风雨交加地去工作,那种敬业的精神我觉得应该保存下来,也希望每一个员工能够珍惜。」 工厂里层层迭迭的红砖,看似粗重坚硬却融入点点滴滴的汗水,每一次淬炼都是心血结晶。易荣昌认为,员工们的敬业精神已经是金良兴的信念与资产。 台湾唯一红砖业「观光工厂」 在财务困境与生产效率低落的劣势中,金良兴在易荣昌的带领下,坚持质量、凭着耐力与意志力而获得重生再造。面对未来,金良兴将发展不同种类的地砖、室内装饰砖以及不同颜色的砖,抢攻建筑之外的装饰砖市场。 另外,金良兴也积极多角化经营,2003年在经济部与工研院辅导下,成立全台红砖业唯一开放参观的「观光工厂」,以生产为基础再从休闲观光出发,提供游客丰富的知性之旅。不仅如此,金良兴还成立「湾丽砖瓦文物馆」,积极参与山脚小区的总体营造,回馈乡里,发扬苗栗苑里「红砖故乡」的美名。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百年變局 香港「石屎林」何處去?
今年8月9日香港網路上流傳,有逾50年歷史的當地大型建築師事務所向員工發信,要求所有員工9月起每月放3日無薪假。「香港建築師學會」…
變老
朝蟬朝生而暮死,牠不知道甚麼叫春夏秋冬;人生只百年,人也很難懂甚麼叫地老天荒。然而,人總還知道寒暑的變化,也知道這種變化將催人老去,…
陳彥誠接手世界版圖 合隆集團走向下個百年
年輕高大的陳彥誠談笑風生走了進來,民國70年次的他剛剛接手「合隆集團」一年多,是第五代經營者。坐在寫著巨大書法字「誠」的辦公桌前,…
台灣慢城 風光躍上國際
五年一次的世界博覽會,2015年5月1日到10月31日在義大利米蘭為期半年盛大舉辦。籌辦之際,在中共壓力下,策展單位要求台灣改以「企業」、…
2-2. 真相大白(下)
本期登場人物:吳金虎(集團副總裁):        …
郵政博物館 縱橫兩千年郵驛古今世界
中國的郵驛制度始於何時?岳飛一天收到的十二道緊急金牌如何運送?哪個朝代出現最早的郵筒?世界第一枚郵票長怎樣?最貴的郵票又是哪一枚………
你所不知道的土地改革效果
「土地改革的影響」聽起來是老掉牙的議題了,學校教科書裡都有介紹台灣戰後「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與「耕者有其田」這三個政策,…
中國新《婚姻法》防誰利誰?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8月12日發布了「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翌日正式實施。此一婚姻法的司法解釋,等於是中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