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在,让爸爸带小孩会有甚么后果?网络上流行很多酸文,多半在描述爸爸当保姆的夸张形象,例如用胶带将小孩贴在墙上,或者一面喂奶一面打电玩。
不论爸爸是否是糟糕的保姆,讲究男女平权的欧洲在公共政策上倾向鼓励爸爸在养儿育女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替妈妈分忧解劳。其中一个重要的政策是让男性也可以请产假,让爸爸在小孩刚出生的时候就可以陪伴小孩。
西班牙政府在2007年修改法律后给新生儿的父亲提供长达13天的产假,这个原本立意良好的政策却意外导致了出生率的下降。
▲图一:两年内又生小孩的机率
▲图二:距离下次生小孩的天数
西班牙爸爸的产假
2007年3月24日,西班牙政府引进了一个新的政策,提供每个新生儿爸爸长达13天的产假。该政策设计十分简单,只要该员工在过去7年内工作超过6个月,就有资格可以请假,而请假期间员工不会被扣薪资。在这个政策实施之前,爸爸最多只能请产假两天。
这个新的政策大受男性员工的欢迎,因为在政策实施的来年(2008),55%有资格申请的男性都申请了产假。
西班牙的两位经济学家Lídia Farré和Libertad González针对这个政策进行了分析。她们用西班牙政府的行政数据,并用「回归不连续设计」(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来比较政策实施前夕与政策实施后立即的变化。
她们最重要的发现是这个政策竟然对出生率有影响。首先,如图一所示,在政策实施后才生小孩的父母,两年内又生小孩的机率明显地下降(注:0是政策实施的时间点)。其次,如图二所示,在政策实施后才生小孩的父母,如果其后又有生育的话,生育的间隔时间比较长。
▲图三:男性与女性期望的生育数目
爸爸「震撼教育」的后果?
这样的发现令人费解,因为照理来讲,提供爸爸产假这种福利政策应该有促进生育的效果才对。即使该福利程度不大,也不应该有负面的效果才对啊!
关于这一点,作者提出了两个可能的解释。第一,原本照顾新生儿的工作都落在妈妈身上,酸甜苦辣主要都是妈妈在承受。但这两周的产假让爸爸从day one开始就密集照护新生的婴儿,让原本不知道厉害的爸爸来一场为期两周的「震撼教育」。爸爸理解到照顾小孩的辛苦后,吓得不愿意再生小孩。
针对这种解释,作者们提出了间接支持的证据。图三显示的是西班牙男女所期望的生育数目(expected births)从2001年到2011年的变化,其中红线代表女性,蓝线代表男性。有趣的是,在2007年政策实施之前,男性所希望的小孩数目平均比女性多;可是2011年这个差异不但消失了,而且还反转成男性所期待的小孩数目平均比女性少的情况,作者怀疑这或许就是震撼教育的效果。
▲图四:生育后半年妈妈的就业率
鼓励妈妈工作?
作者提出的第二种可能原因是爸爸的产假让爸爸照顾小孩的机会增加,某种程度替代了妈妈育婴的角色。这因此让妈妈更容易留在职场,减少了妈妈成为全职主妇的机会,于是导致了生育率的下降。
为了验证这一点,作者用图四显示了在政策实施后才生小孩的妈妈,半年后的就业率明显地高于政策前夕生小孩的妈妈。另外,作者同时发现该政策对爸爸生育后半年的就业率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爸爸们平均照顾小孩的时间确有显著地增加。
公共政策的意外效果
近年来大多数的国家现在都面临着低出生率,东亚的国家如台湾、南韩、新加坡尤其如此。出生率降低当然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最重要的驱力应该是随着女性教育与劳动参与率的提高,生育的机会成本愈来愈高所致。
为了提高生育率,各国政府采用了各式各样的办法来鼓励生育。直到目前为止,政府都把焦点放在女性身上:给女性提供一个友善的生育环境,例如给女性提供育婴假、托儿所的补助等等。
上述的研究则显示了我们可能长期忽略了男性在生育决策上的角色,以及这些公共政策对男性的影响。
另外一个启示则呼应了经济学研究常常发现的一个现象,即公共政策往往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时造成的效果与政策目标完全相反,让政府「赔了夫人又折兵」;有时是想在A处造成效果却不尽人意,反而在B处造成意外的影响,让政府「无心插柳柳成荫」。
西班牙政府提供的男性产假或许达到了某些「男女平权」的效果,这应该是政策的目标之一。但是政府应该万万没有想到这样一个简单的政策却导致了生育率的下降,这又是一个公共政策造成意外效果的一个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