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欧巴马9月24日呼吁中国重估人民币汇率,也就是要人民币大幅升值,美国众议院也通过对低估币值国家产品课征反补贴税的法案,而中国总理温家宝则说人民币若在短期内升值20~40%,将导致中国企业破产、劳工失业、以及社会激烈动荡。
在美中汇率争议之际,日圆则大幅升值而冲击日本企业和经济,使日本政府出面干预外汇市场以防日圆升值太多。其他东亚货币也多面临升值的压力。巴西财政部长更断言一场全球汇率战争已经开打。这些汇率争议有许多似是而非的主张,我们若不能正确了解相关问题的真正原因和道理,就难有正确的对策。
汇率争议的形成原因
汇率争议的基本原因是各国要抢夺有限的国际市场。经济成长就是生产增加,当全球许多国家经济都快速成长时,全球的总生产也当然快速增加。但很多人及很多国家都不会把增加的所得全部用掉,因此在全球生产快速增加时,就可能出现需求的增加少于生产之增加的情况,这将使一些产品无法顺利卖掉,因此生产或全球经济也就无法再快速成长。
在过去几十年间,这项困难却并未出现,因为美国以发行更多美金、公债、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方式来增加其支出,使美国的支出增加得比生产还快而弥补了全球需求的不足。于是几十年间美国出现了巨额的入超,而累积了巨额的对外负债,而其他国家则出现了巨额的出超并累积了巨额的外汇准备和对美国的债权。
2008的金融风暴使大家惊觉美国负债已太多,债信也不一定良好,因此美国可能须减少其贸易入超。但美国若减少入超,即表示其他国家合计的出超也要减少,各国高出口成长及出超的机会势必减少。全球汇率大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各国要抢夺这变小的出口机会。
全球的不景气,以及有些国家积极抢夺市场,当然也使其他国家的出口机会更可能受损,而不得不积极以货币贬值等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市场。各国为自己的利益辩护,也就出现许多似是而非的主张。
美国贸易入超应该自己节俭?
第一种常见的主张是说美国的贸易入超是因美国人支出太多所造成,所以人民币或其他货币对美元升值并无法降低美国的入超,要美国人自己减少支出,或减少财政赤字及提高民间储蓄,才能够减少贸易入超。这种说法看来很有道理,因为一国有贸易入超就表示该国所用掉的东西大于它自己所生产的东西。统计上贸易入超就等于该国的总支出和总所得的差额。所以美国若不把支出降到小于其所得的水平,是无法消除入超的,也因此美国似应该要求自己节俭,而非要求人民币或其他货币升值。
然而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却有另一种不同的说法。前述说法把所得看成固定不变,所以入超表示支出太多,但美国却可以主张说其支出并未太多,而是其他国家的政策拉低了美国的所得。中国和其他国家压低币值也就等于压低其出口品的价格,因此产品可卖更多到美国,取代了美国商品并抢走了美国的生产和就业,使美国所得因而未达到应有的水平,以致所得低于支出很多而出现巨额入超。所以从美国的立场来看,责任当然是在压低币值的那些国家。这两种对立的看法可能都代表一部分的事实,也就是出超国家和美国都有一些责任,但在争议中大家都不愿承认自己的责任而已。
压低人民币汇率正是以邻为壑
中国由第一种主张发展出第三种主张,说人民币升值只会使美国改向其他国家进口,并不会减少美国的入超。但改由其他国家进口必然贵一点,否则原来就不会由中国进口,所以对美国的入超还是可能有些抑制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美国对中国的入超会减少,而降低美国对中国进口和负债太多所形成的其他压力和争议。同时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出口得以增加,更可让全球的发展机会更公平分给其他国家而非被中国独占。
诺贝尔奖得主克鲁曼和其他学者即指出,中国压低人民币汇率即是在抢夺其他国家的工作,因为人民币币值偏低使中国货更便宜,其他开发中国家的出口将会因而被中国抢走,乃是相当不公平的事。因此中国提出的这第三种主张,恰好证明中国压低人民币汇率是以邻为壑的政策,更不足以替人民币不升值来辩护。
人民币升值,社会动荡不安?
温家宝总理说的第四种主张,即人民币升值会让中国企业破产、劳工失业、而社会动荡,也有点道理,但却太夸张而自私。夸张的是他说「如果人民币升值20~40%」,而即使人民币升值40%会是这种后果,升10%就可能没这么大的伤害,但中国却几乎不愿升值,就算美国希望人民币升值40%,那可也是好几年前就提出的主张,若中国当时愿升值,分成几年来达成,冲击也就变成很小。是中国一直拒绝升值,才有一次较大幅升值的压力。而目前中国只要愿多升值一点,美国也不会要中国一次升20%甚至40%。
这种说法自私的部分是,一个以开发中国家代言人自居的中国说出这种说法时难道没想到,人民币的低估抢走许多开发中国家的出口机会,也使那些国家的企业破产、劳工失业,而且社会动荡吗?
实际上人民币在1990年代初期的大幅贬值,让中国抢走了东南亚国家的许多出口机会,东南亚国家在美国的市占率由1995年开始不升反降,东南亚国家因此无法维持快速的经济成长,乃是1997年东亚金融风暴的基本原因。但金融风暴发生之后大家只注意金融问题而忽略这个基本因素。结果中国这个最早贬值的国家,风暴的实际祸首,却因为后来不让人民币再随其他货币贬值,而得到许多人的赞美。由这个问题也可看出,我们不能高估国际舆论界乃至经济学界的分析能力。
汇率不适合自由化,但人民币应该升值
由于中国出口成长率远高于其他国家又有巨额出超,因此从全球市场和发展机会的角度来看,人民币把部分机会让给其他开发中国家,但多年来美国却不愿明讲人民币应该升值,而说人民币汇率应该自由化。而中国和支持中国的学者就说以中国的发展阶段,人民币仍不适合自由化,或说人民币若自由浮动,并不一定会照美国的想法升值,甚至可能要贬值。这是人民币问题第五类常见的主张。
实际上不只是人民币可能仍不宜自由浮动,许多其他货币的自由浮动也都是弊大于利。外汇市场有许多其他影响因素,特别是有强大的投机力量,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史迪格利兹在内,现在已有很多人明白指出自由浮动的不当。但经济学界仍有一些人只依简化的自由化之理想,而以为汇率也该由市场自由决定。美国政府也误入这种不正确的想法,因此几年前未能直接要求人民币升值而要求人民币自由化,使中国有更多强辩和拖延的空间。
现在美国虽已直接说要人民币升值,但中国却已由其他国家抢走很多机会,并因而有更大的力量来拒绝美国的要求。但中国再拒绝升值,除了引起美国和其他国家不满而可能形成贸易保护主义之外,中国内部也可能出现工资物价的调整和泡沫经济等混乱情势,对中国也不见得有利。
(作者为前经建会主委、总统府国策顾问、台湾大学经济系主任暨经济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智库董事长,为台湾经济发展与国际金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