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13岁,刚考上省立女中。
这可是巷子里的大事,然而印象中,长辈们似乎没有特别高兴。那个年代的小渔村不作兴让女孩儿读太多书,外公说女孩子家识字就可以了。倒是妹妹及表妹们可兴奋了,直嚷着要小阿姨带我们到外澳大阿姨家渡假去。
我穿上还没绣上学号的蓝色校服,小阿姨神气地带着我们这群小萝卜头搭上开往台北的火车。坐在木板座位上,大伙儿一路上吱吱喳喳,我的心就像尝过糖葫芦般甜蜜又开心!
下了火车,车站没有收票员,我们往海边奔去。紧邻沙滩的马路上,一个简陋的木搭棚子里,大伙儿好玩地抢着喝口茶水,也没想过该谢谢供茶伯伯的爱心。
海边的小竹屋就是大阿姨的家。那是电影公司的最爱,听阿姨说,她亲手做的萝卜干、腌制酱菜等,都上了镜头。后来外公还特地带我们去看了那部电影,记忆中叫做《有情有义》。妈妈边看边掉眼泪,回家后还哭了一场;不久,没看过电影的邻居也都辗转知道了剧情。有时候我会想,自己看过童话故事老爱说给同学听,大概来自母亲的遗传。
小竹屋虽然美丽,但是遇到冬季刮风的日子,寒风穿过竹片编成的屋墙,冷飕飕地令人直打哆嗦,一点也没有大银幕里的诗情画意。只不过我们都是在仲夏去渡假,玩水、抓沙蟹、堆沙堡、摘水果,白天玩翻了天;傍晚时,大伙儿围成一圈吃着姨丈亲手栽种的水果,满足得不得了。多彩多姿、快乐的暑假,就在阿公的故事中飞逝。
阿公是位慈祥的长者,外澳因为他捐出的地而有了国小。虽然只有一、二年级,但对一个人口稀疏的小小村落来说已是足够。听说阿公要捐地时,曾有人问过他,为何不先在那块地上盖间水泥屋,因为竹屋太没保障了。几年后,阿公果真盖了间坚固的水泥屋,紧邻国小。
外澳国小成立后,阿姨与她的公公一样开心又兴奋,老师们皆成了她的好朋友。仙草、石花菜冻、米苔目、九层糕等美食成了她散播爱心的桥梁。开朗的阿姨像个开心果,所到之处欢乐四溢。
美丽的外澳海边是我们一整年的期待。除了好玩好吃外,与阿姨相处时,那与生俱来的欢乐特质,带给我们轻松自在的感觉,或许也正是魅力所在吧。
那一年,外澳的仲夏很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