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何處是蓬萊」展 暑假到仙山集點仙氣吧!

文伯仁〈方壺圖〉細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圖版
第192期
謝子

熱騰騰的暑假到了,國立故宮博物院本館推出的「何處是蓬萊—仙山圖特展」中展出的海上仙山畫作,不僅展示了傳統文化重要的內涵,也讓我們重新回味遠古年代,君王不但忙於國事,更對尋仙訪道有著相當的渴望。

這些畫作具體呈現了傳統文化中「修煉」的一支重要脈絡,而在文獻上記載的更多。司馬遷《史記》被稱為正史,其中記載了有三座仙山──蓬萊、瀛洲、方丈,位於渤海以東的億萬里處。

漢初重視黃老之術,講求無為而治,與民休養生息,也奠基國家實力,讓承繼的漢武帝能向外大力發展。

其實,中國的三皇五帝早已尋仙訪道,這樣的修煉文化也從帝王之家深入到尋常百姓。因此,在文獻上的奇人異事記載一直延續到清朝,更廣泛延伸到中醫、武術、氣功等領域。因此,修身養性成了中國文化重要的基底。

古人如何訪尋仙道?黃帝求訪廣成子成仙之道、孔子請教老子如何得道,得到的答案都類同於先修心,再論及其他。

黃帝希望能攝取天地精華、主宰陰陽,於是詢問已經千百歲的廣成子,自己如何能做到?第一次,帶了大批文武百官求見廣成子的黃帝沒有得到答案,反而被廣成子說了一頓。第二次,黃帝自己獨自上山尋訪廣成子,才得到答案──心神寧靜,行為與形體自然端正。若能如此維持下去,自然就可以長生養命。

而老子告訴尋道無果的孔子說:「假設『道』是可以獻祭的東西,大家一定會拿去獻給君王;假設『道』是可以傳述的,大家一定會立刻分享給自己的兄弟;假設『道』是可以送人的,大家一定會送給自己的子孫。」

「為甚麼『道』不能獻、不能傳述、不能分享呢?」

老子說,因為「道」在人的心中,一個人的心無所依循,就無法穩定;行為不夠端正,即使聽過「道」,其機制也是無法運作的。

這樣的哲思深深扎根在傳統文化中,這也是為甚麼以前中國人都講修身養性的原因。而從故宮這次的展出作品中,我們更可以看見古人對海上仙山的豐富想像。

 

▲文伯仁〈方壺圖〉。

 

這次展出文伯仁〈方壺圖〉,「方壺」即為《史記》所記載的仙山「方丈」,後被改為「方壺」。畫中碧波萬頃、祥雲繚繞,仙山「方壺」浮現其中,數間道觀藏身其間。

明代文徵明姪子文伯仁傳承家學,用筆細緻,構圖特殊,在嚴密的結構中散發出文徵明一派的雅澹氣息。

另一幅明朝鄭重〈仿王蒙葛洪移居圖〉畫葛洪如何舉家遷移。葛洪本身是中醫,對植物頗有研究,亦追求長生不老之道,是道教知名的代表人物。他向南海太守鮑靚學習煉丹術後,娶了鮑靚擅長灸術的女兒鮑姑為妻。

 

 ▲〈仿王蒙葛洪移居圖〉。


 ▲〈仿王蒙葛洪移居圖〉細部。

 

葛洪聽說越南(交趾)出產丹砂,於是帶了妻兒、僮僕一同前往。後來被廣州官員留下來,最後在羅浮山上羽化成仙。

在這幅長軸中,上、中皆是巨大山石。葛洪與妻子各騎一頭牛,僮僕手捧著白鵝,還有羊犬同行,在山巒下方,徐徐前進。該做畫筆綿密,布局窄長,似乎讓人感受到在如此曲折的山徑中,步步邁向成仙的世界,是如此艱難,沒有意志力,難以達成。

此外,「何處是蓬萊」也同時展出董源〈洞天山堂〉、仇英〈雲溪仙館〉、趙伯駒〈飛仙圖〉、石銳〈軒轅問道〉、〈畫鍾離仙跡〉、〈赤松子〉、〈安期生遇仙〉等,還有難得一見的織品〈緙絲仙山樓閣〉。


何處是蓬萊—仙山圖特展

展期:2018年7月1日~2018年9月25日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
陳列室:北部院區第一展覽區202、208、212室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幕前幕後
電視工作是我最喜歡的工作,尤其是訪談。縱使有些人只有一面之緣,有機會看看形形色色的人,仍像從萬花筒看花花世界般,甚是迷人。…
《我不是藥神》:中國醫療問題的真實寫照
中國大陸新片《我不是藥神》6月底上映就一炮而紅,四天收入2億美元,堪稱是大陸2018年票房最好的一部電影,…
雲山水樸耕園 李同德退休後的夢想與分享
雲、山、水倒影相輝映,倍添樸耕園浪漫情懷。 從花蓮壽豐鄉台11丙公路轉進傳說中的「雲山水」濕地生態園區,一開始讓人狐疑:…
甚麼是好工作?職涯顧問告訴你
時機歹歹,面對22K的青年低薪就業環境,年輕人該如何選擇工作?而怎樣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好的機會又在哪裡?…
第卅章 文化饗宴
歐洲貴族們的收藏,現在大多收納在國家級博物館中,除了大英博物館以外,羅浮宮是其中最豐富的一座。 竹君挑了一套造型極簡的婚紗。…
8.珊迪颶風重創美東 禍及六千萬人
珊迪(Sandy)颶風於華府時間2012年10月29日橫掃美國東海岸與加拿大,帶來嚴重災難,至少六千萬人受到影響。 美東最黑暗的一夜…
肺腫瘤不見了
已半年不見的病人來診所看腰部扭傷,述說他跑一趟烏龍醫院的事給我聽:每天凌晨3點得起床,趕去果菜市場,批水果來賣;晚上9點就上床睡覺了,…
來老宅喝一杯懷舊咖啡
1990年代末期,台灣各地開始出現「老街」與「老宅」,舊市街經過一番重新修整,成為當地的觀光重心,吸引越來越多人潮。這十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