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美食节目介绍餐厅菜,主持人陶醉的表情,加上活灵活现的旁白,看的时候真是会让人口水直流。但是真的按图索骥去吃,通常会发生几个情形,一是名过其实,现实与期待有差距;或者与自己的口味不合;还有一种是东西虽好吃,但是味觉却会疲惫。第一种可能是商业噱头,就不值得谈了,第二种则是各有所好,最近报载政府要推动米其林餐厅评鉴,有日本的前车之鉴,食物好不好吃,跟当地人口味与主观好恶有关系,最好不要太勉强。
但第三种情形就值得思考。从单纯喜欢吃好东西到了解餐点为甚么好吃,会经历一些过程。我们吃的味道,透过舌头跟大脑的作用,大抵会构筑成一些经验,进入脑袋中的「数据库」,以后再吃东西,这些经验就会成为判断好不好吃的标准。简而言之,所谓的好吃,有一部分原因是经验比较的结果。
如果一道菜会让人味觉疲倦,可能的原因有不少,油腻、加了味精或过重的调味料或味道欠缺对比。前面几个问题都容易解决,唯独对比这件事是最难克服,对比一定是好不好吃的关键之一。怎么说呢?举例来说,吃烤方一定要配光饼或割包,吃荞麦面一定得配柴鱼酱汁加芥末葱花,这样才会觉得不腻口或不单调。而烤方越下功夫,饼就更不能差;面条越好,酱汁就要更讲究,如此味道的对差,才能在舌间起诸多「化学反应」,形成另一种新的平衡而融合出美味的印象。另外,如吃咸酥鸡或三杯鸡要配九层塔,香肠配大蒜,道理也是类似。
重味道要对比清淡,酸味道要配甜味,清淡需要辛香提味,这其中的加减原则其实适用在各种食物跟烹饪,但要对比得巧妙并不容易,味道或材料之间如果太过悬殊,自然就难以形成对比,「对手」太差了,反倒会有鲜花错置臭泥的悲惨。而熟悉食材的特性跟擅长掌握味道对比的厨师绝对是好厨师。而为了掌握好的对比,用心的厨师会在食材跟调味料上下功夫,甚至在烹饪方式及时间也会吹毛求疵,就像画家用色彩勾勒图画,不能多一分少一分,味道才能均衡。完美对比的呈现会让吃的人出现幸福感,所谓厨师的天分大抵就是指此了。
听起来好像很神奇,但是其实很多好店家掌握了不错的对比,其中还不乏小店小摊呢,例如信维市场的面摊或永康街的一些拉面店跟点心店,各位不妨去发现看看。中菜中「重对比」较多,所以食客配茶也喝得凶,这或许也是一种平衡,不过茶可得讲究一点,这点深坑某间大学会馆的餐厅做得不错,菜的对比合宜,搭配的坪林包种茶让菜的味道也不俗。西菜尤其是北义的菜则是「轻对比」较常见。笔者以前介绍过位于花莲玉里的小小西餐厅,对比均衡很让人惊讶;几个月结束营业的意大利餐厅红利在味道的对比很是出色,可惜已成绝响。
用对比来评美食是一件满残酷的事,但是看众多饕家撰文介绍美食,似乎也免不了分析。毕竟饕家们吃的经验多,好奇心也强,久而久之就不自觉会分析,只是,挑剔下来,吃的单纯乐趣可能就会少一点了,因为标准越来越高,到后来常常会不知道该吃甚么。不过,大家如果挑剔一点点,或许店家会更用心,到时候,不需要米其林也无所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