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早期被应用于军事上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
造纸业出现后,放飞纸鸢成为一种民俗活动;
如今,放风筝已深入民间,成为一种传统的民俗技艺与童玩。
秋天来临,正是西风吹拂的时候。几乎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有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到空旷的地方放风筝的经验。看到风筝乘风越飞越高,心情彷佛也跟着飞扬起来。
在文学作品中,风筝以其迎风遨翔之姿,蕴含着一份独特的美感;而风筝多变的造型,不但使它成为美丽的空中舞者,挂在家中墙上,也成能为装饰居家的艺术品;在中国传统的体育民俗活动中,风筝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最早的风筝起源于哪里?是谁发明的?在过去它又有甚么样的用途呢?
墨子制作飞行的木鸟
风筝的由来有许多说法:有一说是,看见蜘蛛丝黏住一片落叶,因风吹而飞扬,于是联想做出风筝;也有一说是,一位农夫在斗笠上系上绳线怕被风吹走,结果在系绳的过程中被风吹起,因此引发灵感。
以上都是属于推测传说,历史上类似风筝原理的记载,最早应该是墨子的「木鸢(鹞)」了。相传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翟曾设计一种以木片制成的鸟,《韩非子‧外储说》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一只利用与气流之间相对运动飞行的木鸟,可惜只飞了一天就损坏。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子「木鸢」的材质,《墨子.鲁问》中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他将竹片代替木材,做成喜鹊的造型,改称为「木鹊」,可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
到了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出现了纸和竹条制作的「纸鸢」。人们在纸鸢背上系上一条弓弦,或在纸鸢头部系上风笛,在空中飞舞时,强风通过风笛引起弓弦的颤动,就会发出像是筝弦的声响,「风筝」即由此得名。
而一般我们所知道的风筝其实应该称为「纸鸢」,它并不会发出声音,只飞不鸣。
早期应用于军事
风筝早期被应用于军事上。传说楚汉相争时,垓下之战终末,楚军被汉军围困,张良派人以牛皮作风筝,上挂竹笛,迎风作响使其发出凄凉的笛声,而汉军则配合笛声唱起楚歌,使楚军士气崩溃,这就是著名的「四面楚歌」。
到南北朝之后,风筝开始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据南史卷八十《侯景传》记述,南朝梁武帝时爆发「侯景之乱」,在梁武帝萧衍大清三年时,叛乱军将梁武帝围困于梁都建邺,城墙被包围,与外部完全断绝。当时太子简文在太极殿外,以纸做鸦,将皇帝诏令系在其中,趁西北风施放使其飞出城外向外求援,却反被叛军发现而射落,不久后城池遭到攻陷,梁朝就此灭亡。
除了可以传送讯息之外,风筝还可以探查敌情。明代刘仲达《刘氏鸿书》中记载,公输般制木鸢以窥宋城。木鸢用于三角定位测量信号、测量距离,以及风向测查,是一种气象工具。汉代前,韩信攻打未央宫,就曾利用风筝来测量未央宫底下的地道距离。
民俗活动与童玩
造纸业出现后,纸鸢传入民间,放风筝成为一种民俗活动。传说古代人们在祭拜神灵时,会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放上天去,在飞到最高处时将弦线剪断,使风筝飞向遥远的天际,希望可使天听,祈求百病全消。
宋朝时,放风筝风行民间,成为儿童的游戏之一,由陆游诗作〈观村童戏溪上〉:「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即可窥知。清朝高鼎著作的〈村居〉诗云:「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更说明了清朝放飞风筝的盛行。
宋代李石所著的《续博物志》中提及:「引丝而上,令小儿张口仰视,可以泄内热。」可见后人除了用以锻练身体、增加注意力外,放风筝甚至还能治病。
由传统木鸢历经二千多年的历史,风筝如今已深入民间,成为一种传统的民俗技艺与童玩。这薄薄的玩具与细线背后,是古人的日常趣味与丰厚智慧,更蕴含了对于天空的向往!如今,空中飞舞的大风筝、短小精巧的特技风筝以及各式各样的风筝,成为我们记忆里的美好时光,每一个小学生几乎都曾在美劳课上用图画纸制作过风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