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看

与王丹父母台北城再续前缘

与王丹父母台北城再续前缘
1998年4月28日,王丹(中)初抵美国,与杨月清(左)、林保华(右)夫妇摄于纽约中央公园。杨月清提供
第100期
杨月清

1989年北京六四天安门学生领袖王丹的父母今年终于首度抵台探亲,王丹向中央社记者透露了他们「将到老朋友林保华家作客」的预告,引来友人和媒体纷纷向我打探和约稿。十多年来,我们夫妇绝少对外多发一言或公布过任何一张与王丹或家人的相片,以示对王家人的尊重。这次既然王丹大方公布了,我也就不用顾忌,提供一些图文感想回馈《看》杂志的读者,一同分享这些珍贵的记忆!

结缘纽约法拉盛

曾经有好几年,那是打从王丹1998年4月抵美国纽约开始,一时之间成为全球焦点。才二十岁出头腼腆的小青年王丹,被一百多家中外媒体追逐得不胜负荷时,因缘际会,他来到了我们在纽约法拉盛的家成为一分子,在舒适典雅的百年木屋里与时空隔绝,短暂获得了片刻的宁静。

最初与王丹接触,我和保华努力克制,压抑自己激动的心情,以平常心自然相待,避免王丹有压力或不自在。我们将他当作一个普通后辈看待,而不是全球媒体追逐的明星,尽管我们内心是如何的澎湃,毕竟,王丹是我们牵肠挂肚关注了多年的六四小英雄,他也是让保华曾在港为文〈让我和王丹交换吧!我愿意代他坐牢〉的当事人!在为他洗熨衣服、煮食水饺的当下,我曾有一丝不踏实、如在梦中的半信半疑的感觉。

斯文有礼的王丹,给了大家极好印象,从此王丹全家祖孙三代人,都和我们结下善缘。记得在1999年过年前后,我们还请朋友开了五个小时车,在大雪中由纽约专程到波士顿出席王丹三十岁的生日宴呢!彷佛还是昨日,忽而已过了十二年了!

2001年中国共产党80年党庆前夕,王丹在为保华的著作《中共风雨80年》宣传时,撰文〈凌锋对中共另类贺词〉中,王丹写道:

「这个人,我曾见他以近花甲之年,在纪念『六四』的公众集会上激动至声音哽咽,与死难者家属紧紧拥抱;我曾听说他与太太两个人驾一辆车,在纽约街头绕江泽民住的旅馆巡回抗议,面对亲共领袖的挑衅毫不留情地痛斥。这个人,我十次去纽约,有八次会住在他家,是因为可以听他高言论证,也是因为他与太太杨月清对中国民主事业的一片真诚。他的名字很多香港读者耳熟能详,他就是政治家凌锋(编按:「凌锋」是林保华先生其中一个广为人知的笔名)。」其实林保华谈不上是政治家,只是评论员而已,不过他倒是看透了政海万花筒。

如家人般的情谊

不只是王丹本人,还有他的双亲数次来美,甚至姊姊和小外甥也都是我们家最欢迎的客人。外子保华和王家父母不仅年龄专业相近,个性也极相似,所以特别投缘,有太多中国的人与事说不完。回忆那几段在纽约相处的时光,曾一同享受纽约五大道、中央公园、大都会博物馆的精采特色和唐人街美食,一同探望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么女90岁的陈子美老太太……在在都留给我们难忘的回忆!

和王丹爸妈近距离相处,特别感觉到二位的纯朴平实和真诚,是那种发自内心毫无保留的真诚。尤其令我们敬佩的,是他二位对自己孩子二十年如一日的理解与支持,丝毫没有因为王丹成了受欢迎的名人而欣喜,反而戒慎恐惧时时提醒王丹注意分际不能松懈!十多年来王丹也真是毫不马虎,不但学业有成,也从不怠惰于推动中国民主事业。近数年来到台湾发展,王丹穿梭在各大学之间,奔波于北中南维持每周各一场的中国论坛,让人深切体会到他的用心!

我还特别感谢王丹对外子保华的疼惜,多年来他几乎从未特别让我们替他做任何事,但不论是林保华数度出书,或为林保华「认识中共60年的演讲会」担任佳宾,只要我们开口,王丹都一口答应毫不犹豫,充分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憨厚体贴。这不只是理念上的道义相挺,更是对长者前辈的尊重与照顾。打从心底我对王丹有一份佩服和感激!

认识王丹这十几年来,从未见过他气急败坏,即便是遇到批评或中伤,他仍能处变不惊、泰然自若,保持一贯的温文尔雅。我认为这完全是得自父母亲的真传!王丹离开中国的十数年间,有关方面给家人的压力还会少吗?王妈妈永远是不疾不徐地向来人「讲道理」。这些人中被她感化的相信已不少!

重相逢在台北

10月27日上午10点30分,王丹在赴清大上课前先将爸妈送来我家。多年未见,大家都很兴奋。诚如王妈妈(王凌云女士)所言:「我们是一家人!」能在台北欢喜重逢,我和保华彷如重遇亲人,真的很高兴又感恩!

我们由艋舺去到西门町品尝六十年江浙老口味(前一晚他们已试过台菜),顺道参观了对面的二级古迹中山堂;再搭车直奔北投山上,先去看看地热谷,这是王爸爸有兴趣的地质专业;再去到山顶的温泉茶座,眺望眼前亲切又特别的纱帽山和山下大台北的迷人景色。刚抵达时我们就被山腰上一道罕见的彩虹吸引,在群山之中享受露天的下午茶点,兴致高昂地谈天说地,提起不少北京的人与事……有朋自远方来果然不亦乐乎!

下了山,我们先到万华龙山寺参观,当日适逢观音出家纪念日,龙山寺人潮满满香火鼎盛。我说起当年宪警重重包围党外精英,热心市民丢肉包子的故事,让他们很意外,原来近三百年的古老庙宇著名观光景点还是个民主圣地!接着过马路到对面广州街、华西街、梧州街逛夜市,他们二位对满街满巷的小吃摊充满好奇!王丹爸爸──当年北大地质系退休教授王宪曾,原来二十几年前就应邀来台出席过台大和成大合办的有关地质专业的研讨会,对台湾并不陌生。此行王丹将陪伴父母到花莲台东一游,相信二老对台湾的好印象一定会大大加分!

期待北京团聚

六四已过去22年了,王丹至今不能回家,要年届七旬的老父母风尘仆仆地奔波于各国之间。此时见到他俩,高兴之余不禁令人唏嘘!再过几年他们将是八旬老人了,还要折腾他们多少次?还要折腾他们多少年?中国说甚么「改革开放」,谈甚么「大国崛起」,全都成了门面话,多少人因理念信仰不容于当局而仍在受迫害,以致亲人不能见,故乡归不得。这连基本的人性都不顾,奢谈甚么进步和崛起!不只是释放解禁一切黑名单人士,中国要接受民主人权的普世价值向自由世界靠拢,才是全中国乃至全人类之福!

只为了说真话写文章批评中共,我的夫婿林保华也是中国的黑名单。我期待有一天能陪他去北京王丹家作客,尝尝王妈妈答应特别为我包的多菜少肉的水饺;见见保华人民大学的老同学天安门母亲丁子霖;重逢他的好兄弟晓波、余杰;探望久违了的高放老师和坚持了二十多年的鲍彤先生;为宾雁大哥献上一柱香。还有,我特别挂念的在纽约有两面之缘的胡佳;也希望有那么一天能在北京向他大吼一声:「艾未未,我们来了!!」

有关作者二三事

杨月清为网络电视主播、自由撰稿人,曾任中央广播电台「台湾看中国」节目制作兼主持、前香港民主党支部副主席。三十多年来关注社会运动、推动民主人权努力不懈,现任「台湾青年反共救国团」常务理事。作者也是政论家林保华的「革命伴侣」。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豬開口示警:明年米貴,後年房屋無人睡
  2007年中國大陸網路上廣為流傳一則「豬開口」說話的奇聞:遼寧省中部鞍山市郊區的一戶農家,家養的豬出欄了,趕上豬肉能賣上好價錢,…
從奧運看台灣職棒
自從當年簽賭案爆發之後,台灣職棒一直找不到振奮人心的方式。國家隊在國際賽的表現似乎變成了唯一的大補丸。國際賽有好表現,觀眾入場數就會增加;…
2014年3月──數字看中國
緊跟李嘉誠 北京房產大亨拋253億資產 《證券日報》3月3日報導,北京最大房地產發展商SOHO中國主動收縮在上海的布局戰線,…
《父親》猶如驚悚劇 揭開失智症患者的世界
近年來,各國有不少探討失智症的電影,年邁的父母逐漸喪失自理能力,或者曾經親密的伴侶忘記了自己、忘記了親人。過去依稀的輪廓日漸模糊,…
小擦撞快速擺平 PAMO線上和解書小兵立大功
開車族免不了都有事故經驗。事故有大有小,大車禍必定找保險公司斡旋理賠,小擦撞則多半想迅速擺平,息事寧人。 而這樣的場景你可能不陌生。…
快樂頌
我的生活喜樂洋溢 不是因為有名車華宇 只因為有大大的天空和胖胖的雲   沒有人為我唱詠嘆曲 海風的陣陣撩撥 早已在我的心弦上奏出絕妙好音…
還記得二戰時……
記憶還是遺忘?──《我記得》(Remember)(新片)導演:艾騰‧伊格言(Atom Egoyan)演員:克里斯多夫‧普拉瑪(…
吃吧,勇敢的中國人!
編按:開放中國食品進入台灣並非一朝一夕,2006年中國陽澄湖大閘蟹被驗出含致癌抗生素「硝基呋喃」,600多公斤的大閘蟹被民眾吃下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