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已经覆盖很多角落,方便到即使没计算机、iPad,手机也可上网。这种现象使得选择以上网来消磨时间的人越来越多,由此诞生的「机男、机女」,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庞大的族群。
甚么是「机男、机女」?在中国,机男、机女就是指陶醉在虚空间,沉迷于机器的人们。机男、机女往往不分男女老少,每个人几乎都可遇到。说不定你也是其中的一员呢。
专家担心,「机男、机女」这一代的诞生,使「虚拟社交」有取代「面对面社交」之势,「机男机女」危及正面社交。
家庭聊天已然成为奢侈品
大陆某公司销售经理刘先生说:「我们小时候每天都能和爸妈、兄弟姐妹们一起聊聊天儿。特别是夏天的晚上吃过晚饭后,一家人坐在门口,摇着扇子,山南海北的摆摆,很是亲切。那时候没有电视机,就连收音机都算得上奢侈品。」
刘先生话锋一转:「后来有电视看了,一家人聊天的时间少了,吃过晚饭后,全家朝一个方向看,不过大家的心虽然随着电视节目起起伏伏,多少还是能找到共同的话题。」
刘先生继续诉苦道:「现在可好,家里几个人、几台计算机。每天晚上,家里都静悄悄的,每个人戴着耳机,上网、聊天或是听音乐,各玩各的,彼此交流越来越少。计算机玩累了,关掉就睡觉,一家人找不到时间交流。」
对此情况,刘先生坦言,自己还是有些不适应。刘先生感叹,像他小时候一家人聊聊天儿那种很正常的交流方式,现在倒成了一种奢侈。
计算机前一坐一晚没一句话
有人形容小田律师的英俊时,是这样描述的:「中等个子不肥不瘦,长得很亮眼。」今年刚从大学法学院毕业的小田,在家附近的律师事务所找到了工作。田妈妈总算跟从上大学开始就在外地读书多年的小田聚在一起了,她希望在饭后能跟先生、儿子一起说说话、散散步。但田妈妈的心愿却一次没能实现过:「难,太难了!」
田妈妈抱怨,儿子每天下班回家狼吞虎咽地吃完晚饭,便一头栽进计算机,有时根本来不及吃饭就先上网,甚至把饭端到计算机旁,边吃饭边上网,一顿饭吃上几个小时是常事。上网的时间,更是「长的无度」,「已经几个小时,过去喊他休息,他说才几分钟。」田妈妈说。
田妈妈表示,家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计算机,刚开始还觉得挺好的,不用抢电视了。没想到很快就陷入了一个怪圈,一个人带头「玩」,其他人觉得无聊,也跟着「玩」,结果经常玩到整晚不说一句话。田妈妈颇为落寞无奈:「有年轻人在的家,居然能寂静得只剩呼吸声。」
平时常没话网上讲人生
此外,小田律师喜欢打字,不喜欢说话,甚至连电话都不想接。很可能已不善直接通过语言亲口表达了。但在网上却似乎无话不谈,不管有事没事,只要有条件就会开计算机,霹雳啪啦、霹雳啪啦,打字打得飞快。
有个星期天,田爸告诉田妈,平时表情严肃得出奇的小田,在网上跟朋友聊天居然乐出了声;更重要的发现是,只会回答爸爸「Yes or No」的小田,居然在网上大谈人生的意义。
小聪聪做梦都想有手机
中国网络上还流传一些关于小「机男、机女」的案例:一个两岁的小朋友,每当妈妈下班回家,都很高兴,因为可以玩iPad里面的游戏了。不过,后遗症出现了,原本女儿和妈妈最亲,每天回家都扑上来喊「妈妈」。自从买了iPad,每天下班的时候,女儿迎到门口喊的是「iPad」。
刘先生对于这样的情况心有戚戚焉:「好不容易组织一次聚会,家长们都兴致勃勃,纷纷带了小朋友来,想让孩子们交流一下。没想到小朋友有的玩手机,有的玩计算机,连三岁的小朋友都掏出iPad来玩游戏。」刘先生想起最近的一次聚会,仍觉得不可思议。
「我要看计算机!我要玩游戏!」7岁的东东每天晚上都霸占着家里的计算机。东东妈妈很担心:「这么大的孩子,不是应该满街跑吗?怎么现在却只是闷在家里?」而东东则理直气壮地表示:「大家都这样,有甚么好奇怪的?」
现在我能理解为甚么小聪聪日思夜盼,希望能有一个手机了。今年11岁的聪聪说:「每当席间看到班上同学各自埋头手机发微博、读小说、传短信(简讯)、玩游戏时,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他说出自己的心声:「现在手机太流行了,班上27个同学,90%的人有手机!」
难怪每当别人问聪聪有没有手机的时候,他都觉得很尴尬。
看来在大陆,不当「机男、机女」反倒是怪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