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视为欧元区解体与否重要指标的欧盟峰会未演先轰动,除了美、欧央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采取维稳措施来提振市场信心外,德、法领袖也举行先期会议以消弭歧见。分析认为,德、法或正有意无意地演出双簧剧目,迫使欧元区甚至欧盟国家交出财政权,建立涉及税收、就业甚至社会等统一的经济政策,实践欧盟真正统一的远大梦想。
美国联准会11月30日与欧洲、日本、瑞士、英国、加拿大六大央行发布声明,自12月5日起,将临时性美元流动性互换利率下调50个基点,形同减半,到期时间也延长至2013年2月1日,以便纾缓全球美元融资及银行出售资产的压力;但分析师质疑,这只是治标不治本。
德、法领袖梅克尔与沙柯吉在12月5日举行会前会并达成共识:一、修改欧盟条约以维持财政纪律;二、暂不考虑发行欧元债券;三、在财政权未交出前,欧洲央行对欧债不做大幅干预;四、欧洲必须有一个独立的央行,并对其维持信心;五、欧洲金融永久稳定机制(ESM)应于2012年实施,让欧元区主权债成为安全的投资。
严格财政纪律重拾欧债信心
在欧盟峰会上,德、法寻求建立欧洲财政联盟的设想,除了英国表示反对外,得到17个欧元区国家和9个非欧元区的欧盟成员国的同意,将实行严格的财政监督,每年的新债限额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0.5%,超出者将自动受到处罚。
欧盟峰会还决定提前到2012年7月启动永久性欧洲稳定机制(ESM),原计划是在2013年夏季推出,以取代临时性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届时两项基金将并行运作,但两者的总贷款能力不能超过5,000亿欧元。
欧盟也打算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注入2,000亿欧元的新资金,提高放贷能力。其中1,500亿将来自欧元区17国的央行货币储备,另外500亿出自非欧元区的欧盟国家。
欧盟这次更加严格的管制赤字和债务,让欧盟向「财政联盟」迈进了一步。不过修改欧盟条约仍然未能过关,症结是提高金管规则的位阶,欧盟会员国必须放弃一些主权。英国政府坚不让步,梅克尔表示遗憾,且强调「不可接受」。
即使峰会获得正面结论,但对于当前欧债问题仍是缓不济急。欧盟官员正在拟定变通办法,由欧洲央行贷款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再由IMF出资应对债务危机,额度大约2,700亿美元。这项提议获得欧盟各国财长与欧洲央行总裁德拉吉的支持,得以透过IMF的周转对西班牙、意大利进行减计贷款,以解燃眉之急。
至于早先被大家寄予厚望但拒做承诺的北京当局,终于首次承认欧债将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毕竟欧洲是中国最大出口区域,占其贸易总额的20%。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总裁黑田东彦就对此提出警告,「欧债危机威胁亚洲出口,明年亚洲7.5%经济成长目标恐有危险,而欧洲是中国最大出口市场,若欧洲市场疲弱恐将冲击中国。」
历史让欧盟不敢解体
欧盟的设计初衷,部分是建构在分权统一与对抗强势美元上,也是为了抑制德国等强国的影响力,并摆脱美国的政经势力。讽刺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德国却正扮演着救亡图存的角色。梅克尔依恃着德国强健的经济体质与个人的坚定意志,正将欧盟设计之初不得不容忍的最大罩门──财政不统一,透过「欧猪债务危机」引发「各国财政吃紧」,再引发「财政放权央行介入」等三部曲逐步收拢。法国在处理债务危机上虽与德国不同调,但是因为经济实力不足难以抗衡,与其坐看德国主导欧盟统一,不如合唱双簧,连手完成查理曼大帝、拿破仑未尽的欧陆统一大业,进而取得欧盟的历史大位。
历史让欧盟不敢解体,在看尽德国实力后的欧盟各国,就算是千万个不愿意,也势将回归欧盟成立的初衷。而仅存敢与之叫板抗衡的,只有孤悬大西洋上的英伦三岛。欧陆历史似乎再一次上演,不同的是这次在德、法连手下,「滑铁卢」的机率几乎无存。堪虑的是,欧盟未来的权力,是否仅存在少数菁英专家之手,欧洲民主的精神与内涵或将就此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