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觀點

共青团治港的阴影

第112期
林保华

梁振英出任香港特首后,北京即以「大和解」来要求梁振英。只是这「大和解」只是建制派的大和解,还是朝野上下的大和解,似乎人们还搞不清楚,梁振英本人是否清楚,也不得而知,因为他并没有出来说清楚,看他的行动,也似乎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以梁振英所接受的马恩列斯毛指导思想,「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梁振英如何组织他的特区政府班子,引人注目。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有弹有赞。

梁振英的第一个工作是先组织「候任特首办」来筹备他的登基大典,这等于也是未来特首办的雏形,或曰「过渡政府」,因此人选备受关注。而它的功能,除了准备登基大典之外,当然也要帮梁振英物色政府人才。

筹组候任特首办 人选惹争议

梁振英委任罗范椒芬出任候任特首办主任率先引来反弹,因为12年前她出任教育统筹局局长与常任秘书长后推行的教改引来许多批评,后来干脆辞去廉政公署专员职务而退休,拿了一大笔退休金;她出任梁振英的竞选办公室主任,乃至梁振英胜选后,都表示不会再加入政府,如果言而无信,势必被舆论挞伐,所以有人提出质疑后,梁立即表示候任不等于未来出任。

除此之外,梁振英委任陈冉担任候任特首办项目主任,反弹更大,但是她已经实时履新。根据香港《苹果日报》的调查,陈冉并非香港永久居民,也就是来香港不到七年,获政府罕有地豁免才能加入梁振英的班底,而且不是普通的班底,而是「大内总管」的班底,因此她的来历引来关注,而梁振英为何要重用她,也引发猜测。

陈冉今年27岁,来自上海。她承认中学时曾加入共青团,但否认是中共党员。学者及公务员团体担心此例一开,这类人士源源而来,将演变成为「共青团治港」,那还有甚么「一国两制」?

陈冉是干部子弟,但她不愿透露老爸的级别,因此是不是「太子党治港」,现时还难判断。

陈冉何以能与梁振英搭上关系?人们也好奇。原来她在2005年获奖学金,入读香港大学新闻系,2007年取得学士学位.2008年又在港大金融硕士课程毕业,当年5月在英文的《南华早报》当实习记者。在那里,她认识了同为港大毕业的冯英伦。

冯又是甚么人?他在2004年担任港大学生会外务副会长时,曾带领当年学生会在71游行前访问北京,回港后发表名为〈七一救港宣言〉的文章说,缔造有利普选环境,「比白喊口号、白上街头来得更有意义」,表面上似乎是支持普选,实际上是反对71游行,对它泼冷水,从而招来抨击。

冯英伦的「爱国」行为获得梁振英的赏识,(说句笑话,「振英」与「英伦」都有「反中乱港」嫌疑,因此格外惺惺相惜?)还没有毕业就被聘为梁振英的助理,毕业后更成为梁振英的得力助手,然后再引荐这位陈冉,2008年9月即进入梁振英团队。

其实陈冉本人就是活跃分子,她也是华菁会秘书长,这个团体是由一群在海外求学,再回到香港就业的「海归」组成的团体。他们显然代表了香港的另类族群。

梁振英的精明还在于,项目主任月薪8万,梁把它拆细为三,请来三个年轻人。这样不必面对老资格的「港英余孽」,换来三个听话的年轻人,还可以培养他们成为自己的死党,更可以引入年轻的党团海归,充实「党人治港」,陈冉即是其中之一。

「共青团治港」有何不妥?

共青团员不是共产党员,「共青团治港」有何不妥?这就要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章了。团章一开始就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最重要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一句。「助手」是为共产党服务的意思,陈冉成为梁振英「党人治港」的「助手」也就名正言顺。「后备军」指的是他们是共产党员的重要来源。当然,不是每个团员都可以加入,而是要「经得起考验」,也就是团员中被认为是「优秀」(也就是听话)的分子。

不过,因为共青团员的活动形式选择青年人比较愿意接受的,因此对年轻人的统战工作就是由共青团员来承担。例如国共内战时期「白区」的学生运动,海外统战华侨青年的也是由中共控制的青年外围组织进行,例如1940到50年代印度尼西亚的中共统战,就是由读书会团体「华侨青年学生团」(简称「华青」)牵头。1970年代我从中国回流到香港,看到当年印度尼西亚的地下党老师也从湖南公安单位到香港,以「爱国书店」为依托,组织读书会,就笑掉我的大牙,几十年了,还用这种老套开展统战?果然是组织不起来了。

现在的陈冉非常时尚,身着名牌,这才能够统战香港年轻人,也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到底,共产党已经蜕化变质,还有甚么「艰苦奋斗」可言?当年是为理念,现在则是利益也。倒是讲自由人权理念的,现在要成为陈冉的对立面了,这就是历史的讽刺。也因为这样,「共青团治港」才导致香港人的疑虑。

至于梁振英班子被称赞的,是林郑月娥可能出任第二把手的政务司司长。林郑比较有独立见解,与中联办赏识的林瑞麟不同,林瑞麟因为善于拍马屁,而且姿势很难看而获得「林公公」的雅号。梁振英能够说服中联办,也显示他有相当的政治背景与实力。但是这些改变不了市民对「共青团治港」的重大疑虑,因为它可能颠覆中英联合声明与基本法所规定的香港公务员制度,从而带来「一国两制」的彻底破产。

林保华

作者为资深评论家、专栏作家、中共党史学者。曾担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张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中国政经改革。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修車廠的理性歧視
美國著名的實驗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的John List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Uri Gneezy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 首先,…
河洛嶺上的星星雲海
去年8月,號稱超級強颱的聖帕颱風來臨前,參加了由「國姓鄉休閒農業觀光文化策略聯盟」及喬園山莊主辦的「巴布薩音樂演奏會」。在窮鄉僻壤間,…
薪資問題的經濟結構對策
低薪問題近年備受注意,也有很多政策推出及很多相互指責出現。但問題並未解決甚至未釐清。薪資是提供人力勞務的價格,…
大媒體小故事:32. 良禽擇木
每天夕陽西下,覆蓋整棟東科媒體大樓的冷光薄膜就漸漸地的發出淡淡的藍綠色,相當的具有科技感。許多台北人把這棟建築叫做「精靈城堡」,…
迷霧4:民工荒顯示甚麼危險信號?
中國農民工,是具有農村戶籍的工人。他們是中國自改革開放後,一手打造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幕後英雄。 他們,去年底被美國《時代》雜誌列入「…
重獲外資青睞 東南亞經濟翻紅
東南亞國家在歷經金融海嘯後,再度成為投資人青睞的對象。其中印尼受惠於改革派當選,國際市場對當局政改重拾信心;…
經濟停滯 中國企業颳起裁員風
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中國的經濟狀況出現持續的成長速度下滑乃至停滯局面。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上半年GDP成長率,三年多來首次跌破8%,…
英國興起「前世療法」找病根
英國最近興起一種有別於現代醫學的替代療法──「追溯前世療法」(Past-life Regression 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