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月,台裔球员林书豪在美国职篮NBA刮起旋风。一时间全球都看到了:原来亚洲人在篮球场上也能表现优异!
「林来疯」的旋风巩固了亚洲人在NBA的地位,而对于和林书豪同样出身于加州帕罗奥多的台湾留美青年陈杰豪来说,运动不只让他融入美国社会,还帮助他在商场上游刃有余!
用篮球培养沟通技巧与领导力
陈杰豪谈起自己在美国职业生涯中所跨出的重要一步,就是在西柏系统公司受训成为CRM──「客户关系管理」顾问师的时候。
在汤马士‧西柏所创建的CRM顾问团队里,不仅要具备写计算机程序的信息科技技术,更需要有与客户接洽、沟通的技巧。
说起自己的沟通的技巧,陈杰豪表示,其实要归功于父亲和打篮球。
陈杰豪的父亲是个生意人,早年从事得四处打通路的钻石批发生意,交友广阔、人际关系良好,业务技巧、客户沟通能力也很强。父亲从小就带着陈杰豪参加饭局,不管是与高阶主管洽谈的大场面,或是与好友的小聚会,陈杰豪都会看见父亲怎么与人互动。
父亲最常提点他的是:「不用当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但要当准备最充分的人。」(You don’t have to be the smartest in the world, butyou can always be the most prepared.)
陈杰豪16岁就被送到美国求学。刚到新的环境里,不仅没有朋友,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的方式也不像台湾那么友善,比较现实导向。虽然只是中学生,每个人都在打量彼此的斤两,看是否对自己有利。这些美国社会的文化,都让陈杰豪很不习惯。但很快地,他了解到,这就是现实,自己必须运用一切现有的能力突破困境,才不会被环境打败。
陈杰豪逐渐发现,在美国,「打篮球」是融入同侪最好的方式。于是有一天,他跑到篮球场上,说要加入斗牛。对方看到是个黄皮肤的小伙子,眼神多了几分不屑。
斗牛开始时,陈杰豪告诉自己,这一刻就是展现能力的时候。还好他篮球技巧不错,打球时也不自私,该助攻时就传球、该切入时就毫不留情地进攻、该鼓励队友时就鼓励,领导者的性格与风范展露无疑,当下赢得外国同学的信任,相约下次再一起打球。从那刻起,他知道他找到了施力点,可以开始真正踏进美国这个社会。
随着球场上被接受,陈杰豪慢慢地可以和同侪分享自己其他的优点,朋友也开始找他聊天,一起切磋功课。
高中最后一年,陈杰豪还拿到篮球队的MVP(最有价值球员)。对于一位中途来就学的亚裔学生来说,能拿到该年的MVP,陈杰豪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他开玩笑地说:「我不是林书豪,但有点他那种味道,从一个无名小卒,后来变成众人的焦点。」
用高尔夫陶冶性情 学习谦卑
大学时,陈杰豪就读于圣地亚哥大学资讯工程系,由于功课繁重,没能继续打篮球。但他开始尝试打高尔夫球,发现自己很有潜力,短短时间内就可以打到最低杆,连教练都鼓励他转投入职业高尔夫。虽然他后来没有发展职业高尔夫球生涯,但却从中学到很多。
陈杰豪认为,打篮球时需要的是速度和爆发力,且在篮球场上必须展现自我魅力与绝对的自信,因此往往会使自己患有自我膨胀的「大头症」。而玩高尔夫球却完全相反,时常处于静态思考、耐心等待的状态。这促使陈杰豪把先前玩篮球的习惯彻底转变,让他学到谦虚的重要。
他如此描述打高尔夫球的心态:「我昨天打得好,今天不一定打得好,而且要很有耐心,完全急不来,得一步一步来。」
一动一静、自信与谦虚、主动出击与冷静思考、展现领导魅力与耐心独立完成工作,这些商场上必备的性格养成,就在篮球与高尔夫球中演绎成形。
回想起一开始进入西柏系统公司的团队时,见识到美国各界精英,当时他内心忐忑不安,但想起父亲讲的「不用当最聪明的人,但要当准备最充分的人」,他因此更努力踏实地学习,让自己总是准备充分。这样的信念,终于让他在第一年的职场竞争中胜出,一大半西柏人被淘汰,而他被留了下来。
聪明并非关键,能自我协调全方位能力才是关键。这,就是陈杰豪从运动中学习到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