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三个月,眼前的这个男孩就要满14岁了。
他是导师送来辅导室的个案,不同于以往印象中的「问题学生」,他拥有端正的五官,白皙的肌肤,说话斯斯文文、态度彬彬有礼,深色细框眼镜的背后是一双聪明的眼睛,是某些小女生会欣赏的类型。若有甚么小名适合他的话,我想那会是「小逸」。
这是一间校风单纯且重视升学的学校,不少社经地位高的家长把孩子送来就读,因此学生的家境和资质都算不错。小逸的父母在各自的公司都担任主管,而小逸的课业表现颇优异,在竞争激烈的班级里也有前十名的好成绩。
那么,看似没甚么问题的小逸,为何会被导师送来找我晤谈呢?
除了基本资料之外,我没有特别拿小逸的过往辅导纪录来查看,不希望自己先带有预设立场、先贴上「有某某问题」的标签,或是靠白纸黑字的纪录来认识这位素昧平生的男孩。
几次相处下来,小逸就像是我的一位年轻朋友,也像是我的弟弟。他与我分享喜怒哀乐,而我与他分享人生经验,小小的晤谈室总是充满我们欢乐的笑声。渐渐地,我也在过程中发现小逸让父母和师长担心的地方了。
小逸正处于渴慕且重视同侪关系的阶段,青少年多是如此。小逸的作法是每逢班上有同学生日,他就会自掏腰包买85度C的大蛋糕送寿星,也请班上同学一起享用。他的零用钱几乎都花在买蛋糕上。
「看到大家吃蛋糕很开心的表情,我也会开心!」他说。
「那么,寿星收到你的蛋糕,会对你表示甚么吗?」我问。
「通常是简单说声谢谢,就和大家一起吃蛋糕。」他答。
「那你们的友情有因为你的蛋糕而变得更好吗?」我再问。
「呃……不知道,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他答,眼神带有一丝困惑。
再不久,小逸就要过14岁生日,他兴高采烈地计划着要请全班同学到「蛋糕吃到饱」店一起庆生。这看似是一桩美意,但一客下午茶套餐粗估250元,以全班40人来算,至少得花上一万元。小逸的父母认为庆生没有必要花这么多钱,甚至指责小逸是「靠金钱或给甜头来交朋友」,完全不肯支持。
但小逸不为所动,他表示自己会想尽各种办法凑到这笔钱,拿零用钱也好,四处跟朋友借也好,总之,他一定要做这件事。不过,他也偷偷告诉我,其实自己也很害怕向同学提出邀请之后,当天没人来为他庆生。
「大家可能要补习,或是有其他事不能来……」眼前这个男孩低着头,不是那么有把握地说。
「我发现你非常重视生日,包括自己和同学的,生日对你的意义是甚么?」
「因为这一天,你不需要做甚么,更不需要有甚么好表现,就能得到大家的关注和祝福。」
好一个渴望被看见的孩子!
回到小逸的家庭生活,父母的工作繁重,他放学后也要到补习班去。亲子之间的对话随着小逸的年岁增长,简单到只剩下课业表现。有甚么好表现,父母视为理所当然;稍有闪失,父母就气得跳脚。父母记得他每次段考排名,却记不住他的好朋友是哪几个;回到校园生活,小逸正逢需要获得同侪认同的青少年时期,想受到关注是难免的,相对的,对人际关系也容易患得患失。
仔细想想,通常到了某人生日的那一天,不管是真心还客套,不管彼此熟不熟识,大多数人多少会表示祝福——生日具有神圣的意义,代表一个生命诞生在这世界上,光是这一点就足以受到祝福。
对小逸来说,生日这天他不需要刻意努力去求表现,就能受到旁人的重视,是他活得最不累的一天。
「小逸,我想你需要的不只是生日快乐而已,而是天天都能感受到被父母和同学关心的快乐!你可以试着从自己做起,你对同学的重视不一定只能展现在他们的生日当天,平常就可以展现了。对爸爸妈妈也是,爸妈若忙到没时间关心你课业以外的事,你就自己主动分享生活大小事,或是反过来关心他们的工作和身体健康。」
嘿!知道吗?后来经过好几个星期,小逸决定放弃请全班同学吃「蛋糕吃到饱」的计划了,他与父母讨论出来的结果是︰父母负责买大蛋糕,而小逸负责邀请同学。于是,他生日当天就与父母和同学在家里过了一个小型且欢乐的庆生会。
小逸,我祝你生日快乐,更祝你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