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觀點

恐怖洗脑教育摧残香港未来

民间反对国民教育科大联盟29日的反洗脑教育大游行,获9万人上街响应。潘在殊摄影
民间反对国民教育科大联盟29日的反洗脑教育大游行,获9万人上街响应。潘在殊摄影
第119期
林保华

7月29日香港的9万人反对洗脑大游行,由中学生组成的「学民思潮」充当先锋,召集人是16岁的黄之锋;而7月1日的大游行由「民间人权阵线」组织,召集人黎恩灏今年24岁。这些都在说明,香港的民主运动已经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当然,他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磨练。难得的是黄之锋头脑清醒,宣称自己不是运动的代表人物,而是要退为运动的推动者。他也希望不要形成个人崇拜。这些,也显示他们的素质,这都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关。这些是长期以来香港公民教育的成果,而非隐含法西斯性质的国民教育。

反洗脑大游行国际瞩目

游行的国际影响也不可低估,因为与「例牌」(例行)的六四集会或七一游行有不同的内容。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以及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等超过一百个外国媒体广泛报导。其中《华盛顿邮报》分析港人对北京的信任跌至回归15年来的低点,造成两地各方面分歧;CBC则形容,随着香港推出类似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国教科,两地关系可能会更紧张。

台湾的一些电视台有报导,但是因为不愿惹怒中共而低调。至于报章,销售量最高的《自由时报》放在头版,占三分之一的篇幅;销售量第二的《苹果日报》,放在中国焦点版的头条,超过半版的篇幅;销售量第三的《联合报》在A8版的头条,虽然文字不多,但与前两份报章同样用通栏标题,还有两张大图片。至于近来为「旺中」并购案困扰的《中国时报》,不知道是不是我老眼昏花,怎么找也找不到这则新闻;也怪不得台湾人担心旺中如果并购有线电视上架系统的中嘉成功而成为媒体怪兽,那就可能成为中共在台湾的洗脑机器了。

这场反洗脑运动,已经成为香港新一轮的社会运动。也因为如此,媒体不断爆出新的洗脑案例。

洗脑学生前已先洗脑教师

学校的教育由教师主导,所以爆出中共在对学生洗脑前,也要对教师洗脑。由中联办积极扶植、特首梁振英任顾问的「新一代文化协会」,去年获公帑资助举行「香港青年教师珠三角考察团」,安排80名教师和大学教育学院学生到广东河源和惠州作四天三夜考察,费用每人才500元。

结果他们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只有30年,却完成了欧美需时150年的经济成果……当中出现例如有毒食品与贪腐等副作用亦是难免,也是每一个国家必经的过程。这是白痴的说法,因为前人的发展成果,后人得以享用,不必中国从头走一次。何况中国还派出大批「间谍」盗取西方国家先进的科技机密。至于有毒食品与贪腐的副作用,不是不可避免,而是中国听其泛滥,因为贪婪与权力的不受监督。中国的权贵愿意接受西方的先进科技,却不愿接受西方的先进制度,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要借改革开放大捞一笔。

由政府资助教联会辖下国民教育服务中心编制出版的《中国模式国情专题教学手册》除了要学生认同共产党与一党专政的制度;由教育局编制的教案工作纸内容同样偏颇,他们给教师提示的教学方法,例如要求学生站立,然后大声说出两项中华民族精神;又例如要求学生大声叫「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高兴」等。

他们所提的问卷中有两条问题更是乖张,一条问题是「为了保障中国的就业情况,我们应该购买中国制造的产品」,另一条是「即使人民认为国家做得不对,他们也应该支持国家」。前者回到香港文革期间「爱祖国,用国货」的年代,后者不就是当年林彪要求国人对毛泽东所推行的一切,「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的奴隶主义?而且显然更具备纳粹的法西斯种族主义色彩。

红色版图扩展反弹声浪高涨

其实除了宣传教育,还有组织行动。中共外围的工联会和民建联扶植一个叫做「国民小先锋」的组织,以制服团体姿态进驻香港一些小学,更被中国媒体形容为中共领导下的香港少年儿童组织。加入的小孩戴黄领巾,持假枪步操,向邓小平敬礼。与中国的少年先锋队的区别只是领巾颜色的不同,中国是红领巾,香港是黄领巾,之所以选择黄色,当然是因为红黄交配,就是中国五星国旗的颜色。

小先锋于2007年成立,先从荃湾区开展红色版图。在「城市论坛」向黄之锋拍台的余绮华是该组织副主席,她在任教的荃湾道教联合会圆玄学院石围角小学刊物说,国民小先锋旨在令小孩有「对国家的感情和责任感」,「把爱国讯息薪火相传,把讯息传送给身边的人,以达至国民身分认同的目的」。

红色浪潮的侵入及带来的「黄祸」,香港的家长们难道不会感到恐怖吗?甚么时候他们的子女唱出「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就可能像薄熙来一样一脚踢断老爸的三根肋骨!

但是面对民间的抗议声浪,特区政府拒绝让步,《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更发表社论,认为香港人的抗议证明香港人的确要接受洗脑,因为这些是深受英国「殖民主义」的影响。问题是英国人留下来的是自由、人权与司法独立,共产党的殖民主义要灌输的则是没有人性的独裁专制制度。为此,香港人绝对会抗争下去,为了子孙后代的未来,也为了香港这个已经日益黯淡的「东方之珠」的未来。

林保华

作者为资深评论家、专栏作家、中共党史学者。曾担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张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中国政经改革。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王立軍四罪起訴 漏掉甚麼大罪?
重慶市前副市長、公安局長王立軍,被指控涉徇私枉法、叛逃、濫用職權和受賄等四宗罪。對王的四罪起訴,有當地巿民指,當局還漏掉其他的罪,…
寒風冷冽選民送暖 安倍蓄積改革能量
日本眾議院2014年12月14日的改選,雖出現48%選民拒絕表態的冷峻氛圍,由首相安倍晉三領軍的聯合內閣陣營依舊在熱情粉絲的支持下贏得大選…
只用凱因斯政策救不了美國
凱因斯是影響極大的經濟學家,很多國家、很多時候都利用其理論增加政府支出以提振景氣;而很多人也指責凱因斯的理論帶來政府職權和負債擴大的禍害。…
華文文化交流協會 讓文化成為一個產業
在台中市僑光技術學院語言中心舉辦的「華語教師百萬年薪」和「接待家庭」說明會上,10位該校應用英語系學生輪番上陣主持、解說,語氣從容、…
美國高中的「高分丸」
近年來,為了爭取進入美國名牌大學就讀的機會,美國高中學生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各學校除了在師資與課程上下功夫之外,…
紫斑蝶、岩雕、黑米祭 探索高雄茂林魯凱部落
每年入冬之際,台灣各地百萬隻紫斑蝶飛往以高雄茂林為主的「紫蝶幽谷」過冬,隔年3、4月再展開新生命旅程,…
凱爺的爆米花品牌輔導室
國外的經典品牌故事,許多讀者已經看多了,有些大企業的做法也並非中小企業所能照搬。其實,台灣本地就有很多精采的案例值得參考。《…
你今天「孝」了嗎?
上班時間擠得像豪華三明治的公車,到了捷運站,大批乘客紛紛下車。人牆少了好幾道,車內瞬間寬敞不少。車子前半部剩下兩排對面而坐的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