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境不景气,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小员工也越来越紧张兮兮。人人称羡的科技新贵可能随时被迫休无薪假、卖命一辈子的工厂可能某天铁门忽然拉下而你却甚么都不知道、好不容易可以办理退休才发现公司连一毛退休金都不够发…… 这样的情节看在全台湾至少850万位受雇者眼里,吓人的程度简直与看惊悚片不相上下。
但自从2008年金融风暴以降,这样的事情在台湾却是屡见不鲜。一觉醒来便没了工作的,大有人在! 在资本家掌握较多资源的现代社会环境下,容易沦为弱势的受雇者,究竟该如何防患未然,而非傻傻等到公司丢下写有「斩」的令牌才发觉事态不对? 以下为一般企业在恶意倒闭前的10大征兆,若您所任职的公司有类似情形,可得提高警觉了!
1. 技术性冻薪、减薪
公司订立各式名目降低薪水是最常见的警讯,方式包括「浮动式固定薪资」、「绩效奖金」,或取消加班费、调职,半强迫员工签下不合理的工作条件、变更协议改变工资计算基础、订定新规则让员工领不到奖金,最后甚至连本薪都遭到降低。 以华隆纺织为例:1997年开始实施冻薪、1999年取消年终奖金、2001年10月开始实施减薪政策,延续至2004年基本薪资减少近5成,2008年5月则变更实施生产效率制,要求员工产效必须达到130%,才能领到100%的薪水,变相再次减薪。
2. 拖欠薪资或突然变更发薪方式
拖欠薪资也是很明显的不祥之兆。近年最大一桩拖欠薪资案件即为太子汽车欠薪案。创办人许胜发因在2007年涉嫌掏空转投资之万泰银行,因而导致太子汽车营利逐渐下滑,公司常以「共体时艰」为由迟延发给工资。2011年10月爆出积欠员工薪资长达10个月、金额达2亿6,000万元,商品也无法如期交货,同年12月太子汽车遭银行法拍、政府查封。 此外,公司发薪时间忽然改变、不正常,或是不以现金交易方式发薪,也是一种警讯。例如太子汽车延迟发薪期间,就曾以支票方式短暂支付员工薪水,但到期后支票跳票,员工半毛钱都领不到。
3. 职位遇缺不补
如果重要、关键的职位有人离职,但公司却迟迟不补上人力,或是大量员工离职而不补人,都显示公司的经营可能出现困难,或是高层对公司的永续经营并未放在心上。
4. 长期放无薪假
2008年金融海啸,许多高科技产业因苦无订单可生产,实施所谓「无薪假」以减少工时与工资,引发社会争议。例如2009年胜华科技先强迫员工签下无薪假同意书,变相逼员工辞职,省下资遣费;桃园中坜祥裕电子员工也于2011下半年开始被迫休无薪假,苦撑半年后,换来的是公司的解除雇佣契约切结书一张,要求员工只能领七成资遣费,还被威胁不签可能最后连一毛都拿不到。
5. 员工大量接近退休年龄
如果员工的平均年龄将近50岁,表示此时员工提领退休金的比率大增,许多企业为避免一时提拨大量退休金导致财务状况无法负荷,会加速恶意裁员或倒闭的过程。
6. 投资炒短线或邀员工入股
公司大量扩厂或增加投资项目,表面上看起来固然是欣欣向荣、前程似锦,但也有可能是老板正在五鬼搬运,意图掏空公司资产。当公司投资过度,周转不灵时,则会演变成拿人力成本开刀,减薪或资遣员工。 此外,员工入股政策多半发生在欧美企业,将邀请高阶经理人入股作为激励措施,促进公司整体发展,但基层员工多半不会有入股行为发生。在台湾更少有企业以员工入股作为主要经营政策,多半都会用「分红」鼓励员工,因此当公司积极邀请员工入股时,要注意是否因为公司财政状况不佳才需要向员工借钱周转。
7. 公司名称忽然变更
公司改名,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改变名称以便再进行标案、包工程,一方面是逃避政府财税追查。例如华隆纺织虽没有变更公司名称,但却由负责人另外成立纺安公司,意图透过「左手卖右手」方式脱产,逃避债权清偿责任。
8. 老板少进公司或高层离职
老板「神隐」表示无意经营公司,更甚者可能正在进行非法的内线交易、掏空公司资产。而公司核心高层突然离职,尤其是财务主管挂冠求去通常表示公司出了问题,因为他绝对是除了老板外最清楚公司财务状况的人。
9. 频繁的职务调动、组织调整
公司频繁的组织变动,不仅可透过调整职务的过程对员工薪资条件动手脚、实施技术性减薪,还可藉此逼迫员工选择投降提出辞职,公司即可少发一笔资遣费。而董监事或会计师更换频繁,则代表公司内部可能有财务问题、内线交易、做假帐的情况发生。
10. 同业合并、集体外移
同业合并因为会产生多余人力,公司势必会开始裁员。而当上、下游或协力厂商纷纷外移后,公司基于成本问题跟着外移与裁员有时也只是迟早的问题。尤其是机器及运输工具等资产长期闲置,工厂长期不运转,无法生产出货,当然无法赚钱,倒闭是迟早的事情。 一般而言,劳方通常是属于信息不对称下的弱势者,若没有工会组织性的监督,很难掌握确实的企业财务信息、发现营运问题。但若能掌握一些主要征兆或警讯,谨慎小心查证、冷静理性分析,还是可以事先察觉公司可能发生问题,做好自我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