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大陸

东莞开始「禁人」了!

被中共官员称为「低素质劳动力」的外来农民工,创造了大陆高经济成长奇迹,却得不到应得的公平对待。
Getty Images
第14期
陆邸
中共珠三角主要的外资集中地东莞市,
上个月底,进行第12次党代表会议投票表决,
通过要以提高房租的手段将外地劳工赶回原乡,
引起网络上一片哗然……

中国宣布今年元月实施新《劳动合同法》后,去年下半年开始,珠三角即爆发厂商倒闭迁移潮。其中港台两地企业受影响最巨。

港台企业「出逃中国」

广东省外经贸厅调研发现,去年广东珠三角的外迁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为主,集中在五金、玩具、服装、制鞋、塑料等行业,九成以上是港台企业,外迁企业涉及的产品销售额为人民币1,214亿元,造成1.3万名员工失业。香港工业总会发布今年3月针对珠三角港商的调查显示,珠三角目前约8万家港资企业中,有三成七正计划将全部或部分生产能力撤离珠三角,超过六成三的港企,计划迁出广东。珠三角台商则在今年春节前后关厂最多,近期以缩小规模因应。深圳台商协会长黄明智估计,有三成台资企业即使没有关厂,也逐步缩小规模,台资企业老板准备退休。

就在这一波港台企业「出逃中国」(实际上是被赶走)之际,大陆当局是否有相关挽留外资企业的措施?

外地劳工赶回原乡

上个月底,中共在珠三角主要的外资集中地东莞市第12次党代表会议投票表决,通过要以提高房租的手段将外地劳工赶回原乡,引起网络上一片哗然。

据新浪网报导,5月27日上午召开的东莞市第12次党代会中,对一份《东莞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报告》的讨论稿,进行了评议和表决。除了每5年一次的东莞市党代会,专门就一份报告召开如此高规格的党代表会议,在东莞过去改革开放30年里极为罕见。

《报告》中指出,要以「提高出租屋租住和经营成本」的经济手段推动「新莞人回乡创业」,转移低素质劳动力、优化人口结构。这是在广东省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简称「双转移」)的大背景下,东莞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下的一个重大决策。

东莞户籍人口不足200万,总人口却高达1,200万。在很大程度上,正是1,000万外来人口成就了东莞今日的发达与繁荣。不过,东莞当局为破除人口压力,准备将总人口数由现有的1,200万拦腰「控制」到600万。也就是说,1,000万的新莞人中的大部分将被「转移」出去。

禁电、禁猪后,开始「禁人」

这种一面称外地农民工为「新莞人」,一面替他们贴上「低素质人口」的标签,立刻被《华商报》指出,「提高房租转移低素质流动人口」的说法,与卸磨杀驴、扫地出门又有何异?还冠冕堂皇包装成「推动新莞人回乡创业」,这样的「新莞人」称谓还有甚么意义可言?

有网民跟帖说,在禁摩(摩托车)、禁电、禁猪之后,东莞开始「禁人」了。虽然,外来人口成就了东莞今日的发达与繁荣,然而「外来工」的称呼在东莞被认为是一种歧视,外来人口叫做「新莞人」。现在,这些曾经出力流汗的新莞人,却成了「禁人」的对象。

另有网民回帖,一句话,高素质也好,低素质也好;老莞人也好,新莞人也罢,他们都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共同构筑城市风景。如果城市没有适合「低素质新莞人」的岗位了,即使不提高房租与经营成本,他们还会厚着脸皮赖在一个没有归属感的地方「喝东南风」吗?须知,人口素质高低之说,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伪问题。

网民说,由于伟光正的中共官僚一向没有问责、监督单位的「干扰」,所以把因为人口增加而发生的罪案与社会问题,一概归咎于新莞人,以为这样就可以为自己决策失当与管理无能找到替罪羊。

不过,还是有网民一眼看穿︰回不回家乡创业为甚么要你来促进?而且,这似乎不应是东莞要关心的问题,而是外来人口所在的家乡应该关心的问题,或者说是外来人口自己应该关心的问题。

「外来人口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是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城市显然不能因此推卸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新莞人」是褒是贬?

「以科学发展观的名义驱赶农民工,并名之为『新莞人』(既然是莞人,何必要把他们赶走),逻辑极其混乱,完全违反『以人为本』。东莞市政府的政策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台港商人终归是「外国人」,走了也就罢了。「新莞人」是哪里人呢?说穿了,在东莞市政府眼中,也是「外人」。

这种事情不免让人想到文革时期,彭真任北京市长时也说过,要把北京居民成分纯净为「玻璃板、水晶石」,也就是要把成分不好的市民全部赶出北京。后来,在毛泽东发出「保卫首都」的指示下,通过公安局大规模遣返「成分不好」的北京居民。

事隔30年,对照今天要把「新莞人」转移出去,徒然证实中共的本质依旧,为人民服务只是作作样子而已,真正服务的对象只有人民币。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全球匯率戰爭將走向何方?
中美貿易戰已冒硝煙,近日37國就全球防假冒盜版產品達成的協議更是明顯針對中國。這一切緣於人民幣升值問題久拖未決。 匯率戰爭與貿易戰的升溫…
現代食物真弔詭
  食物對於人,是本能的滿足,感官的享受,記憶的連結,更有著不可取代的心理意義。美食當前,要抗拒誘惑,真是件難事,也難怪佛家會說,…
開風氣之先的實踐者
經濟建設與維護環境孰輕孰重?這樣的話題經常成為政治議題被爭論著,甚至造成社會的對立,最後總為了「拚經濟」犧牲了環保。近年來,由於冰山溶解、…
難敵數位化網路 《紐約時報》將停印
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9月8日報導,《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發行人蘇茲柏格(Arthur…
美律實業 用品德打造世界大廠
成立至今達35年的美律,由兩人創業的小公司一路茁壯到躋身台灣電聲零件產業大廠。創業第三年就開始賺錢,三十幾年來,年年賺錢不曾虧損。…
號稱萬壽果的木瓜
木瓜小傳 在一個特別寒冷的冬季,北方的皇帝為避寒,帶著皇后及大臣南下。途中,皇帝上吐下瀉、口乾舌燥、足膝腫痛、行走困難。因御醫未隨行,…
蕭蓓霖以文化與咖啡打造渡假風情
南投縣日月潭風景區一直是台灣重要的旅遊景點。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之後,有中國小西湖美譽的日月潭,更成為陸客來台必遊的景點之一,…
溫家寶造訪信訪局 成「麻煩製造者」
每年的重要節日,中共領導人都要到基層和民間進行所謂的走訪、慰問,以示體恤民情。今年1月底中國傳統新年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