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这是史上的第一次,约300位香港市民集资,以〈香港面对严重中国化 请台湾引以为鉴〉为标题,在台湾《自由时报》上刊登了半版的「给台湾政府与人民的公开信」。这些香港市民同步在香港《明报》及《都市日报》上,刊登了另一份港版的公开信。
小市民有个什么话想说,登报是很艰难的选择。原因是费用太高,效果也不知好不好。但这些香港市民还是决定要这么做,甚至加码花钱把他们的诉求跨海告诉了台湾民众。
这是近一年来很显著的转变,香港与台湾史无前例地更加紧密。不仅来台湾自由行的香港民众倍增、从事社会运动的学生来台取经,事实上,两地的各种诉求也极为相似,例如反拆迁、反贪腐、要求媒体自由言论自由、反中国化……有时看两地街头抗议的标语,若不看内文,常常搞混了新闻的发生地点。
任何广告诉求都要集中清晰,这份半版的公开信也有清楚的诉求──要求香港特首梁振英下台。
港版的公开信中,指摘梁振英从来没有把「香港优先」放在心上。相反地,梁振英允许大量自由行陆客「肆虐香港」及「破坏了香港的文明和秩序」;在新界东北计划中强征土地,为的是加速赤化香港,搞出一个移民区,完成「中港融合」。
这些忧心香港未来,不满香港现况的市民们认为「换特首是出路 还香港人一个家」,他们要「抗融合 拒赤化 反盲抢地」,他们不满大量单程证人士从中国来港,认为港府应取回单程证审批权,减少输入人口。
台版的公开信中,这些香港市民们把「香港中国化」之后,每年数千万自由行陆客「肆虐」香港,破坏香港的文明和秩序,让港人生活空间越见挤逼的困扰,摊开在台湾民众的面前。他们说港府不断要求他们包容,却不断剥削他们基本生活需要,小店及日用品店越来越少(都被昂贵奢侈品与供应陆客购买水货需求的商店占用),生活质量低落「已达到忍无可忍的地步」。
发起这项登报活动的香港市民表示,在台湾《自由时报》刊登这封公开信是为了引起国际关注,希望台湾引以为鉴,不要步香港后尘。
「各位台湾朋友,勿让台北、台中、日月潭及高雄被中国旅客攻陷,请引以为鉴,勿重蹈香港的覆辙。」
广告最后说,中国大陆当局曾经承诺香港在回归后50年不变,但现在很多重大政策都并非优先考虑港人利益,令港人不满。「香港应是以港人为主轴的国际都市,而不是中国的一个省市」,为了香港的未来,特首下台是一条出路。
与此同时,和香港市民一起生活在香港,但却是生活在云端的「超人」也是香港与亚洲的首富李嘉诚,继高调售卖百佳超市、售卖上海商业大楼之后,闪电脱手广州地产,套现港币32.68亿元。
香港商界的反应是,目前中港投资环境恶劣,「如果我是李嘉诚,我也撤资」。但我们都不是李嘉诚。真是李嘉诚,那就好办了。
李嘉诚不仅出脱在中国与香港的资产,同时加码投资欧洲市场──这个媒体老爱说她「经济不景气」的市场。但正因如此,可以想见李嘉诚是在低价区进入欧洲市场。
有媒体分析指出,李嘉诚对目前香港的政治经济环境感到失望,宣布出售香港大型超市连锁店百佳,是商业考虑,也是在对香港特首梁振英的许多施政表示不满。
于是没有双普选权利的香港市民李嘉诚用脚投票。假如香港市民都是李嘉诚,那么,世上海阔天空,何必独恋香港?更何必去中国花钱找罪受?更何必容忍超过香港居民总数6倍以上的中国旅客涌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迫使香港市民跑到台湾自由行,呼吸一下自由的空气、享受相对宽敞的空间、小巷里的美食、乡间的民宿?
假如我是李嘉诚?这也就是空想罢了。李嘉诚只有一个,所以这些香港市民必须集资才能刊个半版广告,还是靠着报社对这封公开信的认可,主动将他们本来只下在台北与台中的广告,无偿升级到其它台湾县市。
台湾民众应该感谢这些香港市民提前敲醒台湾的警钟。因为他们不是李嘉诚可以轻易地选择用脚投票,他们也不是失败主义者,把移民当目标,因为那叫未战先逃。他们尽一切努力要保住他们的家,他们的香港。
他们善意地提醒台湾,还来得及,不要步上香港的后尘。
这些香港市民所做的,是中共最怕的,但却是最难阻止的。香港的「一国两治」本来是统战台湾的样板,如今样板走了样,香港的问题比台湾的问题让中共更加头疼。
台湾民众能为香港民众做些什么?关注与支持!雪中送炭之情,那是一世之情。而且,关注香港与支持香港,也就是在支持台湾的民主自由。如果中共连香港这一关都过不了,又如何扣开台湾的大门?
让台湾成为香港民主自由之战的大后方吧!
(本文仅代表作者之意见与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