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台湾掀起旋风,成为许多设计师创造作品的方式,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甚至认为它「即将引爆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制造业的大未来。然而,3D打印在美国早已被广泛运用,纪录片《设计与思考》(Design & Thinking)制作人杨育修这样形容:「它当然重要,不过说它将取代传统制造业,却又太绝对了,不会那么简单。」如果你正期待3D打印的影响力,不妨试着先观察,是怎么样的思考方法与环境,促使3D打印技术的运用?
2012年,一部由四个台湾人拍摄的《设计与思考》纪录片,让「设计思考」在台湾被普遍认识。2014年5月,即将完成的第二部纪录片《Maker》,如今正在Kickstarter上募资,记录美国正盛的「maker movement」(自造者运动)。
「自造者」(maker)将「设计思考」(design thinking)的创意,经过科技的帮助,实际动手制作出来。这一场影响甚巨的风潮,正在台湾萌芽。《Maker》制作人杨育修、导演蔡牧民、创意总监赖佩芸从零开始,发想这二部纪录片的过程,正是「自造者运动」的一场实践。
你我都是自造者 小量生产 却能打造世界
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也可以是自造者。小时候对涂鸦、对拼图、对乐高的热衷,现在对编织、对下厨、对组装的热情,正是DIY文化的延伸。作为「自造者」,可以创意生产属于自己的东西。与传统制造不同的是,不需要大量生产,却可以打造这个世界。
导演蔡牧民回想当初剪接《设计与思考》时,计算机旁贴了张遥控汽车模型的组装图,「我在组《设计与思考》,同时也组了这台实体的遥控车。从把每一个螺丝栓上,到最后车子动起来,真的像你给了它生命。」在这个数字时代,透过网络和社群就能完成一部电影,如今尝试动手创造,他发现实体自造不同的价值。
《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作者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自造者时代──启动人人制造的第三次工业革命》(Makers: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一书中谈道,「自造者运动」是将软件世界的思维,应用在硬件上所产生的改变。不像软件世界,版本可以不断修正,硬件世界要进行频繁的更新非常困难。过去十年的发展,在于如何在网络上创造发明与合作;未来十年是自造者时代,将网络所学,运用在现实世界,自造者运动将无时不刻在生活中发生。
想到就去尝试 如爵士乐即兴演奏
怎么重组硬件,怎么随时变化,只要想到就去尝试。
同时是台湾创意设计中心研究员的杨育修,在旧金山驻地五年,对一位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印象深刻。这个高材生因为想吃没有冰晶的冰淇淋,不断尝试制作,终于成功,就在旧金山公园卖起自己创造的产品。不满现状、做出假设、再去解决,成就了他的创意。
四、五年前,几个旧金山人因为喜欢亚洲的夜市文化,希望在当地也有,于是他们制造餐车,开始卖中国食物、日本食物,一年后竟有将近百辆。这些餐车在空旷的地方固定时间聚集,用twitter做宣传,影响力无远弗届。杨育修说:「餐车风潮非常具有『自造者』精神,软性的人群聚集,和实体的餐车打造,都能很自然地完成。」
杨育修举了个有趣的例子,在第三世界国家,没办法负担投入几百亿预算研发,一台动辄上千美金的美国GE品牌冰箱,怎么自己创造,满足需求?有个印度农夫用二块美金制造出一个冰箱,解决保持温度的问题,一样有冰啤酒可以喝。「现代的研发系统投注很多资源,却时常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
《Maker》预告片中甚至出现自造的卫星,「我无法想象就这几个人可以做出一颗卫星,还告诉我下礼拜就要去日本把卫星发送上去!」杨育修语气中充满惊喜。同样身为自造者,一样从不设限、从不规范,就像在演奏中不断即兴改写的爵士乐,找寻各式各样的可能,可说是当代的自造者同有的胸怀和处事方式。
市中心的大型车库 打造梦想的DIY空间
思考活跃是《Maker》团队给人的感觉,「这两次开拍,都不敢说做了百分百的准备,非常多对这个议题的学习,都在访谈和制作过程中建立。」执导《Maker》的蔡牧民谈道:「我们走访Kickstarter、Indiegogo这种募资平台工作室,访问汽车业Local Motors等工厂,和一些了解自造者运动的评论者,才让整个轮廓越来越鲜明。」真正走到这些美国自造者的身边,走进他们的车库,看见他们怎么生活,分享充满创意的思考,是真正了解自造者的开始。
2006年在美国创立的「Techshop」,被视为是新兴的DIY圣地,一个打造梦想的地方。「Techshop」的经营概念如健身房,是一种会员式的工作坊,自造者们可以共享金工、木工、雷射雕刻或3D打印机等生产设备进行制造,不需要投入很大的资本把器材买回家。「你能想象一个实习工厂就盖在旧金山市中心吗?」杨育修笑着说。
有人说美国每个家庭都有车库,才会出现那么多「自造者」。那么在台湾,这样的自造空间(makerspace)会不会蓬勃发展?杨育修同样认为,没有甚么事不可能,「如果假设每个人家里都有车库,他怎么会去Techshop,但事实是Techshop成立了,而且位在闹区,很多人都去。所以我想在台湾也可以运作,太多人想做东西却连车库都没有。」确实,台湾提供动手自造的「创客空间」,如Openlab Taipei、FabCafe Taipei等,已经越来越多。
一个人就是一个社群 科技与网络使人有力量
科技发达的时代,促成了自造者运动。「自造者运动是建立在科技上的DIY,关键词就是『科技』。」科技、网络、数字时代,对新一代的自造者帮助很大,这是三、五年前没办法完成的事。「不可否认我们活在很幸运的时代,科技界每天都在讲创新,创新就在他们的空气里,他们就是呼吸这种气氛。」导演蔡牧民用最有效率的方法,制造纪录片《设计与思考》、《Maker》,透过数字的方法,让观众看见,拍电影不该永远是劳力密集、压缩时间的工业。
电影《美味关系》(Julie & Julia)讲美食,也说出版的演变。代表过去时代的Julia,费尽辛苦,寻求出版社为他出版《掌握法国烹饪艺术》食谱书;而现代的Julie,用部落格分享烹饪心得,透过网络社群的广泛传播,出版社最终主动上门邀约,这就是网络社群的影响力。
透过网络传播,今日的我们,人人都可以是设计师,但却不一定人人都是好设计师。「未来的设计师要想的要做的,不是物品设计,而是网络平台、社群网络的设计。」杨育修看见「一
个人就是一个社群」的力量。
走访群众募资平台「Indiegogo」时,门口写着的「empower」(使人有力量)标语,让导演蔡牧民印象非常深刻。这个全球的募资平台,是网络社群的产物,它的预售机制,和为募资者做出市场调查的机制,能使一、二个在车库里独自创造的人产生力量,网络的帮助无远弗届。
「廿一世纪」的自造者 放进口袋不如公开分享
这些自造者让人钦佩的不只是技术,更是热情、精神,还有开放的态度。
「OpenROV」是低成本探测深海的迷你潜艇,能传回旅途中拍摄的影像。所有零件可以在家自由组装与制造,海洋探险不再专属少数的深海工作者。创办人David Lang坚持公开所有设计资源,把蓝图、零件和制造流程直接放上网络,任何人想要任意运用都可以。蔡牧民说自己曾问:「那是所有资源可以你抄袭我,我抄袭你吗?」对方竟然回答:「讲抄袭这个词,就已经是老旧的思想了。慢慢申请专利,跑个二、三年,别人的研究早就超过你好几倍。」这样的观念,与我们熟悉的完全不同,非常开阔。
一个创意不该藏起来放在抽屉里,如果被拿走了,还可以继续创新、发想、向前。「如果你是一个革新者,你应该会有一千个创意。」杨育修同样强调,「最重要的是,你要永远保护或是心态开放?」
「这是很廿一世纪做事情的方式!对我们这样的小公司很有启发。」规模小又国际化、高科技却低成本、小资却能够成大事,成立缪思影像的蔡牧民和赖佩芸,用小成本拍摄的纪录片,在世界各地巡回放映,影响的何止台湾。
希望对台湾「自造者」说些甚么?赖佩芸认为,年轻人绝望是因为没有看到别的路,「把这些影像带回台湾,让大家看见一条不同于传统制造业的路。」《Maker》这部片的顾问曾这样告诉他们:「你们其实是在做贸易,只是贸易的不是物品,而是创意。」把设计思考的方法,和自造者的创造力,透过镜头带向世界。
因为对台湾处境的关心反省,「自造者运动」在未来可能产生甚么影响,特别吸引他们的目光。台湾从制造开始,参照如底特律的破产境遇,如何面对制造业的衰颓?怎么从传统制造业创造出新的生命?这是《Maker》想问的,也是在台湾的我们都想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