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箱型車緩緩停在東海岸旁,車上幾位阿美族原住民笑容燦爛,宛如灑落在湛藍海面上的金黃色陽光,讓人備感溫暖,難以相信他們泰半是身障朋友。開車的曾明琨、何春英夫婦與幾位族人有說有笑,一同前往海邊撿拾石頭,那是「福丁達路岸」角石工作坊創作的素材。
「福丁達路岸」位於花蓮縣鳳林鎮中興村,是一處用愛心修築、分享關懷與成長的工作坊與聚會所,涵蓋角石工坊、木雕坊、繡坊、餐坊及藝品展示廰。「達路岸」是阿美族語聚會所的意思;「福丁」則是魚的意思,代表分享。
「福丁達路岸」外觀頗具特色,是一種在地的風土建築,稱為「鋼構檳茅築」,它以鋼鐵為骨架、檳榔桿為壁材、茅草裝飾屋頂建築而成,由一群阿美族原住民共同參與打造。其中完成的一幢,外牆裝飾著原住民人物木雕與大型阿美族圖騰麻布油漆畫,散發濃厚的原住民文化氣息,讓人備感活力充沛。
這個聚會所的幕後推手之一,是世居草鼻部落的曾明琨、何春英夫婦,他們慨然提供土地建蓋「鋼構檳茅築」,以助人為善的胸臆記錄生命美好的腳蹤......
成立工坊,幫助身障者
這一份無私奉獻的大愛,源於心靈最深處善念的觸動。那一天,何春英剛生下么子,尚未滿月,教堂傳來的美妙歌聲吸引她走進教會。這是她人生的重大轉折。
何春英後來終於明白,這內心最殷切的需求,早在一年前她舉棋不定,徘徊於都會與鄉下生活的十字路口時,就已萌芽。
何春英生長在一個貧窮的家庭,民國七十一年年方廿一歲時,嫁入同樣貧窮的夫家。為了擺脫沒有希望的種田日子,和先生到繁華的台北打拚。三年的奔忙,生活依然清苦,家鄉開始對他們發出呼喚。夫妻倆掙扎著,就因為她不想過鄉下人的生活。民國八十年,終究抵擋不住心靈深處的催促,他們回到了鳳林老家。
「民國八十二年,我們到台東稻葉村從事牧靈工作,每個禮拜日凌晨五點鐘出門,開著小貨車,帶著三個五歲以下的孩子,挨家挨戶拜訪,傳播福音。」何春英說,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年多。無數次,夫妻倆為了孩子爭吵、為了經費爭吵......,種種壓力考驗著他們的毅力與堅持。在經歷了深刻的反思與強烈的自我要求後,他們慢慢拋棄了各自的觀念,生命亦在不知不覺中有了轉變。
「關懷弱勢」的花朵在曾明琨夫婦心中孕育,他們體認到必須親身深入社會,才能了解社會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才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民國八十六年,他們隨著徐建正牧師帶領的教會團隊來到花蓮吉安鄉開拓更大的服務視野。在團契活動中,發現隔鄰一些脊髓損傷原住民,除了倚靠政府補助外,沒有任何收入。「社會邊緣總有許多人需要關懷與幫助。」何春英說,目睹他人的不幸激起心中的善念,她思索著要如何幫助身障朋友自力更生。
於是,透過角石生命關懷協會,團隊在吉安鄉太昌村成立了「角石工作坊」,十幾位原住民身障朋友因此有了工作。為了讓愛心延伸,他們從零開始,辦活動爭取經費、募款、展售作品,逐漸開展生機。
提供土地,建蓋鋼構檳茅築
他們秉持「要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的信念,除了身障原住民的「角石工作坊」,還成立了「潔妝繡坊」。從鳳林鎮到吉安鄉超過一個小時的路途,不論刮風下雨任何難阻,何春英每天騎著機車來回,到潔妝繡坊當志工,以實際行動關懷、服務更多的社會邊緣人。
這樣的日子持續三年後,文建會在某次展售活動上看到了他們的作品,補助經費支持他們盡心盡力助人為善的心意,於是他們有了更多實現理想的力量。
團隊全心投入規劃、營造草鼻部落為藝術村。擁有建築專業的徐建正牧師,運用在地素材檳榔樹,設計了「鋼構檳茅築」,阿美族原住民成員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貢獻一己之長,就地取材共同參與打造。
何春英回憶說,因為造林而瀕臨被砍伐命運、樹齡四十年以上的老檳榔樹,正是他們需要的建材。成員到處打聽建材來源,毫無經驗的他們在砍伐過程吃盡苦頭。篳路藍縷的辛苦,沒有阻擋大家往前邁進的腳步,依然為心中大愛無私付出,築夢踏實。
民國九十四年三月,「福丁達路岸」的第一幢「鋼構檳茅築」完工了,矗立在曾明琨、何春英夫婦提供的土地上。
雪中送炭,找尋工作夥伴
經過一年多的擴充與訓練,「福丁達路岸」逐漸步入軌道,角石工坊、木雕坊、繡坊、餐坊及藝品展示廰一一成立。
走進一樓展示大廳,淡淡的木頭香氣撲鼻而來,目光所到之處盡是細膩精巧的工藝作品。不同族群的原住民木雕壁畫和經過亮光處理、裁切平整的檳榔桿,分列裝飾牆壁,粗獷質樸卻引人注目。
漫步瀏覽,我被一件精美雅致的浮雕石頭蘭嶼船吸引,曾明琨向我介紹這是角石工坊下肢重殘者王宗雄的作品。我的腦中隨即浮現方才和王宗雄夫婦閒聊工藝時,他們臉上散發的熠熠光彩,心頭頓時熱烘烘地溫暖起來。
曾明琨指著一幅木雕畫,告訴我們那是他動過心臟手術後,一度顛沛流離時的創作──「思索」。「當時全家人生活陷入困境,我感覺前途渺茫,不知何去何從,把頭埋在抱膝的雙臂間,思索生命的未來。」曾明琨輕輕講述作品的意境,曾經的徬徨無助似乎已經遠離。
何春英說,太昌的殘障工坊成立不久,先生開刀成為領有殘障手冊的身障者,又逢娘家媽媽得了胃癌,「在徬徨無依中,我們祈求神的幫助,神也已經安排好了,幾天後,一通陌生電話詢問我們的住址,我們收到了一萬元的捐款。」因為堅信神的愛,全家人走過害怕、悲傷、痛苦,......走出徬徨和怨懟。
絕處逢生的經歷,讓他們為需要幫助的朋友伸出援手的心意更加堅定。「福丁達路岸」成立後,他們結合勞委會多元就業方案,透過就業服務站悉心找尋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原住民身障朋友和單親媽媽成為「福丁達路岸」大部分的工作夥伴。
工藝扶植計畫,營造藝術村
參觀過展示廳,何春英繼續為我們導覽繡坊。甫進門,正在串編項鍊的單親媽媽熱情相迎,胸前佩戴的在地植物野薏仁串成的多彩項鍊,煞是好看。我感覺來到了一個和樂融融的大家庭。
牆壁上垂掛著五種顏色的麻布油漆畫,何春英解釋它代表阿美族五代同堂的敬老精神;以太陽構圖的石子鑲嵌畫象徵著時間循環不止;芒草梗和小石子搭配的門簾代表團結就是力量。其他如美麗的乾燥壓花壁飾、刺繡壁畫、五彩琉璃珠壁畫、彩色線繩手環等,作品大都運用在地素材,不僅展現原住民傳統文化,而且斑斕炫目、各有意涵。一時間,我好似走進大觀園的劉姥姥,眼界大開。
我心想:「這般精緻美麗的作品想必有專家指導?」何春英說,民國九十五年「福丁達路岸」已成為政府社區工藝扶植計畫的補助對象,獲得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的指導並推介專業師資。自此工藝發展更上層樓,目前成員都可以創作出美麗的作品,營造草鼻部落為藝術村的願景又向前邁進一步。
「草鼻部落因為沒有就業機會,人口外移嚴重,如果打造藝術村的夢想能夠實現,就是對族人最好的雪中送炭。」夫婦倆一面勾勒「草鼻部落藝術村」的願景,一面感慨社區營造的艱困難行。「部落族人很難理解我們的心意,但是再困難的路,我們也要持續往前邁進,直到他們了解的那一天,就會加入我們。」她堅定地說。
夕陽西下時,我們向曾明琨夫婦揮手告別,車子漸行漸遠,身後掛著阿美族圖騰壁畫的「鋼構檳茅築」消失在彩霞中,耳際猶迴盪著他們爽朗的笑聲:「留下來吃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