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2月中旬的訪美之行,無論對華府還是北京,都無太大意外驚喜。因為兩國都處於政府換屆前夕,預期目的也很現實:對北京來說,意在展示將在今秋十八大登基的儲君風采;對美國來說,算是提前認識中國未來的領導人。因此,此次訪美,禮儀性大於實質性,經濟貿易議題成為主要議題。
檢視習近平訪美的成績單,大致如下:
北京向美國表示:我們帶來了採購大單
在外交關係中打經濟牌,是北京近十幾年琢磨出的外交制勝法寶。所以,這次中國方面特別安排了一個伴駕的中國投資貿易訪問團,組成成員是中國當今最有實力的政商界領袖,比如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會長萬季飛(中共元老萬里之子),幾大國企壟斷寡頭的掌門人,如中海油董事長王宜林、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上海汽車製造集團董事長胡茂元等12人。據中國大陸媒體透露,這個中國投資貿易訪問團和六個分團共計採購美國大約271億美元的產品。
這次禮儀性訪問中,令中美兩國很不愉快的知識產權與人民幣升值等話題未占重要位置——其實,這也是在華美商的願望。許多在華美國企業明確表示,希望在習近平訪問美國的行程中,中美雙方完全不談人民幣匯率問題。2011年,中國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指出,人民幣升值、美中關係惡化以及中國政府的保護主義抬頭是其會員企業面臨的三個最大風險。對在中國進行生產的美國企業來說,人民幣升值實際上對其競爭力有負面影響。所以,這些話題只在習與國會議長等談話中一閃而過,一旦習近平離開華盛頓,這些麻煩的問題都離習近平遠去。
在愛荷華州,習近平不僅用農業訂單擴大了美國對華友好的隊伍,還重遊自己1985年訪問過的馬斯卡廷市,喚起當年見過面的美國人的共同回憶,讓這個農業州的小鎮長久地記住了這位異國領導人的親切與笑容。
對於聚集在美國西海岸的科技和娛樂業來說,與知識產權保護和市場准入相關的問題才是他們最關心的話題。在習近平訪美的最後一站洛杉磯,他用合同安撫了在知識產權問題上對中國批評最力的美國電影業界。在訪問洛杉磯時,習近平宣布兩家中國國有影視公司和好萊塢夢工廠動畫公司(Dream Works Animation)的合作計畫。習近平看美國大片的喜好,也是好萊塢人所熟知的。
政治、人權與台灣,中美各唱各的調
與美國國會議員見面,是習近平訪美必不可少的節目。這次會面不對媒體開放,參與這次與習近平見面的美國政要有國會眾議長博納、參院多數黨領袖里德、少數黨領袖麥康奈爾等議員。據麥凱恩參議員後來對媒體透露,雙方大部分時間討論貿易和知識產權,他是唯一一位提出中國人權紀錄、中國在聯合國針對敘利亞問題投票的參議員,所提問題包括西藏僧人自焚、諾獎得主被囚、中國支持朝鮮、反對安理會敘利亞決議等問題。但習近平沒有直接回答麥凱恩就人權與敘利亞決議的提問,而是回答說:「麥凱恩參議員,你的直言不諱在中國也很出名。」這一回答被中國媒體大肆渲染,認為是習近平富有智慧的機智表現。
2月15日,在離開華盛頓的最後一場演講中,習近平把美中關係界定為「21世紀新型大國關係」,他一方面強調兩國保持高層往來、兩軍交往,加強對彼此戰略意圖的瞭解;另一方面則呼籲美國尊重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與關切。去年12月18日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樂玉成公開發言時表示,「太平洋足夠寬廣,容得下中美兩個大國」。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書面採訪時,這句話被習近平借用來說明中國在亞太地區的態度,即:我當不了老大,但請在太平洋上給中國留點空間。
有關台灣,美中雙方都是將原有立場重申一遍。在美中高層的三場重要會面當中,包括總統、副總統、國務卿,美方都重申了對《台灣關係法》的承諾。習近平則表達,中國希望美方始終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精神,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以實際行動反對台獨。
習近平訪美,政治影響主要在中國
中國媒體對習近平訪美大張旗鼓,說是通過高層頻繁接觸,有利於加強互信。並吹噓當美式風格遇上了習式風格,習式風格占了上風。這些自吹自擂之語,表明此次習近平訪美,主要是以國內人為主要觀眾的政治秀,意在為其接班造勢。
事實上,習近平訪美之時,兩國政府都面臨換屆,美國下屆政府將由誰執牛耳都在未定之天,不可能像中方報紙宣傳的那樣,習訪美「奠定了今後十年中美關係的基調」。這次訪美如果要說在成績,主要是習近平比較成功地借助愛荷華舊地重遊這一個人因素,與25年前習訪美時的老房東及鄰居們重敘,加重了「親和力」這一砝碼。這比江澤民愛出風頭、胡錦濤的呆板拘謹,當然更討歡喜。
但這對美國今後的對華政策來說,影響不大。更何況,美國在與北京打交道過程中,也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絕不會因此就覺得北京方面因習近平上位而大事更張,至於媒體說的「有利於緩解中美互信赤字」這類說法,純屬應景文字,讀者千萬不要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