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

美澳研究 海洋暖化速度遠超過預期

一旦海平面上升,昔日的觀光小島恐難保。
Getty Images
第15期
向天星

美國與澳洲的氣候研究員在英國《自然》期刊發表的報告說,由於氣候變遷影響,過去40年來,全球海洋暖化速度比先前想像的還要快50%。這份研究讓科學界對海平面上升速度與後果提出的警告再添一件。

由於海洋溫度升高,將導致水量增加,造成海平面上升、淹沒小島國,也可能對全球各地人口密集、地勢低漥的三角洲地區帶來浩劫。

根據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全球暖化,將導致北極在2040年消失大部分。目前北極大約以每年8.6%的速率在縮減,相當於每年消失6萬多平方公里的冰山面積。

因為暖化使得海平面上升,全球第一個被海水淹沒的有人居住島嶼恐怕就是南太平洋國家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島嶼加特利群島。

加特利群島只高出海平面1.5公尺,海岸線逐年逼向陸地,大樹看起來像長在海裡,在普通的天氣開車過橋,車子都已經被海浪沖到,島上的主要道路,幾乎已成為水深及腰的汪洋,農地也成為爛泥地,因為無法農作,生活所需必須仰賴政府補給船。

研究預估,如果海平面上升20英吋,連太平洋馬紹爾群島80%的陸地也將淹沒在海中。

此份報告也對去年贏得諾貝爾獎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所提的大型報告提出不同看法。因為電腦氣候模型做出的預測,與科學家從海洋蒐集的數據之間,有令人費解的落差。

此份澳洲天氣與氣候研究中心的新研究,是首度有模型數據與觀察數據趨於一致。該研究使用新方法,測量1961年到2003年間,700公尺深的海洋溫度。研究顯示,熱能暖化造成海平面每年上升0.53公厘,而非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報告所說的0.32公厘。

英國《自然》期刊稍早的一篇研究報告,則是首次精準計算海洋溫度影響颶風發生頻率的程度。報告指出,從1990年代以來,颶風發生頻率激增,40%應歸因於暖化的海洋。

西方國家所稱的颶風,是在大西洋醞釀的強烈氣旋,其威脅範圍包含中南美洲、加勒比海與美國南部地區,起因有好幾種,其中之一是至少達到攝氏27度的溫暖海洋,造成溼熱。

另一個原因稱為垂直風剪,這是主要陣風的角度,風剪決定初期風暴究竟是發展成颶風的渦輪狀,還是破散消失。

倫敦大學學院班費德防災研究中心的兩位英國學者桑德茲和李亞當,觀察美國1965年至2005年每年颶風的氣象數據,並將該數據與50年的平均值作比較。資料顯示,半世紀以來,平均每年約有6個颶風,其中約有一半是強烈颶風。但1996年到2005年之間這10年以來,每年發生的颶風已增至8個,大約有4個是強烈颶風。

颶風在美國登陸變得越來越頻繁,統計顯示,大約每3年會增加1個。在颶風產生因素中排除風的角色後,研究人員計算出,每升高攝氏0.5度,颶風的活動將增加40%。桑德茲認為,這個發現對試圖了解全球暖化是否助長颶風發生的電腦分析員可能有重大助益。雖然有許多專家曾經提出這個假說,但仍受到許多未知因素的限制。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路面燒魚烤肉 中國百姓「下餃子」避暑
中國今夏連續高溫,根據中國國家氣候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全國有43個市縣日最高氣溫超過40℃,53個市縣出現極端高溫天氣。…
《三國演義 》董卓死前預兆大解析
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電視劇《三國演義》中演出「董卓之死」這一段,描述董卓在去京城的路上聽到孩童唱一首童謠:「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宇宙中是否存在「來自星星的你」?
晴朗無雲的夜裡,仰望滿天星斗,美得令人感動…… 廣闊無垠的星空中,巨大的星球看起來非常渺小且難以盡數。您可曾想過,浩瀚的宇宙到底有多大?…
北海油田效益衰減 仰望技術與裁員翻身
老舊的海上鑽油設施讓英國北海的石油收益日益衰減,也讓蘇格蘭一旦獨立後,將流失最大本錢,…
怎樣的漫畫才能長銷長紅?──劉興欽漫畫的啟示
相信每一個人無論喜歡不喜歡、著迷不著迷,一定都看過漫畫。 相較於以文字為主的書籍,漫畫的獨特處當然是因為其中的主角除了文字還有「…
中華文明刻石藝術 「先秦石鼓」古物有靈
山石硬冷,千年不朽,於上雕鑿文字、圖樣,抱持目的多是打造其永垂不朽的生命。中國最有名的,當數雲岡、莫高窟、龍門三大石窟;年代最早的,…
大媒體小故事
9. 心裡有數 「啪嗒!」民調中心新來的助理倪秀華緊張地從主任辦公室出來,不小心把資料散落一地。只見她手忙腳亂地把資料收一收,…
CPU藏2大漏洞 全球電腦存隱憂
網路搜尋引擎巨頭Google資安團隊Project Zero最近披露,英特爾(Intel)、超微半導體(AMD)以及安謀(A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