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

美澳研究 海洋暖化速度遠超過預期

一旦海平面上升,昔日的觀光小島恐難保。
Getty Images
第15期
向天星

美國與澳洲的氣候研究員在英國《自然》期刊發表的報告說,由於氣候變遷影響,過去40年來,全球海洋暖化速度比先前想像的還要快50%。這份研究讓科學界對海平面上升速度與後果提出的警告再添一件。

由於海洋溫度升高,將導致水量增加,造成海平面上升、淹沒小島國,也可能對全球各地人口密集、地勢低漥的三角洲地區帶來浩劫。

根據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全球暖化,將導致北極在2040年消失大部分。目前北極大約以每年8.6%的速率在縮減,相當於每年消失6萬多平方公里的冰山面積。

因為暖化使得海平面上升,全球第一個被海水淹沒的有人居住島嶼恐怕就是南太平洋國家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島嶼加特利群島。

加特利群島只高出海平面1.5公尺,海岸線逐年逼向陸地,大樹看起來像長在海裡,在普通的天氣開車過橋,車子都已經被海浪沖到,島上的主要道路,幾乎已成為水深及腰的汪洋,農地也成為爛泥地,因為無法農作,生活所需必須仰賴政府補給船。

研究預估,如果海平面上升20英吋,連太平洋馬紹爾群島80%的陸地也將淹沒在海中。

此份報告也對去年贏得諾貝爾獎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所提的大型報告提出不同看法。因為電腦氣候模型做出的預測,與科學家從海洋蒐集的數據之間,有令人費解的落差。

此份澳洲天氣與氣候研究中心的新研究,是首度有模型數據與觀察數據趨於一致。該研究使用新方法,測量1961年到2003年間,700公尺深的海洋溫度。研究顯示,熱能暖化造成海平面每年上升0.53公厘,而非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報告所說的0.32公厘。

英國《自然》期刊稍早的一篇研究報告,則是首次精準計算海洋溫度影響颶風發生頻率的程度。報告指出,從1990年代以來,颶風發生頻率激增,40%應歸因於暖化的海洋。

西方國家所稱的颶風,是在大西洋醞釀的強烈氣旋,其威脅範圍包含中南美洲、加勒比海與美國南部地區,起因有好幾種,其中之一是至少達到攝氏27度的溫暖海洋,造成溼熱。

另一個原因稱為垂直風剪,這是主要陣風的角度,風剪決定初期風暴究竟是發展成颶風的渦輪狀,還是破散消失。

倫敦大學學院班費德防災研究中心的兩位英國學者桑德茲和李亞當,觀察美國1965年至2005年每年颶風的氣象數據,並將該數據與50年的平均值作比較。資料顯示,半世紀以來,平均每年約有6個颶風,其中約有一半是強烈颶風。但1996年到2005年之間這10年以來,每年發生的颶風已增至8個,大約有4個是強烈颶風。

颶風在美國登陸變得越來越頻繁,統計顯示,大約每3年會增加1個。在颶風產生因素中排除風的角色後,研究人員計算出,每升高攝氏0.5度,颶風的活動將增加40%。桑德茲認為,這個發現對試圖了解全球暖化是否助長颶風發生的電腦分析員可能有重大助益。雖然有許多專家曾經提出這個假說,但仍受到許多未知因素的限制。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笨拙,也是一種能力
有一些職場人,只要你把二件以上的事情交給他,他一定會出錯。不是忘東忘西,就是錯帳一堆,不然就是經常稿不清楚狀況。還真是個麻煩小子。…
手足口病蔓延中國多省市 官方緘口
近日,據大陸相關人員提供的消息,手足口病疫情又在中國大陸多個省市,如內蒙古、河北省等地大量蔓延,已有兒童死亡,…
2-29. 畫地自限(上)
本期登場人物: l   雷新榮(蟬翼多媒體董事長) 長老型(PE) 兼任東科集團資通部副總。喜歡碎碎唸挑毛病。 精通電腦、程式、網路、…
撫臺街洋樓的今與昔
記憶猶新的忠孝橋拆除工程,得以讓北門重見天日。然而與北門也有著同樣歷史淵源的,則是位在延平南路上的撫臺街洋樓。單向道的馬路與小巷,…
中國新護照「畫地圖」激怒鄰國
近日,加印中國地圖的新版中國護照在海外持續引發強烈不滿與風波。 新版護照上印有包括南中國海在內的中國地圖,加強了主權立場,…
2012年究竟會發生甚麼事?
最近一陣子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當屬瑪雅人「2012年是世界終結的時間」的預言。美國好萊塢電影《2012》也藉此預言的風潮上映。…
連環四「血月」的天上人間
月食(Lunar eclipse)並非罕見的天文現象,每年大約發生4到5次。但月食又分為半影月食(penumbral eclipse)、…
阿里巴巴加入反假聯盟 國際品牌不滿
中國著名的電子商務集團阿里巴巴,4月起正式成為「國際反假貨聯盟」(International Anti-counterfe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