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觸動的就是她對生命對理想的那份認真,
當你愈深入領略這份認真,愈會讓你感到動容。
一個週末的早上,陳美合專程從台中霧峰搭車至台北,請教服裝設計師莊玉真有關服飾設計的一些細節問題,因為她已經報名且代表朝陽科技大學參加新唐人電視台所舉辦的2008年「全球華人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而服飾設計並不是她的專業領域,所以她認真求教。
圓一場漢服夢
對於參與這場「回歸漢服」比賽,美合表示了高度的認同與期待。巧合的是,為甚麼中國人不穿漢服要穿西服?一直是她心中一個想要努力突破的迷思。她舉日本與韓國為例,日韓都仿照漢服的設計再轉化成他們自己的東西,所以漢服一定有它許多的優點,現在只要能克服它與現代人穿著之間的盲點,就有機會能再通俗化並引領風潮。
「我們當老師都有機會參加國際會議,若我們能夠穿漢服,穿出代表中華文化的特色,那是很有意義的事。衣服不僅是美麗還要求舒適,我正努力尋找漢服的特點,若能全部找到,我就可以綜合起來,做出適合現代人穿著的漢服。」
相信人生的價值在於過程而不在結果的她,也將這種體認投射到賽事上。她認為參與比賽重視的是那個過程,能有一群人為同樣一件事一起奮鬥而不是自己孤軍奮鬥,加上別人已經花很多的心血來辦一場賽事或展覽,自己只是花一點心力,然後藉由眾人的參與就可以將這件事情所要突顯的意義變大,這就非常值得,過程中大家還可以互相交流,收穫更多。
巧手永不停息
出自生活或工作需要,美合的學習動力似乎綿延不絕!在國外求學時,為了抗寒學做了一年的衣服,然後趁保暖材料店打對折的時候,買了足夠的保暖材料喀什米爾羊毛(cachemire)為自己做了帽子、耳套、大衣與手套等,這一套禦寒裝備就一直陪伴著她度過留學歲月。
回台後,暑假期間學校經常辦公民營研習活動,有一年她選擇在台中工業區的鞋廠裡學做鞋子,瞭解鞋子的基本製作方式;還向學校的駐校美容師學習美容,自家的二樓因此設了一間美容室,每次回家探望父母時,就會利用所學的技術幫母親做臉。
美合的父母親感情很好,每當她幫媽媽做臉時,父親也會幫母親按摩。父親也是美合最棒的雕塑模特兒,有次做翻模時,由於他專注地動也不動,還讓媽媽與美合嚇了一大跳,以為出狀況了!
她學過美髮,現在則學染布與石膏模具。對於學染布,她說:「我想做一個與電影美術有關的服裝工作室,但現在的布料種類太多也太雜,當你走入一間服裝工作室,發現裡面甚麼布料都有,就代表它沒有特色,所以我就一直在尋找,有甚麼東西是比較有內涵,可以深入去瞭解與可以做出特色的。」
「後來發現藍染要從瞭解植物開始,加上對物理化學變化的掌握,還要測PH值,所以染缸是有生命力的,從中也意識到這個領域可以繼續去深入探討與研究。我很想能找到屬於中國人文化意涵的圖騰,從以前讀服裝史中瞭解,服裝雖然千變萬化,但款式其實沒有變化太太,因為人體造型從古至今並沒有多大改變,因此最重要的可能是質感、質料。」
「藍染還讓我學習到,衣服不只是要美觀與蔽體而已,還要能夠健康,藍染正符合這樣的要求,不僅可以防蚊、沒有汗臭味,還適合台灣潮濕的環境。」
去鶯歌學石膏模具製作,是為了應用在電影美術中的道具。「譬如要拍一個羅馬遺址,在實景改造上就可以做一些雕塑的模來搭配背景,這樣就可以將場面營造出來,但工法要很自然,不能太突兀,不能讓觀眾看出是假的。」
向電影美術總監前進
所有的學習都指向一個理想。美合希望自己在未來五至十年之間能夠成為電影美術總監,她說自己是有計畫的學習,學習當中發現不足之處就會找機會補強。
目前她剛完成《電影美術設計實務》的新書,準備在10月間發表。
「有時候,人應該不要長久處在一個地方,尤其是對從事藝術創作的人,他會失去創作的動力。」學習工藝技術,美合體驗到製作的辛苦,然而這些都是為了夢想鋪路,正像她喜歡製作戲服打扮成不同年代的人物,來感受不同的角色變化般。將來因美術總監工作的需要,她將可以至世界各國去旅行,體驗不同的文化,認識不同國度的朋友與品嚐各種人生百態。
截稿前,美合設計的漢服已經被新唐人電視台通知入圍,並獲得評審團對其作品高度的讚賞和評價。接著9月與10月,她將分別前往法國與美國,去探望異鄉的親人與親自參加漢服的複賽與決賽。一如她認為學習藍染只是認識了一種基本色,還有許多的顏色亦不能被忽略;在她生命的光譜上,我彷佛看見了繽紛的色彩正亮麗地閃動著。
德國作家尚保羅曾說過這段耐人尋味的話:「人生猶如一本書。愚蠢的人將它草草翻過,聰明的人卻會將它細細閱讀。為甚麼呢?因為聰明的人知道,只能讀一次。」陳美合對自己生命所屬的這本書正是一個細細閱讀者,從她對藝術的嚮往與追尋,讓人看見了認真的影子,這份認真也為她底生命寫出了一篇篇動人的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