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社會系列

中國為何無法步台灣民主化之後塵?

台灣已經走上民主化的道路,中國大陸為何不能?
台灣已經走上民主化的道路,中國大陸為何不能?
Getty Images
第20期
何清漣

在美國每逢以台灣聽眾為主的演講,我總會遇到這樣的提問:「中國大陸為何不能像台灣那樣走上民主化的道路?」而大陸人也有同樣想法,不少人在絕望之時,總是拿台灣的例子鼓勵自己:「同為中國人的台灣既然能走上民主化道路,我們也一定能。」

從第一次遇到這一提問開始,我就一直在思考兩岸何以會不同。對比了兩岸情況後,我認為台灣除了內部異議人士不屈的抗爭之外,更多得益於三個外部因素。正是有了這三個外部因素的強力推動,台灣的民主化進程得以完成;而中國大陸因缺少這三個外部因素的強力推動,因此民主化進程步履維艱。

一、大陸與台灣對美國價值觀的認同不一樣

台灣兩蔣父子執政尤其是蔣經國時期,實行雖是威權政治,但並不排斥美國的價值觀。台灣政府對自歐美學成歸台的學子敞開大門,比如今天的馬英九,就曾任蔣經國的政治秘書。而今天中國大陸除極少數人之外--這些人有的是在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後,中國當局在世界上陷入孤立之時首批歸國者;有的是家有深厚政治背景--中國政府並未對海外歸國的學子(尤其是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敞開從政大門。一些曾在政府部門中任職者後來出國,想再返回政壇也不得其門而入。筆者知道一位80年代略有名氣的人士(是過氣高幹子弟成員),從英國某大學獲博士學位後,希望在中國政府部門謀職。其父親的老友、一位主管人事的中共元老勸他放棄這想法,理由是:「XXX六四後沒出國,現在還在政府工作,屬於歷史不清白(指為趙紫陽政府服務),但是清楚的一類,黨可以控制使用;你在英國停留六、七年,屬於歷史清白但不清楚的一類,黨對這類人不放心。」

鑒於此,中共寧可花大錢將部分官員送出國培訓,比如哈佛現在開辦的省部級官員進修班,每人每年學費5萬多美元(生活補貼另算)。但中共寧可花錢為官員鍍金,也不要正宗的留美海歸。因為在中共看來,這種經過選拔出來的官員,政治可靠程度大得多。許多早期「海歸」多年來意欲進入政壇,大量撰文表態,包括對反右、文革等歷史塗脂抹粉,將他們撈取學術資本的美國貶低得一無是處,中共還是沒有對他們開放從政大門。原因很簡單,中共對美國價值觀持排斥態度,對在那裡生活學習多年的人,本能地不信任。

二、台灣與大陸的僑民對本土專制政權的態度不同

1984年10月15日發生於美國的「江南命案」,是台灣走向民主化的契機。原為蔣經國部下的江南因寫作《蔣經國傳》而被刺殺,據傳是蔣經國次子蔣孝武秘密策劃。

「江南命案」發生以後,僑居海外的台灣華人群情激憤,強烈要求查明真相。不久,此案真相便大白於天下。於是海內外輿論焦點對準了台灣國民黨當局和蔣氏家庭。最後,蔣經國透過判處國防部情報局長汪希苓等人徒刑,法辦了具體執行這一罪惡行徑的陳啟禮等人,並將蔣孝武外放到新加坡任商務代表,勉強平息了「江南命案」所帶來的衝擊波,但也使蔣經國不得選擇「成為台灣最後一位專制者」的道路--可以說,當時如果沒有台灣海外僑居群體的呼籲與壓力,台灣民主化的契機可能就此錯過。

但台僑能夠做出這種選擇,與他們秉持的價值觀有關。對人生價值觀具有重要影響的社會化過程往往在15歲以前完成。這些台僑在台灣從未受過仇恨美國與西方價值觀的洗腦教育,師法歐美以自強一直是其受教育的主調。但1980年代中後期出國留學定居的大陸華人,情況與台僑不一樣。他們自小接受中共意識型態教育,許多人認為專制政治具有天然合理性,加上以愛黨為核心的所謂「愛國主義教育」使他們「黨、國不分」。

因此,這批大陸華人不僅不痛恨中共專制政權,反而以為認同中共政權就是認同「祖國」。加上中共投入鉅資悉心開展海外統戰工作,通過利誘與打壓這種雙管齊下的手法控制海外華人,對那些在西方社會獲得一定社會地位的華人多方關照;而對那些持批評態度的人士則排斥打擊,例如不給回國簽證,或者在其回國後讓安全部門上門騷擾威脅等,再加上中共使用所謂「海外統戰三寶」--華文媒體、華人社團與華文學校,深入華人社群,讓一些活躍骨幹控制華人,使心有不滿者也不敢有所表示。這樣一個已經完全被中共當局控制了的華人社會,不僅對中國惡劣的人權狀態、政府的高度腐敗視而不見,反而成為中共當局在海外對付異議人士與法輪功團體的得力助手,民主人士痛恨之餘,將這類人罵為「愛國賊」。

三、兩岸對美國的壓力反應完全不同

國民黨政府敗退台灣,曾有一段克難時期。台灣之所以能夠偏安一隅,實得益於美國的保護(美國的《台灣關係法》明確了這種義務)。而美國對兵敗大陸的國民黨政府態度非常複雜,一方面出於抵禦共產主義擴散的全球戰略考慮,必須繼續扶持台灣政府;另一方面又恨其不爭氣,認為專制政體保證了上層、中層大肆貪污腐敗而不受懲,喪失了民意基礎而失國,所以希望其放棄專制。這種關係決定了台灣必須考慮美國的意願。而中共政權一直在輿論宣傳上以美國為敵,對美國的任何「和平演變陰謀」持高度警惕狀態。

以上三點不同,是台灣成功實現民主化的關鍵,也是中國大陸至今與民主化無緣的原因。在台灣與大陸關係日趨緊密之時,筆者敬希台灣各界以香港日益喪失言論自由、政治上淪為附庸的經驗為鑒,珍重得之不易的民主果實。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溫情滿人間
1.   肯亞穆斯林展現人性光輝 捨身保護基督徒同胞 2015年12月21日肯亞東北部曼德拉(Mandera)發生一起攻擊案,…
書法家陳嘉子 磨20年筆功再執畫筆
忙、盲、茫,是台灣上班族的寫照,似乎事情不夠多、速度不夠快,就會在高速競爭中落伍。而書法這個極需靜心專注的寫字藝術,…
Open Data時代來臨 你該怎麼做?
2009年,美國總統歐巴馬推動了「開放政府前瞻」(Open Government Initiative)的各項作為。此舉在世界造成風潮,…
國是會議應討論的具體問題
馬政府擬於7月間召開經貿國是會議,以求凝聚朝野對未來整體經貿發展策略的共識,政府主辦單位也初步建議了一些議題。…
美夢成空:台灣政治馴服難換經濟利益
在對華外交上一向奉行「重貿易、輕人權」路線的法國,這兩個月來不得不開始痛苦反思這條外交路線給本國帶來的巨大屈辱,重新舉起「人權之國」的火炬…
震前徵兆 是上天給人的警示
人類在災難面前總是那麼的渺小與無力,無論是面對瘟疫、地震、海嘯還是洪水,在生死關頭,科技的力量沒有人類想像的那麼強大,而遵循上天給人的警示…
未妨惆悵是輕狂
我願化作一抹綠 在你的瞳孔裡投影一幅好風景 換取你眼中的笑意盈盈 我願化作一池山泉 與你共浴在暮色裡 晶瑩你的肌理…
執行有溫度的對話 「聊天機器人」創造高效互動
▲學習型臉書社群「讓狂人飛」創辦人洪璿岳早在2016年開始研究並運用聊天機器人。吳長益攝影   你對「聊天機器人」(Chat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