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看天下

美國經濟真的一團糟嗎?

美國政府最近出手接管了房利美(Fannie Mae)與房地美(Freddie Mac)兩家出現嚴重金融問題的大銀行。但美國整體經濟狀況,並沒有發生重大鬆動。
美國政府最近出手接管了房利美(Fannie Mae)與房地美(Freddie Mac)兩家出現嚴重金融問題的大銀行。但美國整體經濟狀況,並沒有發生重大鬆動。
Getty Images
第21期
曹長青

再有一個多月,美國就將進行總統大選。目前兩黨都開了全國大會,正式提名了總統和副總統。美國總統大選歷來的主要議題,都是外交政策和國內經濟這兩大塊。圍繞美國經濟,兩黨更是辯論激烈,也有很多抨擊。中國官方媒體最近在評論美國大選和經濟時,特意引用了美國一些黨派的攻擊資料,渲染美國的經濟一團糟,由此可潛在襯托出,還是中共「領導有方」,經濟強勁成長,隨時給中國老百姓洗腦。

美國的經濟真的是一團糟嗎?當然,美國從去年始,出現房屋貸款危機,導致就業市場縮小,截至今年8月,美國的失業率已升至6.1%(去年底是5.0%);並有十餘家銀行倒閉,美國政府最近出手,接管了房利美(Fannie Mae)與房地美(Freddie Mac)兩家出現嚴重金融問題的大銀行。

但從更大的背景來觀察美國,它的整體經濟狀況,或者說基本底座,並沒有發生重大鬆動,並有強勁復甦的潛力。

美國民間研究機構「政策研究中心」(CPS)研究員、曾在「世界銀行」擔任顧問的經濟學家馬斯登(Keith Marsden)9月初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的題為〈布希總統有很好的經濟紀錄〉一文,提供了很多統計數字,由此可更清楚地看到美國經濟的整體面貌。這些數字不是來自執政的共和黨政府,而是來自像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世界銀行,世界專案評比(ICP)以及美國普查局(USCB)等權威機構。

美國經濟實力比8年前增19%

根據這些機構的統計,美國經濟從2000年以來的成長,超過世界上任何其他工業國家,國際貨幣基金的報告說,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從2001年到2008年的平均年成長率是2.2%,自8年前柯林頓政府結束至今,美國的經濟實力增加了19%。而在這個期間,法國只是增加了14%,日本是13%,義大利和德國都是8%。

當然,北京官方媒體會強調,中國過去開放改革的30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達到9%以上。但在沒有新聞和言論自由的中國,這種統計數字有多大水分,沒有人可以挑戰。美國匹茲堡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斯基(Thomas Rawski)認為,中國實際的經濟成長率和這個統計有很大距離。但中國過去20多年經濟成長幅度比較大,是個事實。不僅中國,被稱為亞洲經濟四小龍的南韓、台灣等等,當年的經濟成長速度和比例都是如此。現在,連印度的年度經濟成長率,過去8年,都保持在6%以上。但和美國經濟相比,這些國家的距離仍相差很大。

看一個國家的經濟,主要是兩點,一是整體規模,二是人均收入和消費能力。2008年度,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將在3萬億美元之內,美國將突破13萬億美元。這和美國、中國的人口數量恰巧形成反比:美國3億人口,中國13億。美國人口不到中國的四分之一,但國民生產總值卻是中國的四倍以上。

美國人均收入是中國18倍

比整體國力更重要的是國民收入。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不是「國富」,而關鍵在於是不是「民強」,即人民生活是不是有質量、富有。根據「世界銀行」各國發展指數的「世界評比專案」的最新報告,美國的人均收入在2007年已達到45,594美元,遠高於法國(40,782)、德國(39,650)、義大利(35,386)、日本(34,023)。台灣排全球第26名,是16,274美元。中國排第104名,是2,460美元。

「世界評比專案」對全球146個國家的研究統計,2005年,美國的人均消費(公民和非法移民都算上)是32,045美元,全世界排名第二,僅排在歐洲小國盧森堡(該國人口不到50萬,面積不到台灣的十分之一)之後,遠超過英國(25,155美元)、加拿大(23,526美元)、法國(23,027美元)、德國(21,742)。而中國的人均消費,根據這個報告,只有1,751美元。

根據最樂觀的預測,到2015年時,中國的城市家庭的年消費能力可能達到一萬美元,大約是今天的美國家庭的四分之一。屆時中國的整體大眾消費能力增至9,910億美元,約相當於美國的18%。

大眾消費占美國經濟三分之二

美國雖然目前處於失業率攀高的狀態,但美國的就業人口比例,按照國際標準,仍是相當高的。根據「經濟合作和發展」的報告,美國的就業人口(16歲到66歲)在2006年占71.7%,高於歐洲歐元區國家平均值5個百分點。美國的失業率從2001年到2007年,平均為4.7%。而在之前的柯林頓執政的8年中,平均是5.2%。美國的失業率遠低於歐元區國家平均值的8.3%(從2001至2007)。

美國雖然因為打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並至今仍要維持很大的軍力和開銷,但美國的軍費開支和1990年代相比,並沒有很大增加。例如,1995年美國軍費開支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3.8%,2006年則僅成長到占GDP的4.1%。和在二戰(占37~38%)韓戰(13~14%)越戰(7~9%)期間相比,比例還是很低的。

美國經濟的一個很顯著的特點是,它主要依靠「內需」,大眾消費占美國經濟的三分之二以上。而中國正相反,過去30年來的經濟成長,出口占相當大的比例。美國主要依賴自己內部的市場,而中國主要靠世界,所以一旦有國際性經濟危機,中國就會首當其衝,受到重大影響。

民主國家 藏富於民

中共媒體總是渲染美國政府有多大的財政赤字,而中國的外匯存底是世界第一等等。但美國向來不是那種小地主,把錢都攢起來炫耀,而是投資、用錢滾錢。而且更明顯的一個現象是,在民主國家,都是財富藏於民,政府反而經常赤字運作。像美國,根據最新統計,截至2006年,有114萬人的個人財富達到500萬美元之上。擁有100萬美元資產以上的美國家庭,已增加到930萬戶。而這些富有的美國家庭,除了繼承財產的,都是靠自我奮鬥、依靠自己的能力創造了財富。而中國的鉅富、暴發戶,相當一大部分是在沒有真正市場經濟的不平等競爭中獲得的,更有很多是靠官商勾結巧取豪奪的。

最近世界銀行發表的最新《2009年經商》(Doing Business 2009)年度經濟改革、經商自由度評比報告(對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進行年度追蹤觀察和統計,從去年6月到今年6月),結果,美國領先所有其他工業大國,排第二名(第一是新加坡),後面依序是香港、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中國從去年的排名第90,升至第83名。

「美國溜向社會主義」

美國經濟現在處於不景氣狀態,主要由於房屋貸款出現問題。近年由於美國房價上漲,有些人抱著投機心理,搶購房子、囤貨居奇,想發橫財;貸款銀行也因投機(和商業競爭)心理,沒有嚴格把關,隨意貸款;房建商則猛蓋房子。最後房子過剩,搶購的房子賣不出去,銀行貸款當然就還不上,造成金融危機。

但美國政府沒有讓「市場」自行調節,即沒讓那些隨意貸款的投機者承擔自己的責任,也沒讓亂貸款的銀行倒閉,反而由政府大手筆出資,接管了兩家出問題的大銀行。這像是有人賭博輸了錢,政府出面補償。共和黨總統和副總統提名人馬侃和培琳在《華爾街日報》合寫文章說,兩家房貸銀行被政府接管,只此一次,下不為例。但11月初的美國大選,不管哪個黨的候選人進了白宮,其經濟政策都可能走向這種政府統攬經濟的方向,只不過民主黨的奧巴馬是「跑步」,共和黨的麥肯是「走步」,速度不同而已。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被稱為市場經濟學泰斗的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說:無論哪個黨勝選,「美國都會溜向社會主義」,區別只不過是,共和黨可能溜得慢點,民主黨可能溜得快一點。如果傅利曼還健在,對這次大選,可能還會做出這種預測。這種不走充分的市場經濟、熱衷政府干預的「溜向社會主義」政策,才是美國經濟的真正「隱患」。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2011華人十大新聞 - 5. 艾未未用創意抗議不公
兩岸華人藝術家中2011年最受國際矚目的,當屬曾擔任2008年北京奧運主場館「鳥巢」設計藝術顧問的艾未未。 艾未未在去年10月被英國《…
向強權說真話 澳洲輿論新取向
澳洲與台灣的輿論環境有許多的不同,其中一個明顯的差異是澳洲沒有像台灣那樣強烈的藍綠對抗情緒,也沒有由此而引發的「親中/反中」的二元價值。…
歐美高端房價攀升 誰是幕後推手?
迷人的自然風光,溫和的海洋性氣候,再加上良好的學校和醫療系統,加拿大溫哥華的條件似乎得天獨厚。在這裡,許多建築依山傍水,很符合中國風水學說…
【走出逆境】看見智慧經典語錄之二
鄭麗華(「老K牌彈簧床」創辦人)── 看不見的地方要比看得見的更用心,我們要給客戶最好的品質。(《看》第06期「封面故事」)  …
陳孟瑩 雍容慈愛的「大家長」法官
執法者必須具備公正的心胸,判斷才能促成社會的公平正義。也就是說,司法評斷的基礎是「理性」,因此,社會大眾看到的法官,往往像是「冷冰冰」…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祭反補貼重稅 專家:對華政策重大轉變
歐盟執委會6月12日宣布,7月開始對來自中國的電動車(Battery Electric Vehicle,簡稱BEV)加徵暫時性反補貼關稅,…
荷蘭獨立精神指標 阿姆斯特丹雅典娜書店
曾經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文指標城市,阿姆斯特丹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因素,自17世紀以來吸引不少藝文人士在此定居,直到現在仍是各種藝術、…
美國夯高級保姆 年薪逾10萬美金
不景氣時代,高薪職位難求。尤其是家庭主婦,找不到適合的工作時,只好擔任「保姆」。不過,很多人對「保姆」工作不具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