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科的紅頭地瞻正在啃食鳳尾蕨的葉片。
連震黎
第3期
夏季午後的雷陣雨,打在附生著多樣蕨類的老樟,啪搭雨滴將日本假蹄蓋蕨洗出鮮亮而多層次的綠色;有了濃密的筆筒樹遮擋,紅頭地膽就著清涼的空氣大口啖著亙氏鳳尾蕨,掛在台灣狗脊蕨葉片下端的大紅紋鳳蝶蛹益顯清亮可愛。穿梭其中,彷如置身東南亞熱帶雨林,忘了這是台灣,台中新社山區,一個私人的植物園區。這個景象不是模擬東南亞熱帶雨林,而是還原台灣原始雨林林相,這些現今已難得見聞的蕨與藤都是台灣原生種。
穿過原生種雨林,黃慶賢引領我們走進他經營半輩子的寶庫,一座囊括世界各地珍貴蕨類的溫室。踏入溫室,黃慶賢回頭叮囑我們雨傘小心輕放,避免碰觸到蕨,這個神情,幾可比擬一個穿上無菌衣要進入新生嬰兒房探視的父親。
「這棵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細葉小垂枝石松,那株是馬達加斯島上的麋鹿角蕨,妳看,這下緣葉片的皺摺像不像大象的耳朵?」一如膝下兒女,黃慶賢對每一棵蕨呵護備至,「為了找到這種蕨,我花了三十多萬來到這小島,待二十多天都找不到,直到離境前兩個小時,終於在飯店大廳一位法國佬攜帶的盆栽上發現兩棵比指甲蓋還小的種苗!」無論國際學術上已命名或未命名,只要讓他在大自然中觀察過一株蕨的生態環境,給他一小段苗種,他就能復育出一盆一盆茂盛的株枝。
溫室一角幾棵攀長在石牆上來自菲律賓瀕臨滅絕的未命名的蕨,欣欣向榮得好似那兒就是它土生土長之地。四年前菲律賓植物學家贈與黃慶賢這幾棵蕨的時候,說:「請你帶回去栽植吧,等菲律賓政府開始重視原生植物時,我們再來向你要幾棵回來育種。」
蓊鬱的溫室裏,有多少棵蕨,就有多少個故事。走繞一趟溫室,明白了與其稱呼這兒是黃慶賢的私人寶庫,不如稱其為全世界珍稀蕨類典藏館來得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