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傀儡」的由來和傳說

現代常見的「傀儡」就是指木偶劇中的提線木偶,木偶的身上各個關節連了很多線,由人來控制它做各種各樣的動作。並由人配音來表達劇情。
現代常見的「傀儡」就是指木偶劇中的提線木偶,木偶的身上各個關節連了很多線,由人來控制它做各種各樣的動作。並由人配音來表達劇情。
Getty Images
第32期
明珠

說起「傀儡」這個詞,現代人馬上會想到木偶或受到別人控制的人。在中國古代,傀儡的名字叫「倡者」,本意是會唱歌跳舞的人。偃師是最早造出「傀儡」這種東西的人。

偃師造「傀儡」,能歌擅舞

如果說中國古代的科技水平比現在的高很多,也許有很多人不相信。其實現在最先進的機器人,都比不上三千年前中國的偃師所造出來的傀儡。

據《列子•湯問》記載,周穆王(約西元前1,001年至西元前947年)曾到西部視察。他越過崑崙山,到達弇茲山──又名崦嵫山,在今甘肅省天水縣西境,古人認為那是太陽降落的地方。返回時,尚未到達中原地區的路上,有人自願奉獻技藝給周穆王,此人名叫偃師,穆王召見了他,問道:「你有甚麼才能?」偃師說:「我能按您的想法去造任何東西。我已經造出了一件東西,希望大王先看一看。」穆王說:「過幾天你把它帶來,我們一塊兒看看。」

過了一天,偃師又來拜見穆王,穆王召見了他,說:「和你一道來的是甚麼人啊?」偃師回答說:「是我所造的能唱歌跳舞的人。」穆王驚奇地看著它,行走坐臥就和真人一樣。偃師搖搖它的頭,它便唱出了符合樂律的歌;弄弄它的手,它便跳起了符合節拍的舞。你想叫它幹甚麼它就能幹甚麼,千變萬化。穆王以為是個真人,便叫隨行的嬪妃及宮女一起來觀看。表演快要結束的時候,那個會唱歌跳舞的人眨了眨眼睛,向穆王的左右嬪妃招手。

穆王大怒,立刻要殺偃師。偃師十分害怕,連忙剖開那唱歌跳舞的人讓穆王看,原來都是用皮革、木料、膠水、油漆、白粉、黑粉、紅粉、青粉等材料湊合起來的,穆王仔細察看,發現傀儡體內的肝、膽、心、肺、脾、腎、腸、胃,體外的筋骨、四肢、骨節、皮膚、汗毛、牙齒、頭髮等,全是假的,但卻一應俱全,聚合起來又和一開始見到的一樣。穆王試探著拿走它的心,它的嘴便不能再說話;拿走它的肝,它的眼睛便不能再看東西;拿走它的腎,它的腳便不能再走路。穆王這才高興地讚歎道:「人的技巧竟能與創造萬物的天帝具有相同的功能嗎?真神奇啊!」於是命令偃師坐上副車一同回到中原。

古人的創造比現代神奇多了

春秋時期的魯班曾造出攻城用的雲梯,下無支撐點,卻可以凌虛仰攻;墨家的創始人墨翟曾用木材造出木鳶,能在天上飛三天而不用停下來。他們都自稱是最高的技能,而他們的弟子東門賈、禽滑厘聽到了偃師的技巧,便告訴兩位老師。爾後兩人再也不敢談論自己的技藝,卻時時拿著規矩(古代製造用的工具)在研究。

現在的人用現代科學的原理來推理中國古代的科技,認為那都是不存在的,只是一種傳說而已。其實中國古代的科學走的是另外一條路子,直接按照天地萬物演化的原理來研究,所以古人造出來的東西可比現在的東西神奇多了。偃師造的這種「傀儡」不用電能,想叫它幹甚麼它就能幹甚麼,能像一個跟班的那樣帶著走。現在的機器人沒電還不好使。

「傀儡」這個詞最先出現在唐代的典籍中,見於《貞觀政要•慎所好》:

貞觀七年,工部尚書段綸奏進巧人楊思齊至。太宗令試,綸遣造傀儡戲具。太宗謂綸曰:「所進巧匠,將供國事,卿令先造此物,是豈百工相戒無作奇巧之意耶?」乃詔削綸階級,並禁斷此戲。

唐太宗禁止在朝廷中觀看這種傀儡戲耍,認為工部尚書段綸既然推薦巧匠給朝廷,那一定要用在對國家有用的製造上,而且君臣應把精力用在國事上,看這種戲耍對治理國家沒有任何益處,還容易犯上玩物喪志的毛病。工部尚書段綸的官位因此被削減了等級。

唐代「傀儡」戲耍,似現代「提線木偶」

唐玄宗李隆基曾寫過一首《傀儡吟》的詩:

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髮與真同。須臾弄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夢中。(《全唐詩•卷三》)

由唐玄宗的詩中可以看出,偃師的技巧並沒有流傳下來,唐代的這種用於表演的傀儡可能跟現在的「提線木偶」差不多,必須由人來操縱連在木偶身上的線以控制傀儡(木偶)的動作。唐玄宗不遵守唐太宗的禁令,在朝廷中又恢復觀賞這種傀儡的戲耍,沉湎於聲色犬馬之中,以至於出現了安史之亂,斷送了開元盛世。

據說傀儡在漢代用於喪樂及嘉會,隋唐已用於表演故事,宋代更加盛行,有杖頭傀儡、懸線傀儡、藥發傀儡、水傀儡、肉傀儡等。據宋朝高承《事物紀原•博弈嬉戲•傀儡》記載:

世傳傀儡起於漢高祖平城之圍,用陳平計,刻木為美人,立之城上,以詐冒頓閼氏,後人因此為傀儡。

高承的記載也只是一種傳說,因為《史記》及《漢書》中有關平城之圍事情的記述都比較詳盡,漢高祖被冒頓單于圍困在平城,確實是採用陳平的計謀,派使者用金銀珠寶賄賂單于的王后閼氏,請閼氏為之關說而脫困。並非用木偶刻冒頓閼氏於城上。

在中國古代,還有一種東西也被稱為傀儡,就是被一些有道行的道士役使的狐妖。據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五》記載:

集生言,乾隆己未(西元1739年,乾隆四年),在京師寓靈佑宮與一道士相識,時共杯酌,一日觀劇,邀同往,亦欣然相隨,薄暮(傍晚)歸,道士拱揖曰:承諸君雅意,無以為酬,今夜一觀傀儡可乎?入夜至所居室中,惟一大方幾,近邊略具酒果,中央則陳一棋局,呼童子閉外門,請賓四面圍幾坐,酒一再行,道士拍界尺一聲,即有數小人長八、九寸,落局上,合聲演劇,呦呦嚶嚶,音如四、五歲童子,而男女裝飾,音調關目,一一與戲場無異……眾且駭且喜,暢飲至夜分,道士命童子於門外几上,置雞卵(蛋)數百,白酒數罌(盛酒的器具),戛然樂止,惟聞哺啜之聲矣。

詰其何術,道士曰:凡得五雷法者,皆可以役狐,狐能大能小,故遣作此戲,為一宵之娛。然惟供驅使則可,若或役之盜物,役之祟人,或攝召狐女薦枕席,則天譴立至矣。眾見所未見,乞後夜再觀,道士諾之,次夕詣所居,則早起已攜童子去。

從紀曉嵐的記載中可知,這個道士是採用五雷天心的法術役使狐妖的,而且過後必須弄一些雞蛋及白酒給這些狐妖吃,作為報酬。道士還特別說明,如果役使狐妖去偷東西、害人或做一些淫邪之事,那麼「天譴立至(報應馬上就到)」。

我們現在常見的「傀儡」就是指木偶劇中的提線木偶,木偶的身上各個關節連了很多線,由人來控制它做各種各樣的動作。並由人配音來表達劇情。

筆者前幾年看了這種木偶劇,曾有所領悟:世人都不願意當傀儡,怕被他人控制。可是人的七情六慾,各種慾望的執著及一些後天形成的觀念就如同傀儡身上的線,它控制著人無知地做著錯事,在人世間為了名、利、情而爭鬥不休,並由於造業(做壞事)而承受著各種災難和病痛,有很多人不相信報應,認為災難和病痛是自然發生的。

人只有去掉那些不好的慾望和後天形成的觀念,返本歸真,才能真正地主宰自己,不當傀儡。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看人機圍棋大戰 再談人工智慧與股市
今年3月,Google人工智慧AlphaGo在首爾和韓國職業九段棋士李世乭進行了五場比賽。這場人機大賽引起各界的關注,根據媒體報導,…
「中國學生會」變裝現代錦衣衛
杜克大學中國女留學生王千源遭受死亡威脅事件引起軒然大波。王千源指證,無論是中國留學生的抗議活動,還是對她本人惡意的攻擊,都是由該校「…
借花獻佛
新加坡身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外籍公民不少,其中印度人口約占8%。這些印度移民聚集在一個被稱為「小印度」的地區,因為風土民情特殊,…
王徵吉愛上黑琵 永生不悔
1992年七股發生槍殺黑面琵鷺事件,震驚了國內外。由採訪而認識黑面琵鷺的王徵吉,辭去了記者工作,結束婚紗公司事業,…
《台灣大劫難》:一桶潑向溫水鍋中青蛙的冰水
袁紅冰先生撰寫的《台灣大劫難》一書的警示作用,如同李敏勇先生為該書所作序之標題,「一位中國流亡者為台灣升起的烽火」。「烽火」…
你跑步我騎車 鐘少佑、簡婕環島愛相隨
堅持MIT的台灣運動品牌「拓荒者」第二代董事長簡婕,2012年曾接受《看》雜誌採訪,如今已接班六年且頗有心得的她,依然給人嬌小甜美、…
2013年1月全球大事
歐巴馬宣布嚴格管制槍枝 地點:美國華盛頓 1月14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被稱為「最嚴格的槍枝管控法案」,紐約州州長隨即在15日簽署該法案,…
輕裝潢如何玩空間? 從天地壁著手 讓居家大變身
輕裝潢、微裝修已經蔚為潮流,不管是老屋改造,或是小資族、首購族、租屋族的居所,不少人都希望有不同程度裝潢,讓空間更合乎自己對生活品味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