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我曾在這個專欄主張,不景氣和失業造成人民很大的痛苦,政府各種政策都應思考到失業的問題,但政府卻未及時察覺失業的嚴重,原本可以幫助失業者的消費券政策也因規劃不當,而未能發揮更大的效果。今年1月我國失業率升到5.31%,是史上一月的最高失業率,但政府卻仍未能提出好的對策。政府的對策被社會批評為「救失業率」而不是「救失業」,也就是說政府似乎更關心如何降低統計數字上的失業率,而不是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和減少失業者的痛苦。
救失業率不等於救失業
例如大學畢業生失業嚴重,政府想到的對策就是發行教育券,讓失業的大學畢業生回大學去選一些課程,這些人就變成是在求學,依定義也就不算在失業人口和失業率之中。做為降低失業率的政策,這算是成本不大而有效的政策。然而它卻並未解決真正的失業問題,因為這些人仍然沒有工作、沒有參加生產,他們也仍然無法賺錢來養家。而那麼多人在大學學了四年都找不到工作,再回去修幾門課恐怕也很難學到未來可找到工作的學問,所以也很難解決未來的失業問題。這樣的政策遭到批評之後,政府卻未從基本道理上去思考如何改善,而只是把教育券改名為教育補助金。
另一個恐淪為做表面工夫的失業政策,是讓大學畢業等待入伍的青年提早入伍。這是典型官僚應付式的政策。如果大專兵每年畢業後都同時入伍,則他們在軍中的工作將在次年同時交接給下一批大專兵,這就可能使各部隊的工作在交接時出現經驗無法傳承、空窗期,乃至交接不順而使業務無法順利進行的情況。因此多年來大專兵都是分多批入伍,有些人就會等好幾個月才入伍。這卻可能是一種人力閒置的浪費,但這樣分批入伍也可使軍中專業訓練機構能分批訓練,而可給義務役軍人更好的訓練環境與技術。
如今政府為了降低表面上看到的失業人口,讓待役的畢業生提早入伍,訓練機構將因設備和教官人數的限制,無法好好訓練這些新入伍的大專兵,而使國防能力下降。這些人提早入伍被分發到部隊,也將使部隊一時人滿為患。待明年他們一起退伍時,軍隊又將青黃不接。犠牲這麼大,卻未能如願解決失業問題,因為這些待役的人絕大多數並非家中的經濟收入來源,他們早就知道要待役一段時間,待役並非失業,也很少是貧窮家庭生活困頓的原因。他們入伍也解決不了家庭貧窮或父母失業的問題。更好笑的是,這些待役者原則上也不算在失業人口和失業率之中,政府即使只為降低失業率,提早入伍也是沒用的政策。
公共建設難以降低結構性失業
擴大公共建設是政府對付不景氣最主要的政策,這政策若成功,自然可以創造出許多工作機會而減少失業。但就像上個月討論的消費券政策一樣,錢花在不同地方會有不同效果,政府應把支出多規劃在較能創造就業的用途上,而實際上政府卻未做這種規劃,大部分公共投資支出可能會像消費券的支出一樣用在進口品,而未能充分發揮真正增加國內生產和就業的作用。
政府可能以為即使效率不佳,只要支出增加更多一樣可以達到解決失業的效果。然而經濟衰退所減少之生產及就業的結構,和公共投資所能增加之生產及就業的結構極不相同。我國的衰退是出口萎縮及產業外移所造成,因此失業的人力及設備大部分是專用於出口產品,無法改為從事公共工程或相關的生產。生產液晶面板的人力和設備並不能用來造橋鋪路或生產水泥。當出口只萎縮一點時,公共投資的增加也許還有一點彌補需求不足的作用,當出口萎縮很多時,公共投資再怎麼增加也無法解決出口部門和設備失業,以及廠商可能倒閉的問題。相反地,過多的公共投資還將無法找到足夠的合格人才,致使施工品質不良,甚至出現更多偷工減料的機會。所以政府切勿因為失業嚴重就盲目要求擴大公共建設。那是死背教科書而不懂實際問題者才會相信的對策。
金融海嘯會改變產業結構
我們在對付失業問題時,也應該注意到產業和就業結構未來的變化。經濟本來就是一直在轉變,我們過去幾十年生產和人力的結構也因此有極大的改變。這次的全球金融風暴某種程度就是全球經濟結構不太恰當所造成,而經此風暴許多國家和企業的想法和策略也將有大幅的改變。因此幾年後全球的經濟和生產結構,以及我國能有競爭力的生產結構也將有甚大的改變。我們若無法掌握到這些未來的改變,即使現在勉強去拉抬經濟成長率而壓低失業率,幾年之後仍將會出現嚴重的失業和其他問題。因此我們的失業對策也必須配合未來必要的調整。而不是像目前的三挺政策那樣,以禁止調整作為對策。
以人才教育為例,我們絕不該用教育券或教育補助金等方式,隨便把人送回學校去修學分。政府應該瞭解我國未來可能發展的那類產業,可能欠缺的及可能過多或失業的人才又是哪些類別,然後積極以教育訓練把可能失業的人才教育成可能欠缺之人才。這種新產業才能的訓練有可能不是目前的大學所能勝任,否則現在大學生的失業也不會特別嚴重。這些培訓項目的選擇應該要請可能願意投資發展新產業的企業來討論培訓的方向,這些培訓的師資有的可能要來自產業界,有的可能因為國內仍未發展相關領域,而甚至要由國外聘請。前政府曾以產業學院等方式,讓產業界負責辦理符合未來方向的人才培訓。目前的教育券或補助金政策誤以為只要把錢花出去就可解決問題,顯然決策太過草率。
掌握方向才不會迷途
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也不是培訓人才就可以,有些產業可能須要政府法令配合,甚至須要政府投資來領導或提供經營環境。因此政府的公共建設也須考慮未來產業和經濟結構的轉變,而配合提供必要的協助。可惜我們在政府擴大公共建設的計畫中,也仍未看到這種思考。我曾一再指出,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我國一方面須發展知識經濟,生產「開發中國家」無法生產的東西,才能維持較高的所得;另一方面又須發展更多提高生活品質的內需產業,以提高人民的實際福利,並提供無法和外國低工資人力競爭的基層勞工更多不會被外國搶走的工作機會,以避免失業太高。
我國的人力結構及公共建設目前不符合這兩個方向的地方仍然很多,政府要擴大公共建設,應該優先配合這兩個未來方向。例如我國一直未做好老人安養,而未來老人的比例還要快速提高,因此政府應該藉擴大公共建設的機會,建設一些安養設備,也藉提供失業救助的機會,培訓更多可以從事安養工作的人力。又如未來為了和外國競爭知識經濟的人才以及知識經濟的企業,我們也必須提供他們良好的生活和居住環境,因此我們也該藉擴大公共建設的機會做相關建設,而不是做那些數量已經充足又沒有多大效益的道路等建設,或者把經費分贓打散,做那些把人行道和柏油路打掉重做的表面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