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簡單「一二三」竟有大大內涵

中國的文字,蘊含著很高深的文化內涵。
中國的文字,蘊含著很高深的文化內涵。
Getty Images
第41期
唐風書

有一個老笑話,一個孩童到了啟蒙的年紀,父親找了位老師教孩子寫字,孩子學了三日後稟報父親自己已經學會了。於是父親命他寫封信給萬姓友人,未料孩子一寫三日,父親去瞧個究竟,孩子說已寫了九千多字,就快寫好了。父親一瞧,只見滿紙的「一」。原來老師第一日教孩子寫了「一」字,第二日教孩子「二」字,第三日則是「三」。

原來,這孩子自作聰明地以此類推。然而,究竟為甚麼「四」不寫成四個「一」?這只是一種偶然,還是另有深刻的意思? 

「一二三」包含古人對宇宙歷史的認識

文字學的聖經《說文解字》是這樣解釋「一二三」的:

「一:惟初太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二:地之數也。」

「三:天地人之道也。」

可以說一二三就是古人所認識的宇宙歷史。驚人吧?這最簡單的三個字,卻代表了古人對這浩瀚宇宙及長遠歷史的理解!

我們試著解析這「一二三」的內涵吧。

傳說盤古開天闢地,在盤古開出天地之前,就只有像「大袋子」的「渾沌」,那「渾沌」就是存在,就是元初,在文字上就是「一」,當然道家就稱為太極。在盤古開天地前這就是所有的「惟一」,有了天地之後,方才有了「二」,古代的啟蒙讀物《幼學瓊林》一開篇就說:「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

而中國所謂的「天」,通常意指更元初、更高層次,所以「二」單指某種存在時,就更是代表「地」的意思。

三才者天地人,「三」之後萬物生

爾後來了女媧女神,依照她的形象創造出了人,於是人在天地之間誕生了。這麼轟動而重要的大事,在造字來說卻非常簡單,就是在天地間加上代表人的一劃,所以「三」就誕生了。所以在孩子們琅琅上口的《三字經》裡說:「三才者,天地人。」

當然這可能與現代的認識不同,目前對人類起源的認識是按照達爾文進化論假說來推論,認為人類是由其他物種演化「進化」而成的。可是老子卻不這樣認為,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了天地人之後,萬物就因此發生了,所以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人是萬物之靈」。

自古以來,古人不把自己與萬物類比,而是與天地並列,三才者天地人,而這種並列並非是驕傲自大,其實是指明著人類生命應該的走向,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中國傳統中最根本的思想之一就是「天人合一」。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華為進軍美電信業 美國會憂國家安全
《華盛頓時報》10月20日報導,過去這4個月來,美國國家反間諜主任布萊特(Robert Bryant)已經向參眾兩院的情報委員會簡報,…
轉型正義將席捲中國
轉型正義始於德國,指的是一個社會在民主轉型之後,對過去的極權或威權獨裁體制的政治迫害、違法濫權,以及因壓迫而導致的社會分裂,所做的善後工作…
3.港中矛盾白熱化 港人堅決反洗腦
2012年是香港主權移交給中國後的第15年,但該年中港間的矛盾激化,層面之多、程度之大,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香港人,忍夠了!」…
陳傑豪三十歲前身價千萬的奧祕
網路時代的來臨,造就了許多年輕巨富。多少年輕人也嚮往像Google創辦人布林(Sergey Brin)與佩吉(Larry Page),…
達賴喇嘛的絕望促台灣人覺醒
在台灣的馬英九總統說要在任內和北京簽《和平協定》之際,流亡的藏人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卻準備放棄與中共和談的「中間道路」政策,…
全球化更須努力發展在地經濟
「一石二鳥」是很愉快的想像,但在現實上很少可能實現,要打到兩隻鳥通常至少要兩顆石頭。「摸蜆仔兼洗褲」也許不錯,但通常也洗不乾淨。…
亞洲米價創20年新高 恐致社會動盪
受全球食物價格飆漲波及,亞洲人的主食稻米價格近期攀高至1公噸500美元,創下近20年歷史新高。…
小職員求生記
早晨的捷運車廂,上班族侷促地爭取立足之地、搶奪著求生的把手,像雞籠裡擠得無法動彈的飼料雞,像擱淺的魚絕望地呼吸。在黑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