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二鳥」是很愉快的想像,但在現實上很少可能實現,要打到兩隻鳥通常至少要兩顆石頭。「摸蜆仔兼洗褲」也許不錯,但通常也洗不乾淨。第一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丁伯根(Jan Tinberger)證明了一個有名的「丁伯根法則」,即我們若要同時達成N個經濟目標,則通常需要有N個獨立有效的政策工具。一石二鳥只是偶然,不是常理。
要打兩隻鳥,至少要用兩顆石頭
所得成長和充分就業,也就是「賺更多錢」和「人人有工作」,是國家經濟最重要的兩個目標。為了同時達到這兩個目標,我們也要有兩種產業發展策略。為了賺更多錢,我們必須要參與全球合作,以得到國際分工的機會和效率,也就是要積極全球化。但全球化的競爭也難免讓很多人的工作被外國搶走。所以要同時達到提高所得及充分就業的目標,我們要同時有兩種不同的產業發展策略。
有些產業和人才必須積極全球化,以發展我國獨到或領先的知識來取得高超的國際競爭力,並利用全球廣大的市場機會充分發揮我們的知識和能力之價值,以獲取更高的所得。而針對那些在國際上競爭力較低,或者工作可能被低工資的外國勞工搶走的人們,我們則要為他們發展一批非在我國生產不可,不必面對國際競爭,外國不易搶走的產業,以確保他們的工作。
簡單地說,我們要用知識經濟進軍全球化的競爭,同時也要用在地經濟來保障無法打贏全球競爭者的生計。兩種策略同時並進,才能達到經濟成長且充分就業這雙重的目標。要打兩隻鳥,至少要用兩顆石頭。
需要知識經濟的道理已談較多,本文將討論在地經濟的道理。在全球化的競爭下,國際間出現一股將各國同類人力的薪資拉平的作用,同樣工作能力的人若在A國的薪資遠高於B國,則這類人在A國的工作或其生產的東西就很可能被企業移到B國生產以降低成本,因此A國的薪資很可能相對下降而B國相對上升,使這類工人在兩國的工資變成較接近。這即是我常提到的「國際要素價格均等化」的作用。
這種作用將使高所得國家很多人力面臨薪資下降的壓力。能夠發展或運用別國沒有之知識的人,可因此而擺脫外國的競爭,進而免除工資下降的壓力。這是知識經濟的重要性。然而任何國家之內必有很多人沒有足夠的能力或機會以知識來和外國競爭,因此他們在國際競爭中,即可能面臨工作被搶、工資下降,甚至失業的危機。所幸有不少經濟領域,外國並不易加入競爭,而須在地生產,因此這類在地經濟也就可成為那些較缺國際競爭力者的避難所。
在地經濟分兩類: 當地需求、當地特色資源
在地經濟可粗分為兩類。一類是以當地需求為主要基礎,即其需求必須或最好由當地生產來滿足的產業;另一類則是以當地的特色或特有資源為基礎,即當地具有和外地不同之特色的產品,或利用當地特有或富有之資源的產業,以及當地既有產業閒置資源的再利用等等項目。
從國家的觀點,我們有很多這類產業可以免於被外國搶走。從各地的觀點,各地也有很多這類產業不易被其他地區搶走。因此好好發展這類產業可使本國及各地較無力和外地競爭的資源得到更充分及更高價值的運用。如此一來不只可以確保很多人的就業,也可形成一個基本的市場做為當地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發展在地經濟的策略,就是要增加其需求,排除其法令限制,提供其必要的公共建設和制度,用歷史故事強化其特色和知名度,以文化創意豐富其內涵,並藉科技研發及優勢產業之合作提升其競爭力。有些在地的特色和特產在適當發展之後,也可以因為它們的特色而吸引外地和外國的消費者,甚至因而具有在國際上特殊的競爭力。
增進當地需求產業: 法令改善、執行配套措施
以當地需求為基礎的在地產業包括非貿易財和在當地生產並消費較有利之產業。這類產業包括居住和多數對個人的服務,以及各種不易運輸的產品。例如小吃、理髮、醫療、老幼的照顧、教育、文化活動、環境品質和治安的維護、資源回收、有機和生鮮產品等等。這些產業不是必須由在地提供,就是由在地提供較有效率。但它們目前卻並不一定充分由在地生產提供。有些產業如照顧服務以往由於法令的限制和政府投入的不足,幾乎全台灣都處於缺乏的情況,在地少了這種生產和就業的機會,而老人小孩也得不到優質的照顧,所以主要的發展策略即在於法令制度的改善,以及政府配合做必要的公共設施、保險、乃至津貼等配套。
有些較適合在地生產消費的產業如教育、醫療、和文化活動,也曾因政府資源配置過度集中在都市或部分地區,而對當地造成不便,也降低當地經濟基礎。未來政府應把這類由政府支配或支援的產業,更合理分配到各地,以改善各地之生活品質,並使各地有更廣的產業基礎。
另外有些產品如農產品、食品,特別是有機和生鮮產品,雖以當地生產消費較為有利,但在現代經濟的競爭下,外地的大型企業卻常能藉大規模經濟甚至海外生產來降低成本,因而能以成本優勢打敗較新鮮的當地小企業產品。類似的情況還有大型賣場和量販店以及連鎖店打垮了當地的小店,甚至使當地的商業區衰退蕭條。結果當地人民雖買到較便宜產品,卻可能失去原本品質較好的產品或服務,尤其是有很多人會失去工作和事業,因而對當地的經濟整體而言可能反而造成傷害。這種取代當地經濟的結果也可能增加運輸成本而不利於節能減碳。
雖然這種競爭是自由經濟追求效率和進步的本質,而且也有其他利益,因此並不能禁止,但政府必須防止其中大企業和外國可能的不公平競爭手段,政府也應合理協助當地產業發揮它們本來具有的利益,或者讓他們自己合作而產生可以和大企業抗衡的規模經濟。日本那種蓋了屋頂而且行人專用的商店街,就是讓小商店可以對抗大賣場的一個例子。我國的夜市也是小型乃至微小企業群聚形成競爭力的重要在地經濟,只可惜有些地方政府近年卻以改建提升品質之名,實際上卻毀掉了不少這種在地經濟。
當地特色或特有資源產業: 投入研發、文創、文史資源
運用在地特色或資源的在地產業之一,是富有當地歷史、文化、風俗特色的產品,以及地方已有點名氣的特產。新竹米粉、台中太陽餅、西螺醬油、麻豆文旦、高屏黑珍珠等等特產名聞國際。風獅爺、琉璃珠就是要到金門、宜蘭和原住民村落買最有情感。但這些地方特產也須隨時代進步和演變,才能永續發展。有些特產可以在歷史和故事中強化其特色和知名度,有些特產可藉著在小說、影劇,乃至其他產品的宣傳曝光而更出名,有些產品可以經文化創意或科技改良而有更豐富的內容,或更多樣化,或有更高品質。這都是政府對各地特產可做的協助。
另一類運用在地特色和資源的在地產業,是利用當地特殊資源和物資而生產的產品。它們有些可因為特殊資源而成為和外地有區隔的特殊產品。有些至少也可讓這些特殊資源得到更充分的運用。花蓮大理石、澎湖文石、三星蔥餅,還有各地的溫泉和觀光區,賣的都是當地特殊的資源,而可以形成特產或有較高競爭力的產品。
很多地方仍有很多特殊資源可以開發,可以創造出有吸引力的新產品,政府應投入研發、文創、以及文史研究的資源來加以協助。有些特殊資源甚至是新虛構出來的。例如電影和偶像劇的場景近年就常成為觀光乃至國際觀光的景點。金色夜叉、伊豆的舞孃、蝴蝶夫人是小說和歌劇,但日本人都把它們當成當地的特殊資源,把故事發生的地點變成觀光景點,甚至開往伊豆的特快車都叫做踊子(舞孃)號。外婆的澎湖灣可以吸引觀光客,台北捷運開到淡水時,應該播放淡水暮色或流浪到淡水,把音樂和觀光結合,而提升淡水的文化特色。
此外,既有產業的基礎甚至因為它萎縮而閒置或失業的設施及人員,也是在地產業發展的資源。尤其是既有產業低度利用或不再運用的人力若不發展新的產業來運用,就會有失業及地方經濟沒落的問題。遭遇發展困難的既有產業若能升級或轉型而繼續有國際競爭力當然最好,若不幸必須萎縮甚至退出市場時,其原先使用的資源有幾種方式可發展為在地產業。消費品產業可對國內提供差異化產品及客製化服務,而和進口品做區隔,以保有國內市場。有些產業可發展為觀光工廠,將產品當旅遊紀念品或地方特產販賣,也可讓遊客自行設計甚至製作。有些舊有產業留下的設施,則可當低成本或有特色的設施來發展新的產業。政府應積極為既有產業萎縮的地方研究運用既有資源來發展在地產業的方法,並優先給予協助,以避免地方經濟沒落造成的人民失業和房地等財產貶值之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