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觀點

大地震正在顛覆港日關係

第85期
林保華

4月1日夜裡,香港維多利亞公園亮起點點燭光。這個只有六四與中秋才出現的夜景怎麼會在這時出現?是愚人節的把戲嗎?不是。這晚,維園舉辦了「愛心無國界311燭光晚會」,有日本、韓國、印尼甚至澳洲、香港、台灣演藝界共同參與。晚會吸引逾萬名市民到場送愛到日本。晚上10時活動結束時,宣布籌得逾1,859萬元(港元,下同);但善款仍然湧至,至深夜11時,善款已達25,069,175元(逾台幣9,400萬元)。

愛心無國界  患難見真情

晚會7點開始,藝人一律穿上白色制服,手戴黃色膠帶,由成龍帶領,全場起立為日本、雲南、紐西蘭等地震災民默哀。來自全球各地的藝人,以日本、普通話及廣東話合唱大會主題曲〈不要輸給心痛〉,美國歌手Lionel Richie也透過影片從澳洲傳來名曲〈Say You, Say Me〉。全場最激動人心的一幕,是中村雅俊與郭富城唱日劇〈前程錦繡〉日語及廣東話主題曲,因此劇是港人1970年代的集體回憶,維園幾乎全場和唱,勉勵日人「藉着毅力,恃我志氣,總要步步前望」。大會以〈What a wonderful world〉,共創美好地球村來結尾。

大會司儀是鄭裕玲、曾志偉、鄭丹瑞、陳美齡,參與演出的還有劉德華、阿倫、翁倩玉、林欣彤、楊千嬅、容祖兒、關淑怡、劉美君、蔡卓妍、鄧紫棋、謝安琪,以及日本的千昌夫、女子組合AKB48成員松井咲子、梅田彩佳和前田亞美,以及韓國的權相佑、女子組合Wonder Girls及其經理人朴震榮等。

香港動漫畫聯會會長黃玉郎,連同十多名香港本地漫畫家如馬榮成、邱福龍、劉雲傑及溫日良等,攜手繪畫一幅7呎乘6呎的大型漫畫〈百星漫畫圖〉,加上藝人簽名,包括劉德華、楊千嬅及陳奕迅等,在維園籌款晚會即場義賣,底價為10萬元,最終成交價則要一至兩日後確定。

晚會結束後,市民默默拾起身邊垃圾,秩序井然的離開。香港市民蘇小姐說:「我們都要學習日本人的公德、秩序。」上海人偉先生則說,看到日本人面對天災的鎮定沉着:「有許多值得中國人學習的地方。」這些都反映了香港人與中國人對日本觀感的變化。

日本駐港總領事隈丸優次一再感謝香港人的支持。這位總領事去年10月才到任,連日曝光率比過去半年還多。日本大地震發生3星期以來,他每天忙於處理各界的電話,並與各界人士會面,幾乎每星期工作7天,到晚上才回家跟太太共進晚餐。而不論是團體賑災籌款,還是到領事館送上各種物品,隈丸幾乎每次都堅持親自出席或接收來回應港人的心意。

二戰掠奪香港記憶漸淡  年輕世代關注普世價值

如果我們想到長期在日本居住的陳美齡(生於香港的旅日歌手演員)在晚會上說,她在日本生活時會想到香港跟日本的關係不太好,因此她在晚會上用普通話說「大家對日本的愛心,相信災難後會令友誼更好,患難見真情」,就該知道,以前香港與日本的關係並不好。當然,香港也有「哈日族」,但主要是年輕人當中,與台灣不能相比,因為台灣曾經是日本殖民地,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日本後來對台灣的發展也頗有建樹。

但是香港人對日本的記憶,則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占領香港的3年零8個月黑暗時期,那幾乎完全是掠奪性的,離開時還留下一堆廢物軍票。為此,反日思潮在香港很有市場。香港左中右派都有組織反日團體,不論保衛釣魚台,還是九一八、七七,加上靖國神社、修改教科書等等話題,都會有反日團體出來舉行抗議活動。在金鐘的日本駐香港總領事館,總領事或其他職員隨時可能要出來接受抗議書。這點,態度倒是比中國駐香港的新華社與中聯辦好。因此這一任的總領事顛覆了他的前任的工作。

出現這種情況,當然與這次大地震有關。但是是不是因為大地震激發香港人的同情心與人道情懷呢?這是其中一個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

這次地震,香港民間開展了許多賑災活動,雖然不如中國大地震,但是也比想像的要熱烈。香港紅十字會發言人表示,截至4月1日共籌得7,000萬元,向災民派發了12萬張毛氈及2.5萬個應急用品包。香港世界宣明會已籌得3,738萬元,除了在宮城縣發放緊急救援物資,亦在登米市成立了一個兒童天地,希望藉着講故事及唱歌等活動,舒緩受災兒童的情緒。宣明會則正與日本政府商討,協助興建臨時房屋安置災民。救世軍港澳軍區共籌得超過1,500萬元,短期內的救災重點仍是發放緊急救災用品;下一階段,當災民離開收容中心遷入臨時居所時,救世軍便會改為派發家庭用品及煮食用具。

最特別的是,有網友發起「送暖到日本」物資募集活動,募集成人及嬰兒尿片、衛生巾、厚襪、保暖內衣、內褲及即食物品等。活動發言人何先生說,早前與災區政府取得聯繫,按當局需要徵集物資,目標是集齊約600箱物資,裝滿一個貨櫃運往當地,他們已經收集了約300箱。網絡是虛擬世界,不是上述固定的慈善團體,能夠有這個成績,算不錯的了。網絡主要又是年輕人的活動場所,這也代表了年輕人對日本的關心。

香港這一代年輕人對3年零8個月的歷史情結已經單薄,對「愛國主義」興趣不大,他們更關心自由、人權的普世價值,這也反映到目前對日本的救災上,相信也會影響到未來的港日關係。而目前香港年輕人對日本的關心,已經不只是文化、食品與電器用品,而是進入到政治、歷史,尤其是日本的明治維新會成功,而中國的改革為何一直失敗?導致九七後香港的民主一直停滯不前。

回過頭,這次送暖到日本的晚會,獨缺中國的藝人。這給香港人留下許多問號。

(林保華部落格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2013年世局喜憂參半
新的一年開始,世界更平安,還是更多災難?從政治和安全角度,全球可能更趨穩定,或者說危機爆發點減少,可控性增高。但從經濟角度,…
我們曾經是另一個人
人有「輪迴轉世」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是另一個人,也會再次成為另一個人。值得思考的是,究竟是誰抹去了我們前世的記憶?…
總感覺有甚麼人正在那兒看著我
英國34歲男子科林‧福斯特(Colin Foster)旅遊時拍到了鬼影,引起了軒然大波。其實拍到鬼影並不是甚麼新鮮事,這類報導已經很多,…
春運一票難求 「實名制」開跑
2012年新年伊始,中國全面實行火車票「實名制」。旅客自1月1日起購買火車票,均須憑「本人有效身分證件」購票,…
眼神炯炯
二千年前老祖宗就認為「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於目」,又說肝開竅於目,肝藏魂,所以說眼睛是靈魂之窗。 眼睛保養首重肝經。《內經》說:「…
你Hungry嗎?你Foolish嗎?
蘋果電腦教主、一代科技創新天才賈柏斯(Steve Jobs)去世的消息於日前傳出後,掀起一波討論風潮,…
企業充電站
2024TiBE出版人才培訓 AI、Z世代讀者、IP轉譯     「TiBE法蘭克福出版人才培訓課程」針對眼下熱門議題與新科技,…
人工智慧與機器人 人類召喚的惡魔?
人工智慧(AI)正以超出我們想像的速度發展。從生活到藝術,從政治到軍事,幾乎無處不在。不久的將來,機器人或將全面顛覆人類生活並逐步取代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