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生活中,最有氣氛、最讓人懷念的,就是過節的時候。
端午包粽子
端午節當天,大家會在門口插上艾草,額頭抹上一點雄黃;有孩子考大學聯考的那戶人家一定會包粽子,因為包粽等於包中。離聯考很遙遠的我不太懂是怎麼回事,然而可以吃粽子看划龍舟,當然是過完年後最期待的開心事。
外婆早逝,母親帶大了三個弟妹,所以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包粽子一點也難不倒她。洗竹葉、洗糯米、整理棉繩子等簡單的工作則是我的任務。糯米和一塊醬油醃過的帶皮五花肉、鹹蛋黃,還有一小片香菇包進粽葉中,再放到大鍋中用水煮兩、三個小時,就有美味的粽子可以吃了。眷村婆婆媽媽之間也會互相交流,把包好的粽子分送給較熟識的鄰居。記得我家冰箱裡總會有不同口味的粽子。媽媽包的肉粽、豆沙粽當然是第一名。
中秋賞明月
山上賞月看得特別清楚,有一年在院子裡看到升起的大圓月,我還嚇了一跳,不知道那年中秋月亮為何特別亮呢!晚餐後拉把椅子坐在院子裡,吃著文旦、柚子還有月餅。弟弟把切開的文旦皮拿來當帽子戴。我嚐著鳳梨月餅、伍仁月餅等,再把裝月餅的四方紙盒裡的彩色塑膠細絲、包裝月餅的圓紙片收藏起來,就是小小的快樂。當年不流行烤肉、沒有華麗的包裝盒,月餅口味也傳統而紮實,但那簡單又純樸的滋味,卻令我難以忘懷。
當我上了高中後,眷村房間略感窄小,父親買了新公寓中的一間房子,我們就決定搬家了。還記得搬家當天,鄰居叔叔看到了都自動來幫忙,但是父親已經大致處理好了,沒幫上忙的叔叔們還略有微詞呢。印象深刻的是,董奶奶也急著追過來問父親,很捨不得地說:「怎麼沒早通知呢?」父親只是笑笑,說是不好意思麻煩大家。當載滿家具的卡車開走時,我看見鄰居們在路口揮手目送車子離開,大家依依不捨的表情,如今猶在眼前。
那個物資不充足但樂於分享的年代,對照人心逐漸沉淪的今日,有如天地之別。以前的房子雖簡陋,但充滿了人情溫暖;現代化的都市公寓,好似把每個人的心都隔上了鐵窗般疏離。(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