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爺因為華裔身分而被定為「特務嫌疑分子」。所謂的特務嫌疑分子就只是因為懷疑你是特務就可以把你定為「特務嫌疑分子」,開大會批鬥你,關牛棚審查你。姥姥從此做了30年的「特嫌」妻子……
姥姥於1915年生在南方的魚米之鄉,是一個十足的大家閨秀。她的父親是一個大善人,有數不盡的田產,每年收地租都忙不過來,在災年就休息,遇有特殊困難的佃戶就索性把土地送給人家。20世紀50年代共產黨說要把土地充公,他就拱手交了出去,以至於在共產黨土改劃成分的時候,給他定了一個「開明地主」的稱謂。
富裕悠然青春時
姥姥的媽媽是獨生女,與夫婿相親相愛,育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是當時少有的沒有納妾的富裕家庭。姥姥的姥姥是一個喜靜善讀的人,是在她家贍養壽終的。每當姥姥的媽媽與親戚朋友打麻將的時候,總是她的姥姥陪著她躲在房裡讀書,直到牌友們盡興收桌、開餐的時候,她們才會出來。
姥姥本人是長女,出生後就有自己的書房和睡房,每天有專人給她梳頭,稍大一點就有人陪著她去私塾。有一天,當她看到許多小朋友在一個大院子裡一起站隊、一起遊戲的時候,就問管家他們在幹甚麼?管家說那是學堂,她當下表示要到那裡去學習。
很快地,姥姥就被安排了教室,坐在第一排。與她同座的是一個瘦小的男孩,後來這個男孩長大後被謊言欺騙投奔延安,不幸得了傷寒,在沒嚥氣的時候就被埋掉了,據說是為了防止傳染。姥姥在晚年的歲月裡時常這樣念叨:「沒想到和我坐一條板凳長大的他,卻是這樣的命運,早早就去了。」
從這家學堂畢業後,姥姥來到了北京的女子中學讀書,她時常念叨:「那時由管家護送著,皮箱裡裝著金條,下火車後乘著馬車,直往學校。」我則稱讚說:「管家人可真好,要是現在的人,早就拿著金條跑了,不把你這小姐殺了就不錯了。」在學校裡她仍然過著貴族生活,吃著小灶,還時常收到家中寄來的東西,無需為生活和浪漫的費用擔憂。
千里姻緣一「影」牽印尼華裔結連理
記得在她臨中學畢業的那一年,北京開始上演由著名影星主演的《戀愛與責任》,她看了廣告激動得一宿都沒睡好,第二天放了學就去了電影院,那裡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剛剛站穩的她就看到有工作人員來講:「後面的不要排了,沒有票了。」
這可如何是好?她手裡拿著錢,離開原位向隊伍前面走去,希望能遇見熟人給代買一張票。來回走了幾次,未見任何熟人,失望的她正欲離去,忽見隊伍中一個穿著白色西裝的小伙子攤開手,掌心朝上神祕地看著她。她馬上領會了他的意圖,將錢放在他的手上……
那是一個英語講得很好、漢語講得不好的英俊的印尼華裔大學生,是年已經29歲。他們買到了兩張挨著的票;自然地,他們又一起喝茶、討論劇情;又自然地,他們發展成了戀人,姥姥也成了他所在的燕京大學(就是目前的北大)的低年級的學生。
學期結束,她得回家了,戀人戀戀不捨地把她送上了火車。家中,父親決定為她安排相親。她正盤算著怎樣對父親說明她已經有了意中人。學校裡,她的戀人坐臥不寧,沒有與她聯繫,第二天就趕到了她家。因為他不能沒有她,送走她後他整夜失眠,直到決定去她家鄉找她,他才安心。
父親是一個很開明的人,當下為他們準備婚禮。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她嫁給了他──一位印尼華裔富商的兒子,立志回國尋根著書的人──那就是鍾愛並陪伴姥姥一生的姥爺。
盧溝槍響逃難去回國貢獻成「特嫌」
新婚的生活是美好的,然而這美好卻被「盧溝橋事變」打斷了。他們舉家外逃,逃難中遇到了在警署工作的同學,把他們送到了碼頭,前往香港。在船上,姥姥的大女兒出生了,英國船長高興地把他自己的房間讓給她們母女住。她的大女兒因為生在英國的船上而成了英國公民。
在香港,姥爺成為藥材商。他們的四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相繼出世了,家中同時僱用照顧小孩和照顧日常生活的保姆,姥姥由大家閨秀變成了富太太,他們與宋子文的內弟成了鄰居。宋的內弟曾誠摯地邀請他們去台灣。然而,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喬冠華的夫人出現了,她也是原燕京大學的學生,她號召所有原燕京大學的人回去為新中國做貢獻。於是,姥姥和姥爺決定先回中國,後去台灣。
起初,他們被安排在文化部門工作。不久姥爺就因為華裔身分而被定為「特務嫌疑分子」。所謂的特務嫌疑分子就只是因為懷疑你是特務就可以把你定為「特務嫌疑分子」,開大會批鬥你,關牛棚審查你,誰讓你是華裔生長在國外,而非中國呢?姥姥從此做了30年的「特嫌」妻子。
在後來的歲月中姥姥時常後悔沒有先去台灣。我則認為,如果你先去了台灣,不可能不回中國,那樣的話,你就不是「特嫌」家屬,而是十足的「特務」家屬了。
牛棚、「五七」、「無名燈」最是美味燈下雞
姥姥成了「特嫌」家屬之後,他們的孩子成了另類,並限定他們禁止離開中國。姥爺管這叫「關起門來打狗」。他們留在香港的生意無人照料,留在香港的房產無法處理,姥姥開始了從未有過的乘公共汽車上班、洗衣煮飯的家庭主婦的生活。這還不算苦,最酷的是姥爺曾一度被關牛棚,每當姥爺被審訊的時候,他時常說的一句話是:「豈有此理!」姥姥也被走「五七」下放勞動,吃的是鹹菜、喝的是能照見人影的米粥。還好,姥姥手中有錢,她與一個農婦私下有交易,每當姥姥給她一元錢,她就會偷偷地給姥姥送來幾個煮熟了的雞蛋。
這個祕密被同是走「五七」的同事發現了,他們也告訴姥姥他們自己的祕密,那就是買隻雞在背人的河邊宰殺、沖洗,然後用衣服包起來,佯裝捉到了魚,回到家裡在床上放個盆,再放上燈,用被子罩起來,用這個「無名燈」烤大約兩個小時,然後再趴在被子裡吃。姥姥說,那是她一生中吃到的「最美的美味」。
「特嫌」子女境遇慘山窮之後見青天
姥姥、姥爺的孩子們可就更悲慘了。有一天,姥姥的兒子被造反派打破了頭,有同學來家裡報告,姥姥當時就嚇傻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一步都走不了,直到兒子包著頭被人從醫院裡送回來才緩過勁來。還有一次姥姥的大女兒被抓走了,理由是戶口上沒有她,姥姥說她已經出嫁,戶口在夫家,可是他們還是把大女兒抓上車,姥姥則一路跟著車跑到目的地,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女兒領回來。姥姥的大女兒是個大學講師,因為是「特嫌」出身,29歲了才不得不嫁給一個又紅又窮的黨員。這個黨員在20世紀70年代發生那場海城地震時,撇下妻子和孩子,獨自一人逃下樓來,以至於他們在後來的歲月中離了婚。
姥姥的二女兒生長的年代取締了高考制度,只能留在工廠當工人。三女兒面臨著上山下鄉,幸虧二女兒當時所在的工廠要在偏遠地區建廠,如果在職職工去新廠的話,就可以同時帶一位家屬去並安排工作。二女兒毅然放棄大城市的生活,為了三女兒的工作問題而來到了邊遠的地區。在那裡,她們一邊工作一邊開荒種地,解決吃飯問題。
一次,好不容易回家度一回假,姥姥給她們買了新上市的茄子,三女兒看見菜盤裡的茄子大哭起來:「媽媽,你知道嗎?我們在那兒餐餐吃的都是茄子!」二女兒抱著兩歲的孩子坐到餐桌旁,孩子的頭怎麼也豎不起來就這樣耷拉著,那也是只能吃到茄子的後果──營養不良。
姥姥決定把孩子留下照顧,說甚麼也不肯去五七了,孩子這才漸漸恢復正常,長成強壯的小伙子後仍然念念不忘姥姥的撫育之恩,後來繼承了父母的事業成了企業家。三女兒在二女兒的照顧下,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在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一年就考上了大學,後來在英國成為醫學博士。
姥姥的小女兒是位芭蕾舞演員,當年江青視察芭蕾舞團的時候,曾在做報告時公開說:「芭蕾舞團的某某演員應該與她那反革命的丈夫離婚。」小女兒在飯堂吃飯時議論說:「人家兩夫妻挺好的,為啥讓他們離婚哪?」就這一句話傳出去,惹來了大禍──她因為反對江青而被定為歷史反革命,是年只有19歲。她後來嫁給了父親有歷史問題的一位畫家,生活幸福。
到了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後,姥姥、姥爺終於有了機會回香港,從此一去不回。當時已經年過花甲的姥姥在香港四處奔波,希望把他們的孩子們全都辦回去,因為她覺得是自己的不小心把他們帶了出去,這次一定要把他們再帶回來。
還好,因為孩子們全都出生在香港,辦起來就比較容易。香港回歸前夕,一個女兒憤然去找有關部門質問「你們為甚麼要把香港給中國?你們知道我們在中國過的是甚麼日子嗎?」工作人員體諒地說:「既然你那麼不喜歡香港給中國,那你就去英國吧。」於是這個女兒拿到了英國的永久居留。大女兒和兒子也都留在英國,另兩個女兒一個去了美國、一個去了加拿大。在國外,大女兒成了實業家,二女兒成了企業家,另一雙兒女成了研究博士,小女兒則得到了「皇家芭蕾舞學院終生教授」文憑。
目前,姥姥已經是95歲的高齡,記憶力較差但健康地在英國安度晚年,享受著高福利的生活。姥爺在十年前因病去世,從此以後,陪伴姥姥的是書本、紙筆和親友們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