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寮坑」,得名於先人於此築寮製紙。「紙寮坑古道」則是昔日台北縣汐止、石碇兩地間往來的道路。開發時間可溯及乾隆年間(西元1735~1796年),目前僅存的約莫1.5小時的路程,沿途遺址豐富,讓人由衷發出嘖嘖讚嘆。
旅人的行程由台北出發,經北宜高速公路石碇交流道,沿著106縣道往平溪前進,約在53到54公里間,左轉依「往永定村1鄰」指標離開106縣道。過橋後左轉沿主幹線上坡,將車停於柏油路終點旁的空地。
碎石路面平緩易行
略為準備行囊,此處是往來附近山徑的樞紐:左路過橋可通往雞冠山、松柏琦山,沿路仍有居民耕作及幾戶頹圮的石頭厝;直行碎石路是紙寮坑古道;右側山徑可通往姑娘山、九層坪山。首先吸引旅人目光的,則是位在右側山徑旁的小土地公廟。古樸的小土地公廟,有石砌供台,信徒應景地以文旦奉獻,感謝土地公的守護。
沿著紙寮坑古道前進,碎石路面並不難行。旅人好奇地踏上路旁的石階,出現眼前的,竟是一座廢棄的礦坑。由頗為乾淨的坑壁看來,廢棄的時間似乎並未太久,坑口用來進行「封鎖」的黃色塑膠袋,與坑道猶似悠然遺世獨立的景象,形成突兀對比。定心一想,這裡出現礦坑並不令人驚訝,永定村附近可看見「文山煤礦」、「永定煤礦」等站牌;這裡不像已經開挖的礦坑,並未命名,或許是礦坑剛開鑿,便已結束營業也不一定。
回到紙寮坑古道,碎石路的盡頭停著汽車,等著農耕主人農作而回。雖然現代工具令農人省時便利,卻也讓古道的前段因此喪失古味。繼續沿著「古道」前進,已坍塌的舊石板橋仍盡心工作,承載了部分新橋的重量。路的盡頭是上閂的鐵門,此路不通嗎?不,真正的精華路線就由此開始!
沿著鐵門前右側的小鐵橋跨越支流,紙寮坑溪在古道右側潺潺流過,橫亙在路上的大石,先人選擇以謙卑、尊重的方式對待自然,鑿出階梯,方便來往行人通行。不到5分鐘光景,另一座土地公廟出現在旅人眼前。
「福從宇宙生」、「德配乾坤至」,廟門對聯清晰的石刻,說明了這是座道地的福德祠,特別的是正面還有另一匾額,刻著「成福地」。吸引旅人目光的,還有左側石壁上的刻字,清晰地記錄了立廟的年代「光緒丁丑年」(光緒三年,西元1877年),還有當初出資建廟的善心人士及捐款。從廟裡香爐殘留的香腳看來,來往的今人似乎更鍾情於這座福德祠。而廟門面向溪水上游,更有著飲水思源的意涵。
屢見駁坎與竹林
繼續沿著古道前進,不時出現的駁坎、竹林,透露出曾是屯墾地的訊息。平緩的古道,踏步其上的,由先人的草鞋、布鞋,轉變為現代的登山鞋、功能鞋。恆久不變的,就是古今來往行人只能用雙腳來體驗;改變的是,過去是為了生活行走其上,現在則是為了運動健身,緬懷過往。
小心地踏過乾溪溝上的木橋,往前約20分鐘,來到古道上的第三座土地公廟——福興宮。宮前的不鏽鋼供桌及焚燒金紙的鐵桶,可以研判附近的農家似乎仍來此祭拜。特別的是,廟裡「福德正神」的牌位後,仍清晰可見的龍紋石刻。佇立在福興宮旁約10公尺的石碑,清楚地傳遞出附近開發的歷史。
碑文傳遞過往榮景
石碑的上方曾被一旁的倒木壓著,目前則以鐵絲固定。名為「立碑建嗣」的石碑,立於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上有屋頂造形,左右有護石,碑文刻寫於中間內凹的石面。隆重造型設計似乎在告訴過往行人,碑文所要傳遞訊息的重要性,也間接證實了紙寮坑古道過往的榮景。
旅人由斑駁的文字大致看清楚內容,原來是當時一位王姓人士,在大溪墘、紙寮坑一帶開墾山業,身故後葬於新興坑,近五十年無人顧盼,後人感念其為人正直重義氣,由同宗過繼一男丁為子嗣,並出資購買其墾地,記錄何處為界等,並立碑為紀。
略為休息,旅人的行程到這裡算是告一段落了。原路折返,心中浮現的,是對前人篳路襤褸以啟山林的崇敬。鄰近喧鬧的都會,古道的靜暱,讓旅人短暫地忘卻了入世的煩惱。土地公廟的一柱清香,將會是旅人下次造訪紙寮坑古道的獻禮,如同先人對土地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