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看天下

七大國右傾和全球民主

七大國右傾和全球民主
這條河流的兩岸,分別是全世界最不民主的兩個國家。請您猜猜看這條河叫什麼名字?知道答案了嗎?公布答案──鴨綠江!您猜對了嗎?
Getty Images
第79期
曹長青
作者為美籍華裔評論家。曾於哥倫比亞大學東亞所、夏威夷東西方中心等從事新聞研究。對兩岸與全球局勢有獨到見解。

人類跨入2011年,走完21世紀的頭十年。回顧過去十年,無論是全球民主化,還是經濟全球化,以及人類的整體富有程度,都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局面!

民主已是世界潮流。現在除整個東歐都結束了共產專制、實行了民主制度之外,在美洲的34國中,除共產古巴,也基本實行了選舉制度。即使連非洲,也多數國家走向多黨制。在亞洲,除了共產中國和北韓等,連印尼、馬來西亞等也都實行了選舉。而烏克蘭的橘色革命,喬治亞的玫瑰革命,伊拉克、阿富汗的選舉,以及伊朗、黎巴嫩、埃及等中東國家的人民對民主的呼喚等等,都曾是世界焦點新聞。

二十年前,全球民主國家只有76個,現已增至123個。權威的「維基答案」(wiki.answers.com)公布的全球123個民主國家名單,包括聯合國之外的科索沃(已有美國等62國承認)和台灣(有23國承認)。

2010年全球民主有衰退

經濟全球化更是大勢所趨。無論是歐盟還是美國,無論是俄國還是中國,無論是美洲還是非洲,都在連結成一個全球經濟體,相互依賴,互通有無,共同發展,脫貧致富。美國學者施拉姆(Carl Schramm)說,「按今天標準,1820年時的世界人口,84%生活在極度貧困之中;而今天,全球貧困人口已降到只有16%。」在經濟全球化下,全球貧困人口已比30年前減少了五億(占全球六十億人口的近10%)。

全球民主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結果,是人類的整體富有程度空前提高,並改變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看法和追求。看看中國、印度這樣的第三世界大國,那裡的人民也在努力工作,致力發財致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而不是意識形態。從全球股票市場也可看出,不要說美國和歐盟,即使原東歐國家的股票,以及拉丁美洲的交易市場,都是吸引全球股民投資(賺錢)的亮點之一。

當然,去年(2010)全球民主有所退步。美國《華爾街日報》年底前發表了題為〈民主的衰退〉的社論指出,2010年11月份,緬甸的選舉就是當地軍政府作弊的產物;另外在中東,埃及的選舉也不真實;海地的總統大選,更是產生暴亂;不久前白俄羅斯的選舉,明顯也是當權者作弊。另外在非洲,象牙海岸這個國家正經歷第二次內戰,因選舉出現紛爭,反對黨在總統大選中獲勝,但執政者拒絕承認敗選。雖然聯合國通過決議,施壓象牙海岸的在任總統交出權力,但卻沒有產生實質性效果。除此之外,民主在俄國,在泰國,在委內瑞拉等,也都不同程度出現了倒退。

全球民主不再是美國外交優先

為甚麼會出現這種現象?《華爾街日報》社論認為,第一個是經濟原因。因為全球經濟的嚴峻,導致政治局面的嚴峻,那些威權國家的執政者,利用經濟困境,乘機擴大他們的政治權力。

目前石油價格居高不降,明顯有利於美洲的委內瑞拉和俄國的普京等權力者。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美國的全球影響力下降,尤其是歐巴馬政府對推廣民主自由的立場有所後退。這家大報回顧說,全球民主浪潮,主要發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那個時候的美國總統雷根,致力向全球推廣民主,到九十年代,全球的民主國家就已增加到116個。到了布希總統時代,更是把向全球推廣民主,作為美國的外交政策基石。

但歐巴馬上台後,美國政府不再主張向全球推廣民主,反而強調不要把美國的價值強加給其他國家。《華爾街日報》社論說,「所以當2009年伊朗的綠色革命發生時,美國的態度基本是旁觀者;同時美國的一些左派學者還強調和推崇中國模式(等於是肯定中國式的經濟開放和政治專制)。這種從莫斯科到北京以及到仰光的模式被肯定,顯示全球民主不再是美國外交政策的第一優先。另外,美國公眾現在更多被國內事務所吸引,也缺乏向全球傳播民主的宗教般的熱情。」

更多獨裁國家,更多國際混亂

2010年初我在《看》雜誌寫的回顧2009年的文章〈自由世界的虎頭蛇尾〉中就指出,布希政府向全球推行民主的政策是「虎頭」,接任的歐巴馬成了「蛇尾」。我當時預測,有兩場選舉結果,將會從內外制約歐巴馬「後退」:一是美國國會改選,共和黨將勝選;二是英國大選,保守派將取代左派工黨。

現在這兩點都已成為事實。而且共和黨是大勝,獲得過去八十年來國會選舉的最大勝利;而英國保守黨領袖卡麥隆當選後,大刀闊斧經濟改革,大幅削減預算,限制政府開支,並同德國總理梅克爾、加拿大總理哈珀,以及法國總統沙柯吉等保守派領袖聯手,抵制歐巴馬提出的歐洲國家應用更多政府資金「救市」的社會主義方向,而更強調政府瘦身,推行充分的自由市場經濟政策。

現在西方七大工業國,出現英、法、德、義、加等五國都是保守派執政的局面(12月中,義大利國會對現任保守派總理不信任投票,並沒成功),只剩下美國、日本是左翼當權。但日本戰後基本是保守派執政,左翼掌權都壽命很短,現在執政的左翼民主黨最近又發生分裂,其下台的日子已是屈指可數。而美國左翼政黨在國會慘敗之後,連歐巴馬也被迫向保守派低頭,簽署延續了前總統布希的減稅法案,其大政府政策等於打了折扣。

《華爾街日報》社論對新一年的全球民主,仍充滿期待,強調全球民主的衰退,對美國來說是一件壞事,因全球有更多民主國家,美國就有更多的盟友;而有更多獨裁國家,就會製造更多的國際混亂。因此呼籲歐巴馬總統應想辦法改變這個民主衰退的趨勢。但歐巴馬政府在2011年會採取甚麼行動,或是動作,仍需拭目以待。

(曹長青網站:http://www.caochangqing.com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溫情滿人間
1.   肯亞穆斯林展現人性光輝 捨身保護基督徒同胞 2015年12月21日肯亞東北部曼德拉(Mandera)發生一起攻擊案,…
書法家陳嘉子 磨20年筆功再執畫筆
忙、盲、茫,是台灣上班族的寫照,似乎事情不夠多、速度不夠快,就會在高速競爭中落伍。而書法這個極需靜心專注的寫字藝術,…
Open Data時代來臨 你該怎麼做?
2009年,美國總統歐巴馬推動了「開放政府前瞻」(Open Government Initiative)的各項作為。此舉在世界造成風潮,…
國是會議應討論的具體問題
馬政府擬於7月間召開經貿國是會議,以求凝聚朝野對未來整體經貿發展策略的共識,政府主辦單位也初步建議了一些議題。…
美夢成空:台灣政治馴服難換經濟利益
在對華外交上一向奉行「重貿易、輕人權」路線的法國,這兩個月來不得不開始痛苦反思這條外交路線給本國帶來的巨大屈辱,重新舉起「人權之國」的火炬…
震前徵兆 是上天給人的警示
人類在災難面前總是那麼的渺小與無力,無論是面對瘟疫、地震、海嘯還是洪水,在生死關頭,科技的力量沒有人類想像的那麼強大,而遵循上天給人的警示…
未妨惆悵是輕狂
我願化作一抹綠 在你的瞳孔裡投影一幅好風景 換取你眼中的笑意盈盈 我願化作一池山泉 與你共浴在暮色裡 晶瑩你的肌理…
執行有溫度的對話 「聊天機器人」創造高效互動
▲學習型臉書社群「讓狂人飛」創辦人洪璿岳早在2016年開始研究並運用聊天機器人。吳長益攝影   你對「聊天機器人」(Chat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