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引發的台灣食品風暴,可以稱為一種「國難」。這場塑化劑風暴被拿來和2008年中國的毒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相提並論,對於MIT品牌的重挫不言可喻。有位朋友諷刺地說:「台灣和中國一樣!都說中國貨有毒,現在台灣的塑化劑比三聚氰胺毒上20倍!」另一位每個月都要去一趟中國的朋友答道:「你怎知中國沒有塑化劑以及比塑化劑更嚴重的問題?只是中國沒有報導罷了。」
塑化劑風暴的確重擊了MIT形象,也重擊了很多台灣民眾的自尊心。好像在面對中國有毒產品問題時不再那麼理直氣壯了,不再可以自負地說:「給我MIT,不要MIC。」其實台灣民眾應該認清一項客觀的現實,黑心無良的商人哪裡都有,台灣沒有比中國優越,在台灣一樣有殺人犯、貪污犯。在全球化之後,天涯若比鄰,中國三聚氰胺毒奶粉可以禍害到台灣民眾,相對地,台灣的塑化劑風暴也會席捲到中國民眾。
雖然到處都可能出現無良黑心商人,在不同社會還是有不同的結果。那幾項不同之處,才是台灣民眾值得挺起胸膛的理由。首先,台灣有自由的媒體,只要媒體持續監督追蹤、暴露問題以及追究最終執行結果,往者已矣,亡羊補牢猶可為也;其次,台灣有民選的政府,對於這樣重大的毒害事件,政府官員無不誠惶誠恐嚴懲商家,第一時間公布所有問題商品並且執行下架與銷毀動作,至少不讓問題繼續擴大;最後,台灣有獨立的司法機關,迅速查封有毒商品以及凍結黑心商人資產,將來如有消費者或受害下游廠商要主張自己的權利,法院絕對會受理案件並且依法審理。
台灣的媒體、民選政府以及司法機關,構成了一個鐵三角,或許無法防杜一切的違法侵害於未然,但還勉強能夠記取教訓並且回復社會正義。雖然受害者對於這種亡羊補牢的結果絕對不會滿意;餵食自己子女多年含毒食品的父母,只怕要自責地擔上一輩子的心。但這是「國難」的必然,縱使災難的製造者是幾個黑心商人,可是席捲起的風暴卻是人人都要陪著承受。政府不是萬能,法律不是魔法,無法一揮手還給受害人一個不曾被侵擾的原始狀態。
反觀中國,不管是三聚氰胺或者任何一項集體災害,我們一再看到被集體消音的中國媒體、嚴懲維護自己權益的消費者的中共政權,以及拒絕被害者立案並且成為中共幫凶的中國司法系統。所以首先揭露SARS的《南方都市報》編輯被重判入獄;所以為毒奶粉受害兒童爭權的「結石寶寶之父」趙連海被捕入獄;所以統計四川地震受難學童名單的艾未未被捕失蹤,只要中共政權不死,這個名單還要一直延長下去。
台灣與中國沒有兩樣?其實我們都心知肚明:非常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