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董事會的名單的討論持續到下午2點多才結束,不過各自表述之後,似乎也還沒有定論。讓哪些人進來或出去,最終的決策權還是在雷新榮和吳金虎倆手裡,因為他們是最大的股東。更嚴格地說,是雷新榮的手裡。
「雷老大,我看就你定了吧!我沒差,反正他們股份不會比我多,而且辦事不力的人再請出去就是了。」吳金虎在會議結束後,拋下這句話就匆匆忙忙地先離開了,說是他和南部的廠商晚上還有個聚餐要趕。
雷新榮回到辦公室後,倒在椅子上,腦中不斷地回顧剛才會議中的對話,思考這些人的去留。
「趙之柱嘛,這人的好處就是敢實驗、不怕死,又有衝勁。當初看到這盤生意最蠢蠢欲動的就是他了,說他是小吳金虎也不過分。研發方面動作也很快哪,不過人緣不是挺好的,而且常常挂一漏萬,有點危險。」
「陳億同,很實在的人,有點保守,可說是典型的研發人才。過去考績也不錯,但加入創業團隊後好像有些施展不開。是因為老趙壓制住他了嗎?點子和創意都不是很多,想事情有點落後,但是很謹慎。」
「大衛是個人才,又是留學回來的,見多識廣。我們也需要業務,所以他應該是值得考量的人才。但是他跟Angel都是屬於業務性質,如果說Angel是火,那大衛就是冰了。但創業初期好像業務得要敢衝才行哪!難取捨、難取捨。」
「Cindy是個媒體操作的人才,只是大家長久都把她當花瓶就是了。企業會很需要好的公關人才,她也可以是高級的業務人才。」
「孫瑞健是個好人,剛才要他表態他也是一副聽從大家處置的樣子,很勤奮是沒有錯,但是看起來不是很熱衷哪。」
「王子光,很有原則的人,也滿使命必達的。不過這個新創事業還看不出他的貢獻點在哪裡。」
「Sandy和魯統利個性有點像,謀劃和控管的能力也都不錯,只是兩個人都是屬於行政性質的。老魯畢竟是老謀深算,策略能力看起來比Sandy出色,但Sandy學習成長得很快,很多事情她第一次辦就可以辦好,很有潛力,這也很難抉擇啊。」
「唉,都是人才,所以要取捨也很難啊。」
雷新榮往後一仰,靠在椅子上嘆了一口氣。
「喔?好久沒聽你嘆氣了。」雷新榮辦公室的大門應聲推開,走進來的居然是東科集團的董事長趙東。
「趙董!您怎麼來啦,不是還在美國渡假嗎?」雷新榮連忙起身迎接。
趙東哈哈一笑。
「待了幾天忽然覺得還是家裡舒適,就先回來了,兒子、女兒讓他們自個兒在美國瘋去。倒是你,在煩惱甚麼?」
雷新榮把在思考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跟趙東報告。
趙東笑了一笑,拍拍雷新榮的肩膀:「你跟我一樣,都不是很果決的人,但我當初提拔你,也是看中你的思考縝密仔細,剛好補金虎的不足。但創業這碼子事,的確金虎功勞不小。」
趙東拿了張紙,開始在上面塗塗寫寫。
「我是到你這個年紀的時候,赫然發現想事情最好不要在腦子裡,把它寫出來,很有幫助。」
「那你覺得董事會人選最重要的是甚麼?」
「資金當然很重要,不過這邊當然是仰賴趙董了,所以其次就是管理能力,再來是必須的一些功能要有。」雷新榮有條不紊地回答了趙東的問題。
「那新創公司最重要的是甚麼?」
「當然是業務了,再來就是產品也同樣重要,還有一些執行和行政的問題、法規、財務。」
趙東又繼續塗塗寫寫:「所以這些項目就可以設定出權重吧?然後再以這個替每個候選人評分就可以了。」
「啊,當然可以。」雷新榮在各個項目後設定了權重數字,然後開始打分數,但出來結果每個人的分數都很接近,還是看不出優先順序。
趙東看完之後笑著說:「我知道你的問題了,你權重數字之間彼此差距太小,當然大家都差不多,還是一樣難取捨。」
雷新榮「啪」一下拍了額頭:「真不愧是趙董,一下就看出我的盲點啊!」雷新榮這次把權重數字設成大至1,000小至個位數,果然馬上看出分數落差。
作者個人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daipaul
側欄
給PE人的小建議:
你覺得自己難取捨嗎?在此提供一個小技巧,因為難取捨的人通常記性不錯,所以習慣在腦中思考,可是這樣的副作用就是如果有盲點,你也很難觀察得到。
在此推薦三個幫助自己客觀思考的步驟:
Step1:觀察
鉅細靡遺地回顧資訊。
Step2:記錄
用文字將腦中的觀察輸出,變成可見的項目。
重新閱讀自己的記錄,重新思考。
Step3:整理
避開自己主觀的思考。
找坊間任何一套客觀的思考工具或架構加以整理。
附表是雷新榮評估董事會名單用的「富蘭克林決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