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美能在三聚氰胺、塑化劑風暴中屹立不搖,靠的是「實在、自然」的食品製造理念。而這理念,除了承傳老董事長高騰蛟不斷告誡的「食品是老實人的行業,食品是良心的事業」之外,義美還靠一貫的愛環保、愛自然的理念,將此精神灌注在食品的製造中。消費者當然可以吃得安心。
而在義美食品工廠,處處可見義美擁抱環保、愛自然理念的體現。
綠色廠區 好似工業區中的綠洲
桃園南崁工業區,如同台灣其他的工業區,到處都是外觀方正的工廠。貨櫃車來來去去,為台灣經濟注入活力與脈動的同時,廠房的陳列卻不免顯得單調,缺乏綠色生氣。
從南崁交流道下高速公路,轉了幾個灣,進入義美食品公司南崁廠後,卻意外地頓見綠意盎然。這裡好似工業區中的綠洲,只見幾個兒童在樹蔭下嬉戲、玩耍,鳥叫聲不絕於耳。
來到這裡,心情多了幾分舒暢。這裡不僅是觀光工廠,也是義美食品主要的工廠所在。
義美的企業文化很重視環保與自然。前年台南市孔廟前三百餘歲的老榕樹遭菇類附著而壞死,當時還健在的義美老董事長高騰蛟與總經理高志明聽到這個消息後,二話不說,馬上答應醫治這棵老榕樹。當時被請來的樹醫生、中興大學園藝系助理教授劉東啟,問起費用怎麼辦時,高騰蛟不僅答應自掏腰包全額負責醫療費用,還很低調不居功,令劉東啟印象深刻。
去年,老董高騰蛟過世前兩天,還找了劉東啟一起參觀義美牧場,打算在廣大的牧場上植樹造林,為後代留下一片難得的綠地。他們還構想一起開發純天然的有機肥料灌溉這片森林,不希望含化學品的有機肥污染這塊新生的綠地。高騰蛟堅持純天然、環保,不喜人工化學品,這樣的精神讓義美在這次塑化劑風暴中獨樹一格。
劉東啟談到高家對環保理念的堅持,不禁感嘆道:「真是令人動容!」
這種家族理念形成的企業文化,掌管食品製造的總經理高志明也是形塑者。他親身參與環境保護的社會運動,與最基層民眾走上街頭抗爭:在搶救棲蘭山檜木林的隊伍中,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在反對核四的遊行民眾中,粗獷的他一點也不落人後。
高志明總是跟員工強調:「我們這一代沒有好好保存(大自然),下一代就很糟糕了。」
高志明在自己的廠區內也落實愛自然、重環保的特色。環繞廠區一圈,處處都是義美熱愛環保的足跡。
廠區大門旁的一棵榕樹,幾乎比大門占地還廣。義美協理蔡永福指著它說:「當初建大門時就是刻意避開這棵樹,把門挪到旁邊去,把樹保留下來。」
在義美歷史文物館的對面,有一棟木造的矮屋,外表看來像是雅緻的小木屋。當詢問廁所在哪時,得到的答案令人驚訝──廁所就是這間乾淨俐落的小木屋!義美食品協理蔡永富自豪地說:「這是全台灣最環保的廁所!」
全木造的廁所以木板相間隔成牆,陽光從木牆隙縫中灑落,廁所裡不用電燈就很明亮。
轉過身來,抬頭一看,廁所旁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樹,樹幹恰好落在廁所屋頂。原來,當初建造廁所時,這棵樹就生長在此。義美不選擇砍樹闢地,而是順著樹幹的生長設計建造廁所。也因此,廁所在樹蔭下顯得格外通風涼爽。
此外,沖刷尿桶的水,竟然不是自來水,而是工廠的廢水回收後,經過污水處理再利用的水。
高志明打造生態園區 與大自然對話
進入大門的右手邊是一片茂密的樹林,這裡是義美獨特的生態園地。在樹叢間穿梭,沐浴在芬多精中,抬頭一看,樹枝間、水池上鳥類不時飛來又去,自在的樣子,似乎渾然不覺自己處在工業區的中心。
這塊生態園地,是義美總經理親手打造的場域。中興大學園藝系助理教授劉東啟,曾幫義美生態園區中的台灣原生樹種標寫介紹說明。他說:「生態園區是高志明自己下手去做的。自己找工人、自己監工。很有意義。」
劉東啟教授解釋:「這塊生態園區要足以構成棲地單元,就要構成一些環境條件。譬如有樹木,鳥類就可以棲息在樹上;有水域,可以招引蜻蜓、可以成為鳥類的食物。環境越多樣性,棲地的可能性就越存在。」
另外,高志明還盡量讓這塊生態園區保持自然的狀態,不修剪雜草、不清掃落葉。劉東啟說:「盡量不進行擾動,讓生態園區裡面的生物感覺是安全地生活在這個空間。」
義美協理蔡永福回憶道,以前他看著園區似乎變成「荒煙蔓草」,試著要清除雜草、落葉,被高志明數落一頓。高志明指著那些「荒煙蔓草」說:「這裡面有很多生物要繁殖。」
目前生態園區裡種植了一百六十幾種原生植物。劉東啟認為很有生態教育的宣導與示範作用。
看著水池裡的水,協理蔡永福說:「這可不是自來水喔!」原來,這是食品廠裡的廢水,經過污水三級處理後,再打到這地方養魚。蔡永福自豪地說:「後面有南崁溪,我們排出去的水都是清澈的、最乾淨的,沒有污染河川。」
高志明對樹的熱愛,完全展現在這個生態園區裡。這裡大部分的樹木,原本都是要遭砍除、丟棄的,但後來被移植到這裡。高志明就是不忍心看著活生生的樹木被人殘殺。
蔡永福指著一棵老榕樹,榕樹的根盤結在泥土和紅磚上,似乎泥土、紅磚和樹根早已合體。蔡永福表示,這棵樹早期生長在義美台北信義路總公司旁邊,與紅磚牆生長在一塊。後來旁邊的建商要闢地建設,原本要砍掉這棵樹,高志明於心不忍,於是將「老樹連磚牆」一起運送來此安置。
另外一邊,一棵榕樹、一棵雪桐、一棵雀榕,樹根交錯縱橫、互相依存地生長在一起。樹根底下同樣是泥土包著厚重的石塊。蔡永福指著石塊說道:「這個是城牆喔!是以前在北投、石牌那邊早期的城牆。當時有人要蓋新房子,總經理就把整個城牆和樹根挖起來,用五十頓的卡車運送到這裡。」
路旁一棵高聳的黑板樹,1983年被移植過來後,一直生長得很好。2007年聖帕颱風來襲,黑板樹被吹倒。蔡永福本來要把斷枝砍下丟棄,又被高志明罵一頓:「樹本身都有生命力,把樹幹移植上去就好。」沒想到移植後,這棵黑板樹長得更茂密。蔡永福比喻:「這就像台灣的生命力一樣強韌!」
高志明對於環境保育與保存的盡心盡力,由此可見一斑。
遊走在義美生態園區裡,每棵植物似乎都有著與高志明互動的故事。自然、環保與對生命的尊重,也因此注入義美食品的製程中。難怪消費者吃到的不只是食品,還有自然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