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高志明與自然的對話

高志明與自然的對話
在義美食品工廠,處處可見義美擁抱環保、愛自然理念的體現。圖為義美南崁廠的大門口,當初建廠時,由於考慮不砍除圖中的老榕樹,刻意把大門移到樹的旁邊。李唐峰攝影
第92期
鄭少凡

義美能在三聚氰胺、塑化劑風暴中屹立不搖,靠的是「實在、自然」的食品製造理念。而這理念,除了承傳老董事長高騰蛟不斷告誡的「食品是老實人的行業食品是良心的事業」之外,義美還靠一貫的愛環保、愛自然的理念,將此精神灌注在食品的製造中。消費者當然可以吃得安心。

而在義美食品工廠,處處可見義美擁抱環保、愛自然理念的體現。

綠色廠區 好似工業區中的綠洲

桃園南崁工業區,如同台灣其他的工業區,到處都是外觀方正的工廠。貨櫃車來來去去,為台灣經濟注入活力與脈動的同時,廠房的陳列卻不免顯得單調,缺乏綠色生氣。

從南崁交流道下高速公路,轉了幾個灣,進入義美食品公司南崁廠後,卻意外地頓見綠意盎然。這裡好似工業區中的綠洲,只見幾個兒童在樹蔭下嬉戲、玩耍,鳥叫聲不絕於耳。

來到這裡,心情多了幾分舒暢。這裡不僅是觀光工廠,也是義美食品主要的工廠所在。

義美的企業文化很重視環保與自然。前年台南市孔廟前三百餘歲的老榕樹遭菇類附著而壞死,當時還健在的義美老董事長高騰蛟與總經理高志明聽到這個消息後,二話不說,馬上答應醫治這棵老榕樹。當時被請來的樹醫生、中興大學園藝系助理教授劉東啟,問起費用怎麼辦時,高騰蛟不僅答應自掏腰包全額負責醫療費用,還很低調不居功,令劉東啟印象深刻。

去年,老董高騰蛟過世前兩天,還找了劉東啟一起參觀義美牧場,打算在廣大的牧場上植樹造林,為後代留下一片難得的綠地。他們還構想一起開發純天然的有機肥料灌溉這片森林,不希望含化學品的有機肥污染這塊新生的綠地。高騰蛟堅持純天然、環保,不喜人工化學品,這樣的精神讓義美在這次塑化劑風暴中獨樹一格。

劉東啟談到高家對環保理念的堅持,不禁感嘆道:「真是令人動容!」

這種家族理念形成的企業文化,掌管食品製造的總經理高志明也是形塑者。他親身參與環境保護的社會運動,與最基層民眾走上街頭抗爭:在搶救棲蘭山檜木林的隊伍中,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在反對核四的遊行民眾中,粗獷的他一點也不落人後。

高志明總是跟員工強調:「我們這一代沒有好好保存(大自然),下一代就很糟糕了。」

高志明在自己的廠區內也落實愛自然、重環保的特色。環繞廠區一圈,處處都是義美熱愛環保的足跡。

廠區大門旁的一棵榕樹,幾乎比大門占地還廣。義美協理蔡永福指著它說:「當初建大門時就是刻意避開這棵樹,把門挪到旁邊去,把樹保留下來。」

在義美歷史文物館的對面,有一棟木造的矮屋,外表看來像是雅緻的小木屋。當詢問廁所在哪時,得到的答案令人驚訝──廁所就是這間乾淨俐落的小木屋!義美食品協理蔡永富自豪地說:「這是全台灣最環保的廁所!」

全木造的廁所以木板相間隔成牆,陽光從木牆隙縫中灑落,廁所裡不用電燈就很明亮。

轉過身來,抬頭一看,廁所旁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樹,樹幹恰好落在廁所屋頂。原來,當初建造廁所時,這棵樹就生長在此。義美不選擇砍樹闢地,而是順著樹幹的生長設計建造廁所。也因此,廁所在樹蔭下顯得格外通風涼爽。

此外,沖刷尿桶的水,竟然不是自來水,而是工廠的廢水回收後,經過污水處理再利用的水。

高志明打造生態園區 與大自然對話

進入大門的右手邊是一片茂密的樹林,這裡是義美獨特的生態園地。在樹叢間穿梭,沐浴在芬多精中,抬頭一看,樹枝間、水池上鳥類不時飛來又去,自在的樣子,似乎渾然不覺自己處在工業區的中心。

這塊生態園地,是義美總經理親手打造的場域。中興大學園藝系助理教授劉東啟,曾幫義美生態園區中的台灣原生樹種標寫介紹說明。他說:「生態園區是高志明自己下手去做的。自己找工人、自己監工。很有意義。」

劉東啟教授解釋:「這塊生態園區要足以構成棲地單元,就要構成一些環境條件。譬如有樹木,鳥類就可以棲息在樹上;有水域,可以招引蜻蜓、可以成為鳥類的食物。環境越多樣性,棲地的可能性就越存在。」

另外,高志明還盡量讓這塊生態園區保持自然的狀態,不修剪雜草、不清掃落葉。劉東啟說:「盡量不進行擾動,讓生態園區裡面的生物感覺是安全地生活在這個空間。」

義美協理蔡永福回憶道,以前他看著園區似乎變成「荒煙蔓草」,試著要清除雜草、落葉,被高志明數落一頓。高志明指著那些「荒煙蔓草」說:「這裡面有很多生物要繁殖。」

目前生態園區裡種植了一百六十幾種原生植物。劉東啟認為很有生態教育的宣導與示範作用。

看著水池裡的水,協理蔡永福說:「這可不是自來水喔!」原來,這是食品廠裡的廢水,經過污水三級處理後,再打到這地方養魚。蔡永福自豪地說:「後面有南崁溪,我們排出去的水都是清澈的、最乾淨的,沒有污染河川。」

高志明對樹的熱愛,完全展現在這個生態園區裡。這裡大部分的樹木,原本都是要遭砍除、丟棄的,但後來被移植到這裡。高志明就是不忍心看著活生生的樹木被人殘殺。

蔡永福指著一棵老榕樹,榕樹的根盤結在泥土和紅磚上,似乎泥土、紅磚和樹根早已合體。蔡永福表示,這棵樹早期生長在義美台北信義路總公司旁邊,與紅磚牆生長在一塊。後來旁邊的建商要闢地建設,原本要砍掉這棵樹,高志明於心不忍,於是將「老樹連磚牆」一起運送來此安置。

另外一邊,一棵榕樹、一棵雪桐、一棵雀榕,樹根交錯縱橫、互相依存地生長在一起。樹根底下同樣是泥土包著厚重的石塊。蔡永福指著石塊說道:「這個是城牆喔!是以前在北投、石牌那邊早期的城牆。當時有人要蓋新房子,總經理就把整個城牆和樹根挖起來,用五十頓的卡車運送到這裡。」

路旁一棵高聳的黑板樹,1983年被移植過來後,一直生長得很好。2007年聖帕颱風來襲,黑板樹被吹倒。蔡永福本來要把斷枝砍下丟棄,又被高志明罵一頓:「樹本身都有生命力,把樹幹移植上去就好。」沒想到移植後,這棵黑板樹長得更茂密。蔡永福比喻:「這就像台灣的生命力一樣強韌!」

高志明對於環境保育與保存的盡心盡力,由此可見一斑。

遊走在義美生態園區裡,每棵植物似乎都有著與高志明互動的故事。自然、環保與對生命的尊重,也因此注入義美食品的製程中。難怪消費者吃到的不只是食品,還有自然與健康。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看人機圍棋大戰 再談人工智慧與股市
今年3月,Google人工智慧AlphaGo在首爾和韓國職業九段棋士李世乭進行了五場比賽。這場人機大賽引起各界的關注,根據媒體報導,…
「中國學生會」變裝現代錦衣衛
杜克大學中國女留學生王千源遭受死亡威脅事件引起軒然大波。王千源指證,無論是中國留學生的抗議活動,還是對她本人惡意的攻擊,都是由該校「…
借花獻佛
新加坡身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外籍公民不少,其中印度人口約占8%。這些印度移民聚集在一個被稱為「小印度」的地區,因為風土民情特殊,…
王徵吉愛上黑琵 永生不悔
1992年七股發生槍殺黑面琵鷺事件,震驚了國內外。由採訪而認識黑面琵鷺的王徵吉,辭去了記者工作,結束婚紗公司事業,…
《台灣大劫難》:一桶潑向溫水鍋中青蛙的冰水
袁紅冰先生撰寫的《台灣大劫難》一書的警示作用,如同李敏勇先生為該書所作序之標題,「一位中國流亡者為台灣升起的烽火」。「烽火」…
你跑步我騎車 鐘少佑、簡婕環島愛相隨
堅持MIT的台灣運動品牌「拓荒者」第二代董事長簡婕,2012年曾接受《看》雜誌採訪,如今已接班六年且頗有心得的她,依然給人嬌小甜美、…
2013年1月全球大事
歐巴馬宣布嚴格管制槍枝 地點:美國華盛頓 1月14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被稱為「最嚴格的槍枝管控法案」,紐約州州長隨即在15日簽署該法案,…
輕裝潢如何玩空間? 從天地壁著手 讓居家大變身
輕裝潢、微裝修已經蔚為潮流,不管是老屋改造,或是小資族、首購族、租屋族的居所,不少人都希望有不同程度裝潢,讓空間更合乎自己對生活品味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