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最危險的地方!」這句玩笑話恰恰對保留真實姓名的台商彭先生的投資中國,做了最佳註解。因為他放在中國銀行裡的存款,硬生生地被銀行人員搶走,討也討不回!
滿腔熱血》
為了「建設祖國」投資中國
台商彭先生主要經營電腦喇叭與音響的設計製造。1993年投資中國廣東東莞約二億台幣,興建八座廠房,聘了近三千名員工,每年營業額達十幾億新台幣。當年,他是東莞市塘夏鎮生產規模最大的台商。
當初評估該在海外何地設廠時,其實東南亞許多國家也釋出優惠,但彭先生還是選擇中國大陸,因為他抱著「建設祖國」的心情,希望為中國社會盡一份心力。他也和北大、清華等一流中國學府合作設立獎學金,幫助許多窮困學子。1995年彭先生與北大設立「文化扶貧」獎助學金,捐助數十萬人民幣費用給包括雲南省武縣和麗江地區的窮困學生,還在廣東陸和縣每年資助一百名學生獎學金。
料想不到》
700萬人民幣存款竟不翼而飛
1995年,彭先生從中國工商銀行湛江分行轉700萬人民幣存款至赤坎分行,過程中這700萬竟然不翼而飛!原來是被中國籍經理勾結銀行內人員,冒名提領。當時還有行員向銀行主任陳小勇檢舉,被當場拒絕處理。後來彭先生前往該行提領存款,銀行卻稱沒有該筆存款紀錄。彭先生還透露,廣東省中國銀行行長田曉韌也知情,當時也拍胸脯保證會處理,但後來也不了了之。彭先生怒道:「這還像銀行嗎?不就等同黑店!」
更離譜的是,銀行人員竟勾結湛江公安,前往東莞塘夏工廠管理區綁架彭先生。當時公安亮槍挾持彭先生,還好,塘夏鎮公安及時趕到,與湛江公安展開對峙,差點發生槍戰。妥協之下才把彭先生押回作筆錄長達14小時。這種「銀行當強盜找公安當靠山」的離譜行為,彭先生完全無可奈何。
僥倖撿回性命後,在極度恐懼、有理也說不清的情況下,彭先生於1997年12月31日趕緊搭飛機回台灣。
噩夢連連》
慘遭中國律師連續吃案
回台後,彭先生於1998年向湛江中級法院提出對中國銀行的告訴,案件一直拖到2001年才開庭。法院告知彭先生,是不法人士勾結銀行,以掛失存摺的方式把錢盜領。奇怪的是,廣東高等法院僅判賠約200萬元人民幣。
彭先生感嘆:「不知這是依據中國的哪一條法律!」更出乎意外的是,這筆款項還遭彭先生在廣東委託的律師吃案,獨吞這200萬元。
彭先生只好再找來北京的律師向原委託的廣東律師討錢。討回判賠款後,沒想到「舊戲重演」,北京律師也吃案,竟以堅持繼續上訴為由,扣押著判賠款,不給彭先生。
不可思議的事情還不止如此。勾結銀行、盜領彭先生存款的大陸籍經理,還與東莞地方法院、中級法院、廣東高級法院勾結偽造合夥契約,向彭先生要求分紅250萬。法院以此為藉口,查封了彭先生在東莞市的多座廠房。前三年彭先生好不容易抗告到廣東最高法院,至今仍沒下文,但廠房早已被拍賣了。彭先生估計,離開中國至今14年,包括失去的廠房,所有損失約達數億元新台幣。
多年來,彭先生只提民事訴訟,未提刑事訴訟。彭先生問道:「像這種案例:銀行當強盜、公安當土匪,我們台商該如何提出刑事訴訟?這個大案,廣東的幾千家台商都在密切注意,北京政府為何不管呢?」
彭先生感嘆道:「中國的法律及法院形同虛設啊!請所有台商不要被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