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經驗

教育應培養優質生活及創新能力

教育應培養優質生活及創新能力
我國百年來成功地運用國際技術把產品賣到工資比我國高的國家,進而成功地讓經濟和所得快速成長,但近二十年來我國已漸成為高工資國家。Getty Images
第97期
陳博志

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會隨發展程度而改變,所以發展策略也必須跟著改變。

在經濟發展的初期,人力和土地等資源的價格常低於所得較高的國家,而國際上也有很多現成免費的技術可以學習,因此經濟發展的重要策略就是如何活用資源。一方面可引進和運用已經有的技術來提高本國的生產效率;另一方面則可把本國的人力等生產要素以加工生產等方式出口到外國,以換取較高的報酬。

然而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工資等要素成本已較高,無法只藉著出口產品就可讓勞力間接在國外賣得更高的價格。而較進步的國家也已學會國際上大部分免費的技術,因此也不易再只靠學習別人而提高自己的生產力。

我國百年來成功地運用國際技術,也成功地把產品賣到工資比我國高的國家,進而成功地讓經濟和所得快速成長。不過近二十年來我國已漸成為高所得國家,以前的發展方式已難帶來夠大的發展動力,所以我們必須有新的發展策略。

新的發展策略:知識與創新 教育是關鍵的決定性因素

在不能靠低工資也不能靠現成免費技術的情況下,國家經濟的發展必須更靠自己的實力,也就是每人平均要擁有更多資本和技術等資源,而且要擁有更多別國沒有的技術。前者是要有更多物質或無形資本的累積,後者則是要有更多的創新。

而無形資本和創新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人的「知識能力」和「創新能力」。教育是這兩項能力的主要來源,但也可能是這兩項能力的重要障礙。因此,「人」和「教育」是未來經濟和國家發展極為重要的決定因素。然而教育對經濟的功能在我國卻常被忽視或扭曲。

教育和經濟的關聯與大部分經濟議題一樣,有公平和效率兩個層面。而很幸運地這兩個層面並沒有重大的衝突。從公平的觀點,教育應該讓每個人都得到充足的教育,以使他能公平地享受社會提供的機會,能把他的潛力合理地發揮出來而得到最好的發展。這種公平的教育可以避免窮人及其他弱勢者因得不到適當的教育而失去發展機會,以致貧窮及弱勢再傳給下一代的不公平現象。

但從效率的觀點,這種讓每個人的潛力都能發揮出來的公平教育,恰好也使社會的人力資源得到最大的發揮。特別是在像台灣這種所得已高而人口又不是很多的國家,任何人的潛力未能發揮,都可能使全國的能力多出現一個缺口,而使國家少一分競爭力。所以公平的教育也是讓有限人口能發揮最大效益的策略。

教育著重基本生活、生產能力後 需學習「高質」和「精神面」生活

人有多方面的能力,過去的教育也許較著重基本生活和生產的能力。但在高所得的國家有兩類能力愈來愈重要,一是享受藝術文化等優質生活的能力,一是創新的能力。不幸的是我國在這兩方面的教育都有很大的改善必要。

低所得國家必須優先滿足生理和安全的需求,物質享受的增加是改善生活最重要的方式。但在所得提高之後,大部分物質需求已得到滿足,人們如果沒有機會和能力去享受更「高質」和「精神面」的生活,就會陷入過度物欲和誇示的消費,對金錢的沉迷或者精神心理的空虛。這樣的社會雖然有錢卻不見得更快樂,甚至可能更混亂。這樣的社會可能因大量物質消費而浪費地球資源,也可能因為不知如何消費而有太多儲蓄及出超,而造成總體乃至全球經濟的問題。

不過「高質」和「精神面」的生活也是需要學習的,而我國的教育卻不夠重視這方面的學習。我們雖有很多相關的課程,但在升學壓力下,這些課程乃至其師資常未受到足夠的重視,甚至變成應付了事。我們課程的內容也太偏重中國事物,未普及當前全球的優質文化。長期以來我們也以「迷信」來看待各種靈性的活動。這都使國人的精神生活能力受到局限。電視電玩這類商業性娛樂填補了人們精神生活的空間,以及忙著工作之父母無法陪伴小孩的時間,但其中暴力等不恰當的內容,卻很可能對人們的心理造成長遠的傷害(請參閱《腦內污染》,岡田尊司著,東販出版社,2007)。

教育、升學、考試 攸關國家經濟發展

升學壓力和考試方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破壞更是嚴重的經濟問題。高所得國家既然不能再靠工資比外國低而搶到生意,也不能只靠學習別人的技術來提高自己的技術,讓技術勝過別國而使經濟繼續快速發展的主要辦法就是要多創新。而多創新的重要手段就是讓更多人具有創新的能力,也具有讓創新實現的機會。

但在我國以考試主導的教育下,背誦標準答案變成是教育的重點,教育不只太少積極培養學生的獨立思想及創新能力,反而懲罰敢有不同想法的學生。因此很多人的創新能力都被扼殺。

在考試之外,我們的教材也偏向教條。期望允許較多元思考的一綱多本,在北北基卻被縮回像是要求思想一致的一綱一本。

最近有件事再次暴露政府忽視培養創新能力。行政院科技顧問,美國史丹福研究中心總裁卡爾森(Curtis R.Carlson)最近會見馬總統時指出,下個十年、二十年的競爭是創新的競爭,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源。馬總統聽後說,其他國家為延攬人才投注的資源讓他感到驚心動魄,所以說政府必須要「有一個更精緻、更細膩,在不會嚴重影響產業與就業的情況下,能夠留住並引導創新人才」。

留住和引進創新人才當然重要,過去政府和民間也不是沒有注意到。但從國家長遠的角度,培養更多人民的創新能力,以及讓更多人的創新能力得以施展實現乃是更重要的政策。卡爾森也指出,創新人才要從小學就給予相關的教育來培養。但馬總統和政府對這更基本的建議卻沒有回應,只回應企業家較關心的引進國外人才之問題。

我個人長久以來即依國際經濟發展的趨勢,而從各種層面來鼓吹創新及創新能力的重要性。2000年我提出的綠色矽島發展藍圖即指出升學壓力對創新能力的傷害,而要求教育體制培養青少年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同一年的知識經濟發展方案明白指出「加強創新能力是提昇國家競爭力重要根本之一」,要「促使學校落實創造思考教學」,「以創新為目標導向,加強課程、教材、教法改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但這些主張似都不敵現任政府對一元化教育和考試的依戀,以及對直接引進外國人才來方便企業的熱忱,所以要教育負起培養人民創新能力的責任,還需要更多人民一起來關心和努力。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2013年世局喜憂參半
新的一年開始,世界更平安,還是更多災難?從政治和安全角度,全球可能更趨穩定,或者說危機爆發點減少,可控性增高。但從經濟角度,…
我們曾經是另一個人
人有「輪迴轉世」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是另一個人,也會再次成為另一個人。值得思考的是,究竟是誰抹去了我們前世的記憶?…
總感覺有甚麼人正在那兒看著我
英國34歲男子科林‧福斯特(Colin Foster)旅遊時拍到了鬼影,引起了軒然大波。其實拍到鬼影並不是甚麼新鮮事,這類報導已經很多,…
春運一票難求 「實名制」開跑
2012年新年伊始,中國全面實行火車票「實名制」。旅客自1月1日起購買火車票,均須憑「本人有效身分證件」購票,…
眼神炯炯
二千年前老祖宗就認為「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於目」,又說肝開竅於目,肝藏魂,所以說眼睛是靈魂之窗。 眼睛保養首重肝經。《內經》說:「…
你Hungry嗎?你Foolish嗎?
蘋果電腦教主、一代科技創新天才賈柏斯(Steve Jobs)去世的消息於日前傳出後,掀起一波討論風潮,…
企業充電站
2024TiBE出版人才培訓 AI、Z世代讀者、IP轉譯     「TiBE法蘭克福出版人才培訓課程」針對眼下熱門議題與新科技,…
人工智慧與機器人 人類召喚的惡魔?
人工智慧(AI)正以超出我們想像的速度發展。從生活到藝術,從政治到軍事,幾乎無處不在。不久的將來,機器人或將全面顛覆人類生活並逐步取代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