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觀點

「垃圾」滿地 香港電台遭難

被香港民間批評打壓自由、人權的政務司長唐英年。潘在殊攝影
被香港民間批評打壓自由、人權的政務司長唐英年。潘在殊攝影
第97期
林保華

中國副總理李克強到訪香港,不但一些人的人身自由受到打壓,香港媒體的言論自由更是受到嚴重傷害,不但記者被當作「黑影」受到警方的暴力對待,當局更是發布官方新聞稿來取代媒體的採訪。所以香港的媒體人多次做出抗議行動,社會輿論也發出譴責的聲音。

三位「疑似特首」 討好北京 挑戰新聞自由

香港三名「疑似特首」(有意做特首,但還沒有正式參選)的熱門人選自然站在政府一方來討好北京而爭取入場券。最早做出反應的是最圓滑的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最新消息她已退出競逐),她聲稱警方阻撓示威者去路,是希望給予李克強好印象,希望港人顧全大局,「不要將自由用得太過緊要(重要)」;但她也表示可能警方做的不夠「完善」。

現任行政會議召集人的梁振英則說:「我相信本港警方的判斷能力,也不會無故動用大量人手」;他還為警方辯護說,中國領導人若到西方的大城市訪問,當地的保安工作同樣會相當嚴密。但是最慷慨激昂的,莫如「疑似特首」最熱門的現任政務司長唐英年,他以英語嚴詞指摘有關批評「完全是垃圾」(completely rubbish)。

為此有民主黨成員遊行至添馬艦新政府總部,要求唐英年撤回言論並向公眾道歉;他們當場撕爛印有唐英年相片及「垃圾」二字的紙張,並拋入預先攜帶的垃圾桶。公民黨成員則遊行至灣仔警察總部,抗議警方在李克強到訪期間動用過多警力,罔顧市民示威權利,並促請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方是否濫權。

「關懷香港」的一批成員,到中環舊政府總部請願,將唐英年的相片貼在一個個垃圾袋之上,促請唐英年向市民道歉。而在李克強回到北京後就到北京訪問的保安局長李少光則代上司解脫,認為唐沒有意思開罪傳媒,相信他尊重新聞自由。

但也就是這個李少光,當有媒體懷疑警方這些暴力行動有中聯辦及國安部在幕後插手時,他就模仿他的上司指這些說法「完全是垃圾」。這不但是「上行下效」,而且學的雷厲風行、立竿見影。然而問題就在李克強離開香港同一天,李少光也到北京訪問,根據中共喉舌《文匯報》的報導,「在北京期間,李少光會與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公安部、外交部、最高人民檢察院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官員會晤。」這樣「緊跟」是甚麼意思?是總結彼此合作鎮壓香港民主派及新聞自由的經驗教訓嗎?這不是更加證明北京的插手嗎?那麼誰的言論更加「垃圾」?

對新聞自由的打壓,前線記者感受最深,尤其無端端,一個正常的人會成為「黑影」而蒙受無妄之災,所以香港記者協會連續舉辦多次抗議活動,記者出身的立法會議員劉慧卿也有聲援。9月1日,記協更向警務處處長曾偉雄羅列出20多個警察濫權干預採訪的例子,投訴警察犯下阻撓採訪七宗罪。在事實面前,曾偉雄不得不承認部分指控。

但是這一切似乎難以阻擋當局對新聞自由的打壓,只是變換方式而已。其實這從唐英年一直拒絕認錯就可以看出當局準備一意孤行了,而當局完全無視民意這樣做,背後當然也有「無產階級專政」主子的支持,才會如此大膽。

慢慢來、溫水煮青蛙 新聞自由漸漸消滅在無形之中

當局進一步收緊媒體政策,體現在對廣播處長的委任上。9月9日,特區政府公布任命政務官鄧忍光出任廣播處長,空降掌管香港電台,改變了20多年來由內部晉升或公開招聘的做法,恢復由政府官員掌控港台。這個做法引發港台員工、記者協會、學者及立法會議員的不滿與批評,加深了港人對特區政府是否加強箝制言論自由的憂慮與質疑。

早在英國人統治時期,香港電台就遵照英國廣播公司(BBC)的模式,雖是公營,卻是尊重編輯自主的,不受政府控制。對此,九七後不斷受到親共人士的強大壓力,要把港台變為政府喉舌。第一任特首董建華以「慢慢來」回應,現任特首曾蔭權,為了避免「港英餘孽」的指控,不斷侵蝕港台的自主性,使用「溫火煮青蛙」的方式。

1999年,長期擔任廣播處長的張敏儀被不滿她的董建華外放日本,但仍由內部員工朱培慶接任;但是2006年特區政府就派政務官傅小慧空降港台出任廣播處副處長,準備接任朱培慶職務。作為「首任」,傅小慧行事相對小心。2007年朱培慶去職,政府也沒有安排傅小慧接任,而是採取公開招聘的方式,於2008年委任媒體人黃華麒為廣播處長。黃華麒於2011年2月8日起離任,期間由副廣播處長梁松泰任署長一職,港府聲稱正積極招聘廣播處長一職,但是在李克強風波之後,政府就以招聘不到為名,將政務官強加在港台頭上。

綜觀上述情況,一步一步「侵占」港台的脈絡完全有跡可尋。但這還是人事上的倒退,其實在編輯自主上,受到的侵蝕已經不小,表現在內容上出現推銷政府政策的節目,以及封殺某些內容。由民眾表達心聲的時事性節目地盤越來越小。

毫無廣播事務工作經驗的鄧忍光,9月9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謹言慎行,榮獲「人肉錄音機」的雅號,與外號「林公公」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比美。期間,記者略施小計,誘出鄧局長把商業電台節目《一切從音樂開始》當作港台節目,以證明他不熟悉業務。

在忍無可忍情況下,60名港台員工在9月15日以黑衣和黑台徽夾道「歡迎」鄧忍光履新,港台大門升起的也是黑色的旗幟。總之,這天象徵港台黑暗日子的到來。但是共產黨與親共人士深知「溫火煮青蛙」的妙訣,開始肯定不會大刀闊斧進一步扼殺新聞自由,但是會漸漸將它消滅在無形之中。如果不信,請拭目以待。

(林保華部落格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藥王」當歸 可補一切虛勞
 當歸小傳三國時期,司馬昭派大將鍾會、鄧艾進攻蜀國,蜀國君主劉禪竟嚇得開城投降,使苦苦堅守在劍閣的姜維,欲降不願,欲戰不能。…
關稅戰爭開打 長期投資人該如何面對?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以對等待遇為由,對世界各國祭出關稅戰,連傳統盟友加拿大和歐盟也不例外。接著,各國紛紛宣稱若川普執意提高關稅,…
「動態清零」 香港爆史上最大規模國際人才撤離
香港爆發COVID-19變種Omicron疫情,香港政府執行中共「動態清零」政策,嚴格的防疫措施引起外資恐慌,大量國際企業高層和員工出走。…
中國高房價與官員的房產
儘管對中國大陸過去數十年持續高漲的GDP究竟有多少的水分,世界頂尖的經濟學家也是難明就裡,…
林毅夫是台灣孩子還是算命師?
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是個爭議不少的人物。一個長久存在的爭議是他算不算台灣人,…
活絡地方經濟 小校也有春天
搬離至他鄉的家長會長余俊穎表示,他認為雙春國小才是孩子快樂成長、快樂學習的地方,因此老遠從鎮內將孩子送來這裡唸書。…
音樂頑童的歌唱人生
我從小功課就不是頂好,國中唸得挺辛苦。思量與人擠大學窄門,勝算不大,不如學得一技之長,於是,選擇高職機械工程科就讀,…
無私的心 勇往直前
在和興村土生土長的張至沅是個聰明、自信,具有敏銳觀察力的年輕人。因家境清寒而就讀軍校,軍職期間一直擔任輔導長的職務,對人性自有一番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