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興村土生土長的張至沅是個聰明、自信,具有敏銳觀察力的年輕人。因家境清寒而就讀軍校,軍職期間一直擔任輔導長的職務,對人性自有一番見解。他不斷地吸收各種知識和技能,從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因此退役後具備了一身本事,為他創業和後來重建和興村打下堅實的基礎。
張至沅退役後在台中創立「復健安養中心」,幫重殘患者和中風老人復健。後來發現老人常因兒女缺乏耐心而中斷復健治療,為了讓老人們能夠在家自行復健,便開始研發簡易按摩器材,獲得多項專利。之後,張至沅又發現患者通常因不能改變生活作習和飲食習慣而舊病復發,觀察研究後認為,唯有淨化心靈和健康的飲食並行,才能真正維護健康,於是開始推廣有機健康食品,並設立「健康小舖」連鎖店。
921地震讓原以為當企業家、開賓士、住洋房、生活樣樣高人一等才是成功人生的張至沅驚覺人生無常,對人生的價值觀和成功的定義,有了一個迥然不同的轉變。他毅然放棄蒸蒸日上的事業,回到如廢墟般的家鄉與鄉親共渡難關。
也許是職業軍人的特質,張至沅不做沒有把握的事。他說:「我把每一件事都當成戰略考量,事先做好評估與架構,訂定目標就不會失敗。也許過程有缺失,但可以修正。」
反遷村後,張至沅提出有機、生態、休閒旅遊的構想,在封閉保守的山村部落引起強烈的反對聲浪,只有極少數人認同。他說:「你不可能每件事都得到百分之百的支持,但只要是對的事就應該堅持,不能因人家反對就放棄或隨波逐流。」
當事情觸及農民利益時,張至沅首先站在農民的立場,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讓農民慢慢適應和改變,最後達到標準,並願意遵守規定、熱心參與。
懷著一顆無私的心,對於各種質疑和責難,張至沅都能坦然面對、勇往直前。他說:「我做的一切都是地方共享的,沒有一件是為自己的。」
或許就是因為這份無私,才經得起考驗,化解對立進而凝聚鄉親的共識。如今,和興村宛如一個大家庭,家家戶戶同心協力,共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