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手札

家在糖廠

家在糖廠
第97期
徐行

每日擦身而過的人不下數十者,甚麼樣的人,會讓你留下深刻印象?

那一個夏日午後,我們來到嘉義,一望無際的雲嘉南平原,空氣裡還有禽畜、作物的味道。南台灣的豔陽烤著汗流浹背的莊稼漢,蒜頭糖廠裡,解說員也正揮汗如雨介紹著糖廠文化。

隨著產業結構改變,台灣製糖業日漸西沉,全盛時期的榮景不在,機器停止運轉,火車退役下鐵軌,糖廠裡的員工們也歇下了。

或許是非假日,遊客三三兩兩,偌大的廠區,沒見到幾個工作人員,愈顯寂寥。糖廠解說員只有兩位,其中一個偶爾還兼駕駛小火車。五分車在老舊的鐵軌上漫遊,遙望遠處呼嘯而過的高鐵──時間,豈能輕用科技估量?

台灣許多老糖廠轉型,變更成觀光、自行車步道,將幅員遼闊的甘蔗地提供闔家出遊。這些仍在老工廠崗位上的員工使出十八般武藝維繫糖廠營運,栽花、植草、維修、打掃一手包辦。這些人或許不懂得行銷、包裝,不懂得廣告、招攬,但他們以赤誠待人,接待遊客有如招待自家客人。或許對於這些工作者而言,糖廠正是他們的家。

一老一少兩個接待員頗有傳承意味。老接待員深耕地方,在他眼中,每個建築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片蔗田、每一花一木都有他們共同的往事。廠區介紹過程說學逗唱,毫無冷場。爛俗的「葷段子」、年歲已高的「老笑話」,經接待員重新演譯,有如重獲新生,獲得眾人一致好評。

老先生致力保存民間文化,編選嘉義民間文學、童謠,用七言絕句寫「糖廠六十景」,頗有「台灣八景詩」的古風。或許正是這份對土地的情感、對文學的關懷,讓人老而彌堅。

解說員忙前顧後熟練地打點行駛中的火車。這邊和旅客寒暄、解答疑問,那一頭還得照顧器具、控制火車。看著他奔忙的身影,忽然咀嚼出糖廠機房的標語:「一滴糖漿,一滴汗」。我想儘管只剩一名遊客,老少接待員仍會準時敲鐘發車,毫不含糊地走完參觀廠區的路線。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生態綠賣你「沒有價格」的咖啡
生態綠的「頭家娘」余宛如在跳下來和徐文彥一起創業之前,是知名保養品公司的行銷經理。她強調自己是以「專家」之姿投入這個產業、是看到市場存在、…
「飛天」的曼妙舞姿(之四)
這是阿丹「飛天」系列的第四張照片。本系列主要記錄台灣第一所公辦民營藝術學校──「雲林縣蔦松國中」舞蹈班同學,…
死刑有嚇阻效果嗎?
近年來每件隨機殺人案發生之後,就會激起關於死刑有沒有嚇阻效果的討論。這樣的討論不但在台灣常常興起,在其他許多國家也常常在重大事件發生後出現…
美國暑期工作難尋 留學生回母國打工
暑假就要到了,按照往年,這正是學生暑假打工賺學費的時候。但美國勞工局的數據顯示,美國青少年今夏的工作前景仍不樂觀,…
讀羅曼.羅蘭作品:《貝多芬傳》
當我閱畢由傅雷翻譯、法國文豪羅曼.羅蘭所著的《貝多芬傳》,心裡不禁感慨,如果我早幾年讀到這本書,我的人生會不會有甚麼不同?…
尼泊爾和不丹的幸福假象
尼泊爾大地震造成巨大損失,同時也震落了那個所謂「幸福國家」的粉飾,連帶也讓人看出其鄰國不丹同樣性質的所謂「最幸福國家」的荒唐。…
日九成社會人士 書到用時方恨少
「學生時代所學的東西,到現在還夠用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回顧一下自己在高中和大學時代的生活,身為學生應該將學業當作本分的當時,…
有機稻場 孩子們的快樂天堂
從中二高苑裡交流道下來接苗140線,朝三義方向前進,沒多久眼前即出現數座「山水米」的大穀倉。從米廠旁的小路進去,沿著一排鄉間透天厝一轉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