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朝聞道,夕死可矣!?因為我已經得到全世界我認為最豐富的東西!」製琴藝術大師焦中興,回顧他製琴的人生,心中充滿著求道者的體悟。
年少的勇氣和衝動皆為尋道
「年輕時太天真了!甚麼事情都想是可能的。」1986年,焦中興從國立藝專國樂系聲樂組畢業,馬上買了單程機票,帶著僅有的美金1,500元與新婚的妻子,遠赴義大利圓他的「聲樂之夢」。「錢也沒準備好,簽證也沒有,義大利文也沒學過,就這樣衝去。」焦中興好像在細數當年的年少輕狂,也慶幸自己當初那股沒來由的勇氣與衝動。
但是,這條路的開端並非焦中興人生規劃中的藍圖。初到義大利,焦中興在中國餐館打工,半工半讀。在一次工作中,焦中興腰椎受傷,壓迫到神經,「當時不能走路、不能站直,心情很糟糕,不但不能唱(聲樂),好像是人生都完了,充滿了一種對人生未知的恐懼……」
「那是一個轉折點,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真正想要走的路是甚麼?」一個看似人生中的「危機」,意外成為「轉機」。身體慢慢恢復之後,焦中興斷然終止了原來勾勒的「聲樂之夢」。1988年,他考進了位於當今世界上製作小提琴的聖地──義大利克雷蒙納(Cremona)的史特拉底瓦利製琴學院。
在學校的4年中,焦中興完成了21把琴,也是全校學生中的最高產量。焦中興形容,每天他都在「追」時間,因為需要努力的事情太多:「比如今天學會做一個圓,但不是馬上就能達到,必須做、做、做,才能達到。」有一回,不小心將手筋切斷,妻子大為憂心,而熱愛製琴的他,卻覺得那是一種光榮,「因為我為我最喜歡的東西付出,甚至於是疼痛也在所不惜。」
1991年,焦中興參加全世界製琴界最重要的國際比賽——Anonio Stradivari賽,在當時參賽的二百多把琴中,焦中興獲得第十六名,是全校師生中成績最優秀的。到目前為止,焦中興是第一也是唯一在Anonio Stradivari大賽中獲獎的台灣人。
最後,來自台灣的焦中興以高分成績畢業,取得該校頒發的「製琴藝術大師」文憑,並獲得國際知名製琴大師F. Bissolotti親手所寫的推薦函。
從傳統的堅持看見生命真理
雖然擁有「製琴藝術大師」文憑,又榮獲國際獎項,回到台灣的焦中興仍得從零開始。因為沒有名氣,做出的琴乏人問津。焦中興曾為了生活,從義大利買來古琴再轉手賣出。但是,「我發覺我的人已經變了,容易賺錢的事情已經形成的時候,我創作的生命就死了,自然就枯萎,做不下去了。」儘管倉庫內仍堆放著未出售的提琴,焦中興仍毅然結束買賣生意。
「我要的很多東西不一定要用錢買,但是很多人都要用錢買,除了錢以外他們沒有其他的東西。千萬記住《浮士德》這部歌劇,浮士德得到他所有的,他用甚麼去跟魔鬼交換?是靈魂!」
不願出賣自己靈魂的焦中興,回台19年,仍堅持依循最古老、最傳統的18世紀「提琴之父」史特拉底瓦利的模具、製法。他說,「傳統」就是經過歲月與自然的法則,去蕪存菁後留下的最精華的部分。堅持品質的他一年只製作6把手工提琴,即便一把定價高達28萬,他的琴仍炙手可熱。
焦中興說:「製琴時會讓人沉澱,得以看清生命,使得生命答案一直被解開。那是真、善、美!因為想要它(提琴)表現絕對的『美』,就必須用最『真實』的態度。這一個過程使我們變得很『善良』。」
他還強調另一個要素──忍耐,「並不是所有事情都像這個社會一樣速成,所以要忍耐克制自己『這樣就好了』的心態,去等待、去努力、去堅持。」
儘管現在有人稱他是台灣最頂尖的修琴與製琴師之一,他仍謙虛地說:「不是我做得比較好,而是我堅持在這裡站住了……」
(本文整理自《看》2008年第16期「認真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