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者必須具備公正的心胸,判斷才能促成社會的公平正義。也就是說,司法評斷的基礎是「理性」,因此,社會大眾看到的法官,往往像是「冷冰冰」的一塊鐵板。
但在資深女法官陳孟瑩身上,我們不僅看到法律「理性」的一面,也感到人性「溫暖」的一面。
陳孟瑩歷任台北地院擔任民事庭推事(現在的法官)、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庭庭長、台北地方法院少年法庭庭長,隨後升遷為金門地方法院院長,然後擔任高等法院刑事庭法官,直到退休。
陳孟瑩將司法的理性融合了人性的教化,展現在她擔任少年法庭法官的日子中。
幫助迷途羔羊》少年法庭大家長
在講述台灣八位女性法律人的故事──《她們,如此精彩》一書中,陳孟瑩解釋少年法庭審判和一般犯罪審判不同。她說:「少年法庭可以算是司法界的異端,因為它不同於一般犯罪審判完全依據法條做判決和懲處,更重要的毋寧是對少年犯後的輔導、教化,讓他們能夠再度回到社會。」
說起這個信念,陳孟瑩雙眼發亮。因為大學曾修習社會學課程,她瞭解弱勢青少年容易成為不良成長環境的犧牲者,想要幫助這些孩子的心情油然而生:「在開庭的時候,我對他們犯罪的部分很嚴格、很嚴厲。但是對他們個人的家庭環境與個性,我會用溫情去對待。」
陳孟瑩擔任少年法庭法官期間,平日除了繁忙的例行工作之外,她還積極推動少年法庭改革和績效的推展,並親自主持少年輔導工作。她不遺餘力地推動警察大學與一般大專學生擔任犯罪少年的輔導員,在寒暑假舉辦冬令、夏令營;平常則舉辦各種有益身心的活動、合唱團、親職教育等活動,以改善少年與父母之間的關係。
為了防止少年犯罪及加強犯後的輔導工作,陳孟瑩還推動擴大聘請榮譽觀護人,要求教育局請各級中學及職校的輔導主任、老師擔任少年法庭的榮譽觀護人,並照顧各校受保護管束的學生,成果可觀。
對於孤苦無依的犯罪少年,陳孟瑩則徵求志工協助,並讓被關在輔育院、觀護所中長期沒有家人探視的少年,以類似「認養」的名義給予關懷。
當年,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少年法庭觀護室所輔導的犯罪少年曾高達二千多人,少年法庭儼然像個中型學校,不論是法官、觀護官、大專輔導員或擔任志工的榮譽觀護人,個個幹勁十足,大家尊稱陳孟瑩為「少年大家長」。
昔日少年犯》改過自新謝法官
能幫助走上歧路的少年即時改正,輔導他上正途,陳孟瑩認為是善事一件,感到工作充滿意義。為此,她寧願捨棄升遷也不輕易離開少年法庭。
幾個月前,陳孟瑩上市場買菜,由於東西買太多了提不來,叫了計程車。那位計程車司機看了看她,說:「我我認識的一位陳姓法官跟妳長得一樣!」陳孟瑩好奇地說:「你怎麼知道是我?」這位司機坦承:「三十年前我上過您的庭,您三十年來都沒有怎麼變!我那時是個少年犯,吸食強力膠,您花了半個小時跟我談我的生活,並且苦心規勸我。我對您的印象非常深刻,因為在家裡沒有一個人會跟我講這些話。後來我就去信宗教,一直到現在為止我的生活都很正規。」
該司機非常感謝她,下車時不願意收車資。陳孟瑩不斷堅持要付錢他都不願收,並且對陳孟瑩不斷鞠躬。
陳孟瑩笑稱,以宗教的說法來看,自己是在「積功德」。正所謂「善有善報」,這點她的感受格外深刻。
推動義務輔導》施比受更有福
要讓迷途的少年真正走向正軌,陳孟瑩認為除了法律之外,還特別需要道德教育。「法律只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其實真正需要的是道德教育,將道德的行為自然地應用到生活層面。」
因此,除了繁忙的審判之外,陳孟瑩積極推動少年輔導活動。實際上,不只是被輔導的少年犯能有自新的機會,連輔導他人的志工也能從這些活動中受惠。陳孟瑩提到,自己的二女兒在念台大時也擔任過大專輔導員,長期擔任受輔導少年的義務家庭老師,讓犯罪少年能順利升學。
二女兒大學畢業後,即申請美國的學校深造。少年法庭的觀護主任寫了推薦函,將她擔任輔導員的事蹟寫在信裡。這個推薦令美國校方印象深刻,還回函給觀護主任,信中寫道,輔導工作是一項極有意義的社會工作,並請主任以後多推薦有這種經驗的學生。陳孟瑩的二女兒因而順利進入美國一流學府――麻省理工學院。
外交官夫人》堅持真愛的浪漫女子
第一次見到陳孟瑩的人,一定對她身上那股雍容、典雅的氣質印象深刻。原來陳孟瑩在當法官之前,曾做過十六年的「外交官夫人」,隨夫婿周遊列國,幫助國家拓展國際邦誼。
說到陳孟瑩與先生的相戀、相守,在保守的四、五十年代可謂轟轟烈烈。原來陳孟瑩的先生是她大學時代的老師,年紀與她相差二十餘歲。陳孟瑩畢業後,兩人連絡之下產生情誼,決定共結連理。陳家大力反對,但陳孟瑩不為所動,相當堅持這段感情。婚後不久,她便隨夫婿離開台灣。
「結婚以後,我們幾乎都沒有發生過糾紛,真的是過了一段相當幸福的時光,一直到先生去世。十六年中所過的生活,是我這輩子裡擁有最美好的一段回憶……」
反觀時下,陳孟瑩對有些年輕女性「嫁入豪門」的說法非常不贊同。她提到,女兒大學時代有次發生一起小車禍,對方駕駛的是高級房車,結果女兒的同學最關心的不是女兒傷勢,而是「那個人是不是白馬王子?」令陳孟瑩有些啼笑皆非。
她認為受過教育的女性要自尊自重,不應該把自身條件當作籌碼。「嫁入豪門,好像是一種不勞而獲的捷徑,但是做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發揮自己的能力,貢獻社會,得到別人的肯定與尊重,生活不是更有意義嗎?同時,也不見得就不能享受好的生活啊!」
在這樣的教育要求下,陳孟瑩的二個女兒、一個兒子,也都盡全力發展自己的專業,有相當好的學歷、工作與婚姻。
目前,自法官一職退休後的陳孟瑩,仍擔任少年友愛基金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女法官協會顧問,並且積極參與國內外婦女團體的各種活動。閒暇之餘,也愛出席各種關於「美」的音樂、舞蹈演出活動,甚至親自上陣。
在陳孟瑩的身上,除了堅韌的性格之外,我們還看到女性經過淬鍊後所展現出的自信、大氣與美麗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