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觀察

經濟衰退為美國公立大學帶來春天

第103期
樊家忠

經濟學的入門課程都會介紹不同商品的分類,其中有一個是正常財(normal goods)和劣等財(inferior goods)的分類。兩者的區分在於,當所得增加時,人們會增加對於正常財的消費,減少對劣等財的消費;反之,當所得減少時,人們會減少正常財的消費,但會增加劣等財的消費。

這個區分乍聽之下沒有甚麼重要,但在景氣衰退的時候,兩種財貨的性質就會被人們重視。因為衰退時人們的所得普遍減少,即使沒有減少,消費量也會明顯下滑。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商品都會滯銷,因為根據劣等財的定義,所得減少時人們會增加對劣等財的消費。所以在景氣衰退大夥都過苦日子時,劣等財反而有機會大發利市。

自2007年發生金融風暴以來,美國的景氣復甦一直非常遲緩,尤其去年以來歐債危機難解,全球陷入對未來景氣的悲觀情緒。長期的景氣不振讓人們注意到平常觀察不出來的劣等財,其中之一就是美國的公立大學。

常春藤名校黯然失色

《華爾街日報》最近的一篇報導指出,由於擔心助學貸款留下高額債務,越來越多的美國學生選擇就讀物美價廉的公立大學,放棄昂貴的常春藤名校。

文中提到了一位典型案例:18歲的學生丹尼爾‧施瓦茨(Daniel Schwartz)雖然通過了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入學申請,但他最後決定去就讀免付學費的紐約市立大學麥考利榮譽學院(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s Macaulay Honors College)。

有趣的是,丹尼爾的父母其實收入並不低,尤其還有申請獎學金和貸款的機會。但他想成為一名醫生,而康乃爾醫學院的大學部學費高達每年45,000美元,如此高的成本讓丹尼爾卻步。

讓年輕的丹尼爾猶豫的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近來不斷攀升的貸款違約率。私立學校的昂貴學費往往導致高額的學貸債務。今年美國應屆畢業生的平均貸款達到了創紀錄的27,200美元。

根據《經濟學人》雜誌10月29日的一篇報導指出,美國的學貸總額在2011年已經達到了1,120億美元,超過了信用卡貸款的總額。另外,金融危機讓年輕人的失業率大幅提高,連帶使得學貸的違約率增加至10%,這遠遠高出信用卡與汽車貸款的違約率。

學貸違約的後果雖然沒有破產嚴重,但違約的紀錄仍將成為信用上的污點,這對一個年輕人而言是十分不利的。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美國高中畢業生傾向就讀不太昂貴的大學,避免承擔未來學貸留下的債務。

公立大學爆滿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引用調查數據指出,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成本較低的公立大學或住在父母家裡以節省住房費用。今年公立大學的新生中,來自家庭年收入10萬美元以上的家庭有22%。這個比例在2010~2011學年度只有12%。

因此,跟去年比起來,家庭在大學教育的平均花費上減少了9%。高收入家庭則在大學開支上削減了18%,額度高達25,760美元。

文中提到一位20歲的加州學生,名叫葉傑西(Jesse Yeh)。他選擇就讀公立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而非私立的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柏克萊分校一年的學費約為14,460美元,這遠低於史丹福大學的40,510美元。

由於許多學生選擇就讀學費低廉的公立大學,使得公立學校人滿為患。這意味著學生可能無法修到某些必修課程,以至於有困難在四年內完成學位。傑西現在需要擔心他能否按時畢業,因為他無法選到過度擁擠的必修課。前面提到的丹尼爾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他無法註冊到某些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Queens College)在今年秋季所開的課程。

柏克萊大學表示,2006年進入該校大學部的學生當中,只有71%在四年內畢業,而這個數字可能會在接下來的幾年繼續惡化。

捨棄名校正確否?

這種捨私立名校改讀公立學校的策略不是沒有風險。《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指出,長春藤名校的學歷往往吸引更多公司招聘人員的注意,得到更多面談的機會。另外,許多長春藤學校的校友長年來已經形成了商界與社會的龐大關係網,這些社會網絡對於求職有著莫大的幫助。

哈佛大學的校友會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該校的校友會遍及全球,許多校友之間發展出綿密的正式與非正式關係,成為哈佛畢業生的重要資產。

不過,專業的經濟學研究卻提出不完全一致的推論。例如,哈佛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戴爾(Stacey Dale)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教授克魯格(Alan Krueger)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就家庭環境好的美國學生而言,讀好大學並不會帶來更高的未來所得。不過,名校的學位卻能顯著地提高來自低所得家庭學生的所得。這個結論是從大約十年前的資料分析所得到的。如果今年這個結論仍然成立的話,那麼捨棄就讀名校的機會將對低所得學生的傷害較大。

最後,捨棄名校的另外一個風險則是公立大學的教學品質下降。《華爾街日報》的報導舉了19歲的娜塔莎‧皮爾森(Natasha Pearson)做例子。她目前就讀紐約市立大學的杭特學院(Hunter College),當初她拒絕了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的就讀機會,因為她不願讓她的家庭負擔每年超過30,000美金的學費。

她對媒體表示,杭特學院的學生背景很不整齊,很多課根本不是教授在授課,而是請研究生代打。這可能是因為學生人數增加,而現有教授無法加開課程的結果。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個人即品牌 與顧客走上美好旅程
開店、創業的你,是否思考著如何「與顧客一起成長」? 與顧客一起成長,在本次封面故事個案「喜舖」身上有兩重意義。…
抨擊教育弊端 高中生寫小說熱賣
去年,正在華中師大附中讀高二的學生李紅豪,因在一篇〈草見人命〉的作文中抨擊中國的教育制度,被老師要求「回家反思」而停課14個月。休學期間,…
來去觀光工廠
亞典蛋糕密碼館宜蘭縣宜蘭市梅洲二路122號若您正在尋找記憶裡香甜的味道,亞典「以幸福為圓心,甜蜜為半徑」,用心所製作出的蛋糕,…
紅色滲透與台灣媒體「靠岸」
近年來,就在美國等外國資本靜悄悄撤出中國之際,台灣對中國市場前景卻分外看好,幾乎完全無視中國本土對自身經濟的負面分析。原因何在?…
中俄表態 聯合國通過對北韓新制裁
北韓近期的一舉一動,似乎都是國際關注的焦點。因在今年7月兩次違反聯合國禁令試射洲際導彈,…
台日簽約 北京有意見?
台灣與日本近日簽定了雙方研議多年的《台日投資協議》,這項定位於國際事務的協議,帶給台北當局許多經貿外交上的想像空間,但也引發了不少輿論譏評…
溫家寶淚灑汶川 無奈的天人交戰
僅僅兩天時間,中共開動一切媒體資源,正在把一場慘絕人寰的大災難變成一場中共領導全國人民戰天鬥地並將取得勝利的「地震秀」。…
《看》雜誌FB 讚文分享
哈佛圖書館的20條訓言1. 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2. 我荒廢的今日,正是昨日殞身之人祈求的明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