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臉譜

李世英校長 用義工精神奉獻社大

李世英校長 用義工精神奉獻社大
新竹市科學城社區大學每學期結束時,必定舉辦結業成果展暨課程博覽會,每班都會展出成果,將新竹市光武國中的禮堂擠得水洩不通。李唐峰攝影
第113期
鄭少凡
十年以來,從沒制度到井然有序,從沒資源到現在穩定成長,
新竹市科學城社區大學背後的推手與靈魂人物就是校長李世英。
草創之初沒經費沒設備,她放棄月入十萬的音樂教師工作,
抱著犧牲奉獻的精神「撩」下去……

每當學校學期結束,寒暑假即將到來時,新竹市光武國中的禮堂內就格外熱鬧。只見禮堂內擺滿了五花八門的攤位,有書法教學、攝影教學、推拿、彩妝教學等,同時台上正上演著各種才藝表演,人群擠滿了台上台下,好不熱鬧!

原以為這是學校的園遊會,仔細一看,這些人並非國中生,而是一張張成人的面孔,原來他們都是新竹市社區的居民們。而這盛大的活動,是新竹市科學城社區大學每學期結束時必定舉辦的結業成果展暨課程博覽會。

不屬於正規教育體制的社區大學,是由民眾自發創立的非營利機構。在這種民眾自發參與的情況下,結業成果展每學期都能如此熱鬧,實屬少見。可見該校不管老師、學生向心力都很強。

新竹市科學城社區大學從2002年創辦以來,今年步入第十年,從剛開始只有20個班,學生報名341人、註冊286人,到近幾年每學期都有七、八十個班,註冊人數為700至900人,除了規模人數不斷增加,辦學成績也不斷受到好評:2008年至2010年連續獲新竹市府社大評鑑優等、2007年通過全國社大促進會「全國社區大學――學校經營與公共參與」認證、2007年成為全國第一所通過職訓局「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社大、2007年至2010年還獲得教育部「非正規教育課程認證」21門。

十年以來,新竹市科學城社區大學從無到有,從沒制度到井然有序,從沒資源到現在穩定成長,背後的推手與靈魂人物就是校長李世英。

用故事教育孩童

「校長」這頭銜讓人敬畏三分,但李世英是個慈眉善目、臉龐圓潤、目光和藹的「媽媽」。她本來是國中音樂老師,另開設一間音樂教室,還擔任過柯大宜(Kodaly)音樂教育學會祕書長,推動過四大音樂學派之一的柯大宜音樂教育法。

然而在學習障礙的孩子出生後,李世英開始自學特殊教育與諮商輔導。本來只沉浸在音樂教育中的她,學習諮商輔導後,開始真正瞭解學生們的內心世界,找到與孩童們互動的方式。她發現說故事對小孩成長很有幫助,便開始推廣閱讀,2000年在新竹市成立第一個故事協會,到各小學教導閱讀方法、說故事技巧,並成立故事媽媽社團,培訓故事媽媽在晨間、國語課、圖書館說故事。

李世英還協助新竹市文化局圖書館培訓故事園丁,擴大說故事的力量,讓這些故事園丁到新竹更多圖書館說故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光說故事還不夠,李世英進一步帶領大家「演」故事──2005年、2006年推動竹塹故事月,讓各小學的故事媽媽社團由「說故事」變成「演出故事劇」,藉此學習表達情感與溝通能力;場地也從文化局、玻璃工作館、市府大禮堂一路換到動物園,規模持續擴大。

2008年起,李世英帶領故事媽媽群引導社區民眾演出社區故事、拍攝社區紀錄片、寫社區故事、創作社區家庭手工書。該年完成《說故事寶典》,送給每個學校當做新手故事媽媽的伴手禮。因為十年來長期為社區奉獻,李世英在2011年獲得新竹市「社教公益」獎,奉獻精神受各界肯定。

用義工精神投入社大

2002年,新竹市東區一千多位居民連署建議創立社區大學,在當地議員的協調下,9月新竹市科學城社區大學成立,是當時新竹市第三所成立的社大。李世英由於推廣閱讀與特教,在社區內頗有名聲,於是就被邀請加入社大擔任教學副主任。

李世英很快地由教學副主任變為主任,並在2006年擔任校長職位。社大的工作人員從開始到現在都只有二、三位,所以不管擔任甚麼職位都得管大小事,她笑著說:「這裡校長等同工友,一開始就這麼少人,現在還是這麼少人。」

草創之初,沒經費、沒設備,李世英放棄月入十萬的音樂教師工作,抱著犧牲奉獻的精神「撩」下去。開辦經費必須等一年後將成果呈報市府後才會撥款下來,為周轉資金,李世英背著先生拿自己的房子抵押貸款,發鐘點費給老師與支付其他校務開銷,每年都得墊一百多萬,等到市府經費下來後再還錢給銀行。

連辦公室的紙、筆、茶杯等用品都得從自己家拿來,一開始工作人員的應對進退,李世英也得一一教導。李世英談道,她幾乎是用整個生命去投入,2002年到2005年間,一切都得自己來,每天只睡兩個鐘頭。

還好幾年前,李世英學會用其他專案周轉經費,現在學校經費較不用擔心,工作人員成熟起來,各方面的制度也慢慢建立。

用嚴謹態度建立制度

說起建立制度,也是一個艱辛的過程。

社大不像一般正規教育體制內的學校,師資、教務、招生、校務都沒有正規的建制,一般老師都是兼課,很多是一下在這社大兼課、一下到另一學校兼課;招生方式也不像一般大學,學生註冊後開始選課,而是得先湊足班級學生後再開課,學生不滿意很快就可以退課;社大也沒有自己的教學場地,必須寄人籬下,科學城社區大學就是依附在光武國中內,借用他們的教室。

科學城社大全校主要工作人員加上校長只有三人,一學期開的班卻多達八、九十班,一年總共約170班,在種種困難下,要營造師生對學校的向心力實非易事。但由每學期末的成果發表會來看,每班都會參加,而且每次都是一次盛會,可見新竹科學城社大已成功建立起師生的向心力。

如何用三個人力成功管理這麼多班級?李世英回答,要在社區大學營造師生的向心力和忠誠度,靠的是建立制度,而且領導者的行事作風至關重要。

首先,自己就得行事嚴謹、一絲不茍,底下才不會跟著亂。李世英訂定了許多規矩,讓社大更接近正規教育的作法,譬如學期初與學期末,老師都得參加教師座談會,除了清楚溝通社大的教學理念,也檢視每學期下來的教學成果;而學生規定得寫教學日誌,記錄每次老師教授的內容,讓老師與學生清楚自己教學與吸收的程度;同時還得進行教學評鑑,老師要自評,加上學生的評鑑,老師還得交期末報告與負責展出成果。這些都讓學校的教學與學習更有制度。

同時,李世英甄選老師非常嚴格,她認為社大老師的程度不該低於高中、大學老師的程度,老師素質好,就可以讓學生更好。因此,要到科學城社大教學的老師都得通過李世英設立的筆試、口試、教學演示三大關。

目前在科學城社大負責教務的工作人員私下表示,別看校長慈眉善目,做事可是很嚴格的,「她很求好心切,是個追求完美的人,工作上很嚴格,常罵我們時會說:『寧願我罵你,也不要老師和學生罵你。』」

在工研院擔任工程師並在科學城社大教授書法的陳孟誼老師表示,李世英工作嚴謹、堅守原則,常常是「扮黑臉」的角色,因此老師與校長相處起來「滿累的」,不過就是因為李世英要求高,才能帶動著學校老師、學生一起成長。

陳孟誼提到,自己平時下班後來社大教課,感覺較累,所以在教學上比較容易守舊,但李世英會一直敦促他要進步。他的課就被校長催促整理成果,然後送去教育部申請「非正規學能課程認證」,雖然過程很累,但教學、學習成果整理出書後,學生、老師都很有成就感,覺得自己不斷進步,又可以和親友分享。

「校長的個性很有原則,對全校有很大的幫助,一切照規矩來,規矩定下來,大家照著規矩走。」陳孟誼表示,李世英一直致力於把一般社大較欠缺的機制建立起來。例如在交成果展和期末報告時,龜毛到連報告的格式都得依照李世英訂定的標準,一開始他覺得很麻煩,不過久了才明白校長的用意。格式定好後,為數不少的班級就可以很快地整理報告呈交給政府教育部門,評鑑成績好,經費才會發下來,老師才有鐘點費,校務才會良性發展。他笑著說:「像明天我們班辦的謝師宴,用的都是評鑑很好後發下來的績效獎金!」

用服務回饋社區

新竹科學城社區大學的學生特性和一般社大不同,因為剛好位於新竹科學園區旁,七成的學生都是在竹科上班,學歷、知識水準較高;又因為大多身處商業界,商業氛圍偏向利己。社大如何落實終身學習,讓學生從「利己」轉向「利他」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李世英規劃科學城社大的特點之一就是社區服務,每學期每班老師都得帶學生深入社區,以所學專長回饋社區,她微笑地說:「從只是照顧我自己、來社大學我想要的技術,可以慢慢轉換成除了學技術之外,還可以關懷別人或服務他人,我覺得這反而是我在這(科學城社大)的重責大任!」

在科學城社大上吉他課的黃先生,很肯定李世英的理念。他表示,若只是要學吉他技術,還有很多其他地方可以選擇,但只學技術只能娛樂自己,不能與他人分享。科學城社大強調與社區互動,讓他感到分享的快樂,上個學期老師就安排學生到醫院和市府旁廣場義演,幾乎班上同學都參與。與社區居民分享音樂的感覺如何?黃先生形容:「看到別人開心自己也滿開心的!」

書法老師陳孟誼說道,一開始不太理解為何要深入社區,後來實際帶領學生到社區寫春聯給居民後覺得很有意義,也慢慢可以體會李世英的用意──用行動告訴社區民眾,書法等生活美學不是高不可攀的。

他還提到,一開始有同學不願意去社區服務,他就提議到該同學的社區舉辦活動,結果不同意的同學看到左鄰右社都參與活動,實際感受到社區服務的好處後,下次去別的社區服務時,不但不會反對,還非常樂意加入。他說:「感到服務的好處後,後來就懂得服務的快樂,就願意去幫助別人了!」

李世英帶領新竹科學城社大走過十年,熱心奉獻撐起社大現今的規模與成就。「有這麼一批人在努力,應該多為社大的未來著想,政府政策上為何不多一些幫助呢?」奔走十年,她不禁感嘆自己漸漸年華老去,無法像以往那樣燃燒精力。

李世英語重心長地提醒政府多多照顧社區大學,給社大一個正規的建制,這樣才是長久發展之計。「不然靠義工精神投入,有多少人可以長期這樣做?」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討海人
陰雨連綿多時,難得今日陽光爛漫,可不能辜負了這大好時光。先生背起相機,我們來到了壯圍海邊。 冬日陽光沒有為蘭陽溪口帶來溫暖,…
新頭殼 建立非主流媒體影響力
媒體,是僅次於「行政、立法、司法」外的第四權,也是社會大眾獲取新聞、資訊、知識,甚至是建立價值觀的最重要管道。…
影音平台百花齊放 你上網追劇了嗎?
這是一個多螢的世代。早上一睜開眼睛先用手機查看訊息;接著一整天用筆電工作;晚上回家看電視,廣告時間滑滑iPad;睡前再滑滑手機、…
高智晟之女耿格:不要抹殺自己內心的善
「我不會再去恨他們,我想用善去感化他們。」年方23歲的耿格,神情坦然、語氣平和地說。中國大陸著名維權律師高智晟的女兒耿格,…
奮鬥一世紀 美參院通過全民健保
歷經數月政治角力和無數次磋商,美國會參院於2009年12月24日終於以60對39票通過歷史性的健保改革法案,支持醫療保險市場大幅重整,…
中國名校畢業生餓死與「爛尾娃」 根源在哪?
近日,中國一則微信文章〈一個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引起網路熱議,文中講述一名出身寧夏貧困山村的女孩雖然畢業於北京「211名校」,…
網路段子:央視批星巴克之後
中國官方中央電視台針對國際知名咖啡品牌店星巴克,近日進行了長達15分鐘的口誅筆伐,批評星巴克在中國謀取暴利。…
澳洲的「大怪獸」──賭博業
一般民眾對澳洲人可能有以下幾個印象:講的英語有嚴重口音,喜歡喝酒,還有喜歡玩弄鱷魚。這幾項習慣的真實性儘管尚須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