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卸任資策會執行長後,果芸被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延攬到神通電腦擔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同時亦擔任轉投資企業聯強國際董事。2009年苗豐強退居神通電腦董事職位,由果芸接任董事長,掌管這個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電腦公司。
果芸擔任國軍將官期間,不僅經歷了中華民國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等三位總統,更是「台灣科技業之父」李國鼎的左右手,見證且參與了台灣科技業的發展。
不僅經歷充滿傳奇色彩,在資訊科技這個聽起來尖端時髦的產業裡,果芸的年紀也「引人注目」。現年87歲的他仍不顯老態,腳步穩健。
話夾子打開,果芸以沉穩且條理分明的鄉音,娓娓道來他的半生戎馬……
留美歸國》 將資訊系統導入空軍後勤管理
1960年代,果芸從美國空軍學院畢業回國後,在後勤司令部擔任組長,接受後勤管理與資訊科技訓練。由於當時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因此美國在軍事、經濟等多方面提供台灣許多援助。但是,即使在軍事武器上有美國的幫助,後勤管理系統沒有跟上的話,美軍提供再多的武器對我方國防幫助也不大。
以空軍為例,當時美國提供F104戰機給台灣,如果繁雜的零件與維修沒跟上,缺個零件飛機就無法起飛,而從美國運零件來台最少也得兩個月。種種困難之下,整體戰機的妥善率很低,僅20%而已。美軍顧問團團長因此向當時的空軍總司令賴明湯表示,後勤管理不改善的話,美軍給再多的飛機也無法作戰,妥善率至少得達到50%才算合格。
賴明湯因而找來剛學成歸國的果芸,希望他能協助將資訊系統導入空軍後勤管理。當時IBM剛進台灣不久,為了後勤系統的資訊化管理,空軍向IBM詢價,IBM開價1,500萬美金。在當時二戰後不久、台灣經濟尚未起飛的時空環境下,1,500萬美金無疑是天價。當時的蔣介石總統聽到報價後,提議只購買硬體部分,軟體系統由國人自行開發。
這是挑戰性很大的提議。當時別說空軍裡沒人懂電腦,甚至連電腦長甚麼樣也沒多少人見過。果芸向美軍顧問團要來所有的資訊系統使用手冊,找了幾位空軍學校畢業生研究了一番,斷定可以做,便接下了這個挑戰。他充滿豪氣地說:「外國人行,我們為甚麼不可以?」
當時司令部把空軍官校的學生都交給果芸,他一邊教這批年輕人,一邊共同研發軟體系統,從研發到使用只花了一年半時間便完成,比IBM的預期整整快了半年。
英國派員學習》 蔣介石總統特頒「克難英雄」
這套軟體系統功效如何?往事彷彿歷歷在目,果芸介紹道:「有多少架飛機、這些飛機有哪些零件、一年得採購多少東西、要到哪裡去買、前置時間是多少、得花多少錢、維修時要照哪本手冊修理……譬如飛機的化油器不通、油量表有問題,電腦馬上可判別是哪裡壞了、要換甚麼零件,要去哪裡獲得這些零件,都可通過作業系統運作。」
果芸進一步解釋,原來的空軍後勤司令部底下有六個作戰連隊,分布在台灣各地。為支援這六個作戰連隊,司令部設立了六個後勤單位,一個後勤單位負責噴射機,另一個負責螺旋槳飛機,其他後勤負責飛機零件。所以一台飛機若損壞,光找零件就得派人員親自查訪五個後勤單位,而零件十分複雜,編號有時找半天還找不到。去找零件的人員至少得在後勤單位住上一晚,還得和接待人員進行公關,請包香煙甚麼的,過程冗長沒效率不說,還浪費的大量人力、時間與金錢。
果芸為了解決這問題,成立了後勤管制中心,導入電腦系統統籌管理後勤資源。飛機一旦有問題,不用再跑到各單位一一找零件,只要聯絡後勤管制中心,並輸入電腦一查,即可從這六個後勤單位調送零件。原來至少需要三天才能拿到的維修零件,現在只需三小時;本來需要一千多人力管理後勤零件,現在只需兩百多人,既節省人力,又方便快速。
果芸更把資訊化管理擴展到武器與其他管理系統,將戰機的妥善率大大提高到80%。他透露,當時戰機的後勤資訊系統化管理,連英國都還沒落實,所以英國還派六十多人到台南受訓。此事讓蔣介石大感欣慰,親自頒發高級榮譽勳章給果芸,稱他為「克難英雄」,還特地獎賞六十萬台幣給他,是當時愛國獎券頭獎獎金的三倍!果芸笑著說:「當時要打下米格機才能獲得『克難英雄』的稱號,我是唯一沒打下米格機獲頒此榮譽的。」
郝柏村「搶人」》 由空軍調任陸軍後勤司令部副司令
由於把空軍後勤司令部資訊化系統管裡得有聲有色,當賴明湯升上參謀總長成立國防管理中心後,便將果芸調升為該中心主任,統籌三軍武器採購的系統管理。原本台灣每年採購美方武器約需花費70億台幣,改革之後大大節省不必要的開支,將費用大幅減至60億元。
當時擔任陸軍總司令的郝柏村很欣賞果芸,特別將他調到陸軍擔任後勤司令部副司令,希望他推動陸軍後勤的現代化管理。空軍出身的果芸轉為陸軍軍官,這在軍中是很特殊的例子,可見他受賞識的程度。
果芸分享了幾個他到陸軍進行改革的小故事。一到任後,郝柏村馬上帶著他視察軍防部。果芸想查訪大砲是否射擊準確,未料砲兵指揮官把果芸拉到一旁訴苦,表示很多大砲無法使用。果芸一查,發現大砲的彈簧都沒上油,但國軍該油的消耗量,卻是美軍的1.5倍。經過一番追查,發現潤滑油被阿兵哥拿去擦拭車子的輪胎,因為擦後輪胎特別光亮。砲管的彈簧卻因而沒上油,擊發後無法彈回。果芸於是下令改善,之後大砲便能正常擊發,國軍的防禦力才恢復正軌。
還有一次,果芸到某軍團視察,赫然發現七百多輛大卡車竟然能開的不到十輛。一問之下,原來是卡車電瓶消耗太大補給不上。因為以往的電瓶是蒸餾水搭配硫酸一定比例下發電,但軍中卡車電瓶加的卻是骯髒的污水。果芸因此下令陸軍新增電瓶士,給予培訓後並每月加給一百元,如此一來,軍中的車子才「步上正軌」。
李國鼎「搶人」》 上午在陸軍,下午在資策會
果芸將國軍後勤現代化,其成績在政府部門裡人盡皆知,引起當時行政院政務委員李國鼎的注目賞識。那時李國鼎主導創立資策會,想藉資通訊產業建設國家,於是向郝柏村提出借調果芸到資策會的要求,以便執行政府部門電腦化的任務。郝柏村當場拒絕道:「果芸正在做精實計畫,怎麼可以調開?」
李國鼎不放棄,找了當時的行政院長孫運璿,由孫運璿直接處理借調事宜。最後雙方達成妥協──果芸上午在陸軍,下午到資策會。
談起那段在資策會當執行長的日子,果芸嘆氣道:「心裡很難過!」因為兩個工作都要全神貫注,卻都有做不完的事,讓他覺得力有未逮。
當時李國鼎認為,國家需要現代化,光有軍事現代化是不夠的,總不能一直靠美援。於是果芸和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合作,將小電腦與美國資訊業者引進台灣。
由於李國鼎心臟不好,一次赴美開刀修養,郝柏村便趁機「挖角」果芸,希望他全天在國防部上班,並成立國防管理學院,任命果芸為院長,新增資訊科技的訓練,把三軍的軍官都調來上課。
果芸後來還是採取了折衷的辦法,上午、晚上在國防管理學院上課、培訓師資與製作教材,下午在資策會上班。深受李國鼎與郝柏村器重的果芸,只好更加努力工作,以不負兩人的寄望。
突破外交困境》 蔣經國總統任命為駐美軍事採購團團長
國防管理學院草創之初,百廢待舉,既沒教材也沒教師,於是果芸一邊從事研究、編撰教材,一邊培訓師資。本來就樂於教學與研究的果芸,正幹得起勁時,蔣經國總統突然召見,要他擔任國防部駐美軍事採購團團長。
當時正值台美斷交、美國與中國雙方簽訂《八一七公報》之際。公報中,美國對中國提出「逐步減少對台灣出售武器」的承諾,對台灣政府來講,可謂面臨空前外交困境。
蔣經國當時對果芸表示,中美斷交後,台灣跟美國買武器,量不能提升、質無法提高,如此下去無疑死路一條。他想派果芸到美國爭取好的軍售,並委以重任道:「怎麼做就看你的了!」
果芸心中忐忑不安,雖然他善於研究新科技,但不善交際,也不喝酒,如何能做好這項任務?他只好加以婉拒。但蔣經國稍帶怒氣地說道:「我們就是需要這種又可靠又會研究的人!」果芸見狀,只好接受任務,但他提出需要一些時間研究。蔣經國問他需要多久時間?果芸回答:「最少要半年。」沒想到蔣經國回說:「我給你一個禮拜!」就這樣,果芸擔任駐美軍事採購團團長,一幹就將近十年。
一開始,果芸帶團叩關美國國防部,但因中共阻撓,連大門都進不去。慢慢地,藉由與個人的接觸,一點一滴打通了聯繫管道。當時的駐美代表錢復曾在回憶錄中寫到:「他(果芸)到華府履任後立即將這一新觀念(電腦)帶到代表處,包括送禮、宴客無一不用電腦管控。他(果芸)的參謀作業十分完美周到,待人接物和藹可親;他和溫將軍(溫哈熊)都是律己甚嚴,處理金額龐大的軍售涓滴歸公,使美國軍方都十分欽佩。」
礙於《八一七公報》,美國當時不能提供我方最需要的武器規格,台灣只好和美國軍品公司合作,由其提供各種武器系統、零組件等資料,然後由我方自行研發生產。陸軍的M48-5H戰車、空軍的IDF戰機、海軍的PFG-Ⅱ巡防艦等,都是當時的成果。
蔣經國對這些成績很滿意,對他說:「你沒負我所託!」只可惜IDF戰機試飛前,蔣經國就與世長辭了,果芸對此很是感慨。
感懷李國鼎》 一心促使國家富強終生不渝
不只在資策會果芸和李國鼎多有接觸,在李國鼎任職於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時,果芸也擔任他的執行祕書。果芸心懷感激:「我這輩子有幾個貴人,李國鼎是一個,他一直把我當自己子女看待。」
擔任李國鼎的執行祕書,果芸最大的收穫就是得以不斷地閱讀、吸取新的科技知識。因為不管是國外訪客還是留學生,都會送最新科技趨勢的書籍給李國鼎,忙碌的李國鼎就會吩咐果芸把書籍內容整理摘要報告給他。「常常今天給你書,明天就要問你摘要了!」果芸笑著說,一個星期至少有兩、三本,累積下來,總共看了六、七十本科技書籍。雖然視力因而損傷,但果芸認為這對他幫助極大,讓他對科技的最新發展、電腦的最新技術等有更深的瞭解,他笑稱:「等於唸了個哈佛一樣!」密集地閱讀也讓果芸愛上看書,看到好書就買,所以現在家裡成了書堆。
李國鼎常跟他說:「老百姓很苦啊!如果國家富強了,人民就可以脫離痛苦!」果芸至今還深記李國鼎的教誨,不管擔任哪個職務都奉行不渝。
「上將經理人」果芸大半生報效國家以及獨步科技業界的生涯傳奇,已然為台灣資訊業留下一頁不朽歷史。直到現在,他還在馬不停蹄地開創未來……